我想问的是货币数量论的问题,
书上说利率上升,货币需求上升,所以流通速度下降,我们都知道 MV=PY,我们连Y都不知道,怎么知道货币流通速度会上升呢?
还有本人看货币数量,看的很糊涂,他到底在讲些什么呀?
有什么好的参考资料吗,比如这一方面说的很清晰的书呀?
谢谢了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在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当中提到,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假设,是根据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只取决余收入水平的假设推导出来。但是在讨论流动偏好模型时提到,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还取决于利率,较高的利率增加了持有货币的成本并减少了货币需求。当人们对较高利率作出减少反映减少货币需求时,他们所持有的货币必定要被更经常的使用,所以,货币流通速度必须提高。
货币数量论其实是一种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在弗里德曼文萃中的第四部分当中有所分析。
很感谢版主,但我还有疑问,V=PY/M,M虽然减少,但是Y上升了,那么根据公式怎么知道货币流通速度上升呀
还有,弗里得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说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那么当货币供给增加时,利率下降,但货币需求没有上升,这不是和利率的调节使得货币市场均衡相矛盾了吗?
本人真实着急呀,发现自己看了弗里得曼的理论后,都乱了,
还望大家指点呀
M减少从何得来,,这里假设的是手中持有货币的数量不变。当利率上升时,为了减少货币需求,从而使得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
弗里德曼起初认为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很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事实上根据当时的数据证明,弹性数值虽然小,但是货币供给的变动还是会引起利率变化的。货币数量说通常在认为“货币是内生性”的情况下会被使用。当然货币数量论本身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
难道说手中持有的货币不是货币需求吗,难道两个意思不一样吗
书上不是说 M=Md(货币需求) 吗
这下子都乱了,看来越学的多就越乱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3 7:40:12编辑过]
早上的回复有点问题。手中持有的货币和货币需求是一样的。
但在这个货币数量说的分析当中并没有涉及到Y的变化啊,
货币数量说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
至于Y的变化是受到实际因素的冲击或者货币供给的冲击。(这些条件在此分析中并不存在)
而且在书上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简要分析当中还有个假设前提,即价格假设为不变。
所以此时M与V成反比关系,
M减少,V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