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货币数量论 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数量论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的理论,而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M.弗里德曼。1956年,他在《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中提出的货币需求函数为:
后来他又将它扩展为:
这是单个财富持有者的货币需求函数,式中M表示财富持有者手中保存的货币量;P表示平均物价水平,M/P表示真实货币需求,即单个财富持有者手中的货币所能够买到的实物;y表示得自各种财富形式的总的真实收入;w表示非人力形式的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rm表示货币的预期名义报酬率;rb表示债券的预期名义报酬率;re表示股票的预期名义报酬率;(1/P)(dP/dt)表示预期物价变动率,即真实资产的名义报酬率;u表示除收入以外的其他可能影响货币效用的因素,如个人偏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