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说好坏吧,对积极收税的主,还是先听其言观其行。只有一点是肯定的,不能对房价“一剑封喉”。当年说起征税这事来是因为房价太高,现在税征起来了,又说不封喉了。你说这事是不是有点幽默?
要说这事最大的问题,还不在房子。这事开了个地方**说加税就加税的先例。这个挺恐怖的,能以调控房价为借口增房产税,也能以保护环境为借口收垃圾税什么的,举一反三谁都会。税收要是失控了,日子还过得下去吗?你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死吧?很快就知道了,收税死。
有人会说这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同意试点,具体怎么收还是地方**说了算。增税这么大的事是不是该人大盖章啊?这次绕过去了,下次也能绕。
宣布征税的时机也挺好,春节前夕。好多人都忙着办年货往家赶吧?遇上点什么不开心的事也不往心里去。这个我在
这篇文章里说过,一向如此,都是策划好了的。
税收起来了,有人说,幸亏我没在上海重庆买房。上海重庆收到钱了,别的地方肯定积极。适时全国推广啊。
有人说,我没买房,买也买不起大的,房产税和我无关,看有房的人交税我心里乐呵着呢。那你总得住房子吧?租房?出租给你房子的房东大多要交税的,所以,你的房租快涨了。
有人说,幸亏我已经买房了,买的也不大,上税上不到我头上。可总有一天,你得住得宽敞点吧?房子旧了你换不换?工作调动了你换不换?只要一换,就二套,就可能和税沾边。当然你也可能不换,君子固穷,那样就真的和房产税不沾边了,等拆迁吧,孟母择邻就别想了。
上海和重庆的方案,全看了。老实说,上海的没看懂。有一句“对应税住房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低于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2倍(含2倍)的,税率可暂减为0.4%。”就很奇特。我上小学语文课的时候,老师就强调过,低于或少于,不能用几倍。你说低一半,低50%,或相当于一半,都对,低两倍,属于狗屁不通,上了试卷要扣分。看来税务局的人,财政局的人,还有什么什么其他审看签字的人,中文都不过关。要不就是脑子不够用,光算算术了。
按人均面积收费,这事也有意思。那谁想买大房子了,是不是得同时结婚啊?单身的就别想住了,交的税相当于一两个月的工资。一结婚,成本低好多,鼓励结婚。要是已经结婚的超标呢?生孩子啊,多生一个就意味着60平米不收税。什么?超生罚款?罚款多还是几十年的房产税多啊?再说了,孩子好歹是自己的骨肉,那房子,七十年以后没了,传都没法传。
我估计房地产商什么的,脑子会比收税的好使。以后不管房子多大,房本上就写60平米,120平米,180平米……单价可以拔高,多出来的面积,做空中阁楼,做LOFT,赠送啊。楼梯和顶子都不用安,业主自己安,在自己家里也不算违建,算违建城管也不能进你家拆。有人出主意,干脆做成挑空五米,二层自建……相信不久的将来,各种应对方式都能出来,也许中国的建筑风格,就奔直上直下去了,一个个都跟小炮楼似的,也未可知。然后就是各种补充规定出台,斗智斗勇加斗法。挺热闹的。
大家都说了,房产税到底效果怎样,还得看。我同意。我担心的不是房产税,而是此例一开,就像洪太尉打开了那个盒子,有人想当王莽,拦也拦不住……你说房产税去改善普通人住房了,谁知道啊?又没明细。
最稳定的阶层开始交重税,不是吉兆。个税起征点还没调呢,其他的税费麻利儿加上,这就不好笑了,一点都不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