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37 2
2013-03-21

房产调控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与决心

推荐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新著《谁绑架了房地产:中国经济濒临衰退的前因后果》一书

/余治国、叶楚华

李克强总理在最近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政府机构改革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换而言之,就是自己割自己肉。形容得如此严重,其原因在于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有人讲过,“真正不共戴天的不是杀父之仇,而是断人财路”。

在我们20131月上市的新著《谁绑架了房地产:中国经济濒临衰退的前因后果》中谈到,房地产泡沫不断膨胀的根源在于房地产利益集团的阻挠。所谓房地产利益集团,既有吃肉的房产商,也有喝汤的地方政府官员,当然也少不了房产中介、炒房者等等一些只能啃骨头的跟随者。房产调控必然会触动这一利益群体的利益,引发这一群体的反弹。在中国房地产10多年的黄金发展阶段,这一群体的实力逐渐膨胀,在很多时候都强大到足以影响甚至决定房产调控政策。这样,房产调控必然会以失败告终。

比如最近国五条对房产市场的调控具有针对性的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的上佳政策,这一政策后续手段显然是房产持有税。国五条通过税收、信贷等手段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的方法显然是标准的市场调控措施。

但是,在利益群体的眼中,却是反市场的反动政策。而2008年救市的刺激房产泡沫的政策则被视为标准的市场手段。这可真是双重标准啊!在他们看来,只要是有利于刺激房产泡沫维持房价乃至于抬高房价的任何政策或手段都是市场化的,反之任何刺破泡沫打压房价的则是反市场化的计划经济的反动余孽。

这一切背后的潜台词即为,凡是有利于房地产利益群体的政策与手段就是好的政策,凡是不利于房地产利益群体的政策与手段就是坏的政策。

房地产泡沫的严重性,在我们的新著《谁绑架了房地产》一书中已经谈得非常透彻了。在此不再赘述。如果说机构改革需要触动一些群体的利益,那不过是改变一些政府部门的局部性的利益格局,这种利益格局的变化需要很长一个时间之后才能表现出变化。有远虑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无非是随波逐流,因此改革的难度相对较小。

而房地产却不同。房产泡沫演化的过程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不断膨胀,要么是突然破裂。目前一二线城市仍然表现为第一种情况,三四线城市已经出现破裂的前兆甚至是已经破裂,比如最为典型的鄂尔多斯。房产调控对房产利益群体的影响将在很短的一个时间内表现出来。在国五条出台后,很多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暴涨,二手房交易量下滑的现象就说明了这一点。

同时,政府机构改革只牵涉到比例很少的一小部分人,而房地产却与千家万户的民生息息相关,尤其是房产利益群体,他们的命运与房产紧密连接在一起,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此,房产调控对利益格局的影响是全局性的,也是立见疗效的。李总理说过,“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房地产显然最为符合这一标准。

未来中国经济要想有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要想在未来十年顺利转型,必须要严厉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抑制房产泡沫的膨胀。这一触及灵魂的经济学常识,我们早已谈过,很多人都谈过。可以说,这几乎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定论。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如何才能触动利益了。

触动利益需要两个必要条件。其一,房产调控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与决心,正如李总理所讲的——“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其二,要有实力真的让房产利益集团出点血,这就需要我们的决策者与改革者具有强于房产利益集团的实力,否则他们完全可以摆出一副触及灵魂可以谈,触动利益免谈的老子就是不讲道理的姿态。如果不具有超强的实力,恐怕也是难以摆平势力强大的房产利益集团及其代言人,那中国经济的未来真不知走向繁荣还是走向衰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3-22 00:33:16
触及灵魂可以谈,触动利益免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3 03:37:29
先说清楚砍谁的手腕,是老百姓的?还是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