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g30 发表于 2011-2-1 13:11
若人均粮食产量保持不变,那么粮价本身就不会自动上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首先是因为资本主义的投机势力渗入了农村,各种农产品价格上涨,首先是投机所为,农民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市民也没有,差价都被投机商赚走。投机必须有投机的理由,正是这批投机商认为物价必然上涨,才会投机,这种必然的物价上涨,是在国家政策里嗅出来的,这是流通领域的事。
这就是典型的表面现象,从来不会从事情本身分析问题。关于流通中投机使部分商品提高价格的问题,马克思已经多次分析过了,而且这种投机只能一时不能一世。
yjg30 发表于 2011-2-1 13:24
“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无疑要造成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工人的工资提高更加没有指望。这倒正合了资本家们的心意,收到一箭双雕之效。毫无疑问,农业资本主义的规模化将导致农民和工人的赤贫化,社会更加对立,危机更加深重。”
在这一点上,你前半部分所说的,正是我要说的,虽然不完全。但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你的下半部分就会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体现出来。
另外,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意义你理解得不全面,你以为我是为**辩护,其实,我是感叹我们国家中农业发展的缓慢。你不会看不到,在现代一切以商品生产为主的生产方式下,农业中的集体所有制但个人承包经营的这种形式造成了多么大的障碍,尤其是每年的农机跨区作战,这是内部矛盾的要求,竟然用这种外在的方式表现出来,尤其成了中国特色。农业生产的成本怎么会不高呢?
但是关于我们国家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你也应该不仅从理论,也从实践上有一个掌握,所谓稳定压倒一切,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关于社会是平稳发展还是动荡发展的实践要求。所以对于我们国家关于农业的政策,你还是多了解一下的好。尤其是这几年关于农村的新农村建设、粮食直补、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政策你要多理解一点。这些政策出台和执行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也应该不要表面的进行理解。一切源于内部的矛盾。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2-1 16:58自然,投机不能持久进行,但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投机过后的正常物价,也要比投机之前要高。我已经说过,投机商认为物价必然上涨,才会投机,这种必然的物价上涨,是在国家政策里嗅出来的。国家政策推动了通货膨胀,而投机者则在这场投资的盛宴中大获其利。yjg30 发表于 2011-2-1 13:11
若人均粮食产量保持不变,那么粮价本身就不会自动上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首先是因为资本主义的投机势力渗入了农村,各种农产品价格上涨,首先是投机所为,农民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市民也没有,差价都被投机商赚走。投机必须有投机的理由,正是这批投机商认为物价必然上涨,才会投机,这种必然的物价上涨,是在国家政策里嗅出来的,这是流通领域的事。
这就是典型的表面现象,从来不会从事情本身分析问题。关于流通中投机使部分商品提高价格的问题,马克思已经多次分析过了,而且这种投机只能一时不能一世。
马克思的时代,是金本位的时代,货币是稳定的,但这个时代,价值之锚已经起不来作用。国家可以左右货币的价值。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2-1 17:13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是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必走的一步。集体所有制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当局声言不会走“回头路”,坚定私有化的计划。那么资本主义的农业规模化,就是必然的趋势。这必然要引起严重的社会矛盾。社会稳定当然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稳定也是有条件的。有私有化的措施,就要承担私有化的后果.yjg30 发表于 2011-2-1 13:24
“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无疑要造成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工人的工资提高更加没有指望。这倒正合了资本家们的心意,收到一箭双雕之效。毫无疑问,农业资本主义的规模化将导致农民和工人的赤贫化,社会更加对立,危机更加深重。”
在这一点上,你前半部分所说的,正是我要说的,虽然不完全。但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你的下半部分就会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体现出来。
另外,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意义你理解得不全面,你以为我是为**辩护,其实,我是感叹我们国家中农业发展的缓慢。你不会看不到,在现代一切以商品生产为主的生产方式下,农业中的集体所有制但个人承包经营的这种形式造成了多么大的障碍,尤其是每年的农机跨区作战,这是内部矛盾的要求,竟然用这种外在的方式表现出来,尤其成了中国特色。农业生产的成本怎么会不高呢?
但是关于我们国家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你也应该不仅从理论,也从实践上有一个掌握,所谓稳定压倒一切,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关于社会是平稳发展还是动荡发展的实践要求。所以对于我们国家关于农业的政策,你还是多了解一下的好。尤其是这几年关于农村的新农村建设、粮食直补、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政策你要多理解一点。这些政策出台和执行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也应该不要表面的进行理解。一切源于内部的矛盾。
yjg30 发表于 2011-2-1 20:58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是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必走的一步。集体所有制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当局声言不会走“回头路”,坚定私有化的计划。那么资本主义的农业规模化,就是必然的趋势。这必然要引起严重的社会矛盾。社会稳定当然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稳定也是有条件的。有私有化的措施,就要承担私有化的后果.
yjg30 发表于 2011-2-1 20:49
关于货币的币值问题以及货币发行的问题和通货膨胀的问题,我其实在上一个帖子里已经用央行副行长对于货币发行量所说的话证明了货币发行与通货膨胀之间没有多大的联系。这先从一个方面证明了那种以为通货膨胀是因为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货币量造成的这种论断是错误的。
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你所说的什么在“通货膨胀的背影下”,这句话显然没有经过仔细的思考。很明显,我们所说通货膨胀一般是指生活必须品的普遍上涨,这如果做为前提,那么,你所说因为投机造成物价上涨就不能再做为前提。但是按你的说法,很明显,物价的上涨是投机的结果,而这又和你所说的在通货膨胀的背影下相矛盾,所以,你的这段话里其实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语言,一个排斥另一个,只不过你没有看出来。
再或者,你的这段话是这样一个意思,由于投机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在这样的背影之下,投机过后的正常物价,也要比投机之前的要高。这段话我不知道你的依据是什么,但我知道经济危机暴发前正好是投机盛行的时期,也是物价普遍高涨的时期,而经济危机发生时,物价普遍下跌,甚至亏本甩卖,再甚至直接销毁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你又凭什么这么武断的认为投机过后的正常物价,也要比投机之前的要高呢?不过,再仔细的看一下你的用词,可以发现,你用的是投机过后的“正常”物价,所以,“正常”这两个字也足以证明你是否定经济危机的发生的。也即是说,你只承认经济一定会向前而不会倒退,但是可惜的很,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你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最后一个是,关于投机,你的说法也不怎么正确。其实投机商在投机的时候,不一定认为物价在不投机的时候一定必然上涨,而是因为物价虽然长期来看等于其价值,但是在市场竞争中,可以由于人为的制造供求的矛盾来使商品短缺或充足,以达到抬高物价赚取高额利润或者压低物价以便占领市场,而市场的投机主要是以抬高物价赚取高额利润为主的,所以,这可以不仅预期,而且可以在一种商品本来价格十分稳定的情况下通过人为的改变供求来抬高物价来获得这种超额的利润。所以,在这种观点下,投机也可以商品价格低迷的时候或者是商品长期看并没有上涨的条件下来进行。而投机所必要的只不过是短时间的改变供求而已。
至于货币的价值,这如果不是一个形容语的矛盾(货币不是价值的表现吗?货币不是价值的独立的形式吗?那么,说什么货币的价值,那么也就是货币的货币,或者价值的价值),那么,你也在这里不明白货币的本质是怎么回事。国家可以左右货币的价值,如果不是指国家可以用一种形式的货币代替另一种形式的货币(这里只是指面值的不同,但是也首先要有一个新旧货币进行兑换的比例,而不是随便就把能改变当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表现),那么,这个能够随意改变货币币值的国家,我看并不存在,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国家必然是处在要么经济危机或者由于经济危机导致的政治危机之中。
这种简单的思维方式太可笑了。而产生你这种思维结果的必须前提就是你把问题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流通领域中去。所以,流通领域由于竞争所导致的一切表象(自相矛盾的也好,互为前提的也好)你都会进行形而上学的思考。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2-1 23:25你看问题总是这样静止的看吗?其实我们国家农业的发展,完全取决于工业的发展,也就是工业吸收农民的速度。其实,我们国家也一有些资本比较集中的农业,但这只不过是个别现象,而不是普遍现象。我们国家在农业生产中,在坚持集体所有制前提下实行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实际上正是稳定农村的具体措施。这是由于我们国家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的,地少而从事农业的人口太多,如果农业中资本化的速度太快,那么,农民大规模的移居到城市,这样子所产生的社会矛盾必然会十分尖锐。yjg30 发表于 2011-2-1 20:58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是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必走的一步。集体所有制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当局声言不会走“回头路”,坚定私有化的计划。那么资本主义的农业规模化,就是必然的趋势。这必然要引起严重的社会矛盾。社会稳定当然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稳定也是有条件的。有私有化的措施,就要承担私有化的后果.
说到这里,我只从与农业有关联的角度说一下当前的房价问题。(当然,高房价还有其他原因,比如由于物价上涨所导致的地租增加等等,但这里我们暂时不研究这些,只是提一下就行了。),这只不过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农民大量流入城市而产生的需求(而有需求就有投机),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前提,当然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所造成的。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1-2-1 23:48央行行长的话,你也会相信?ZF辟谣不好办吗?通货膨胀与货币发行没关系,这是忽悠谁呢?印发货币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只有一种可能,就是经济保持高增长,市场需要的货币量增长抵消**印发货币的影响。但中国当前的货币发行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这必然带来通货膨胀。yjg30 发表于 2011-2-1 20:49
关于货币的币值问题以及货币发行的问题和通货膨胀的问题,我其实在上一个帖子里已经用央行副行长对于货币发行量所说的话证明了货币发行与通货膨胀之间没有多大的联系。这先从一个方面证明了那种以为通货膨胀是因为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货币量造成的这种论断是错误的。
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你所说的什么在“通货膨胀的背影下”,这句话显然没有经过仔细的思考。很明显,我们所说通货膨胀一般是指生活必须品的普遍上涨,这如果做为前提,那么,你所说因为投机造成物价上涨就不能再做为前提。但是按你的说法,很明显,物价的上涨是投机的结果,而这又和你所说的在通货膨胀的背影下相矛盾,所以,你的这段话里其实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语言,一个排斥另一个,只不过你没有看出来。
再或者,你的这段话是这样一个意思,由于投机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在这样的背影之下,投机过后的正常物价,也要比投机之前的要高。这段话我不知道你的依据是什么,但我知道经济危机暴发前正好是投机盛行的时期,也是物价普遍高涨的时期,而经济危机发生时,物价普遍下跌,甚至亏本甩卖,再甚至直接销毁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你又凭什么这么武断的认为投机过后的正常物价,也要比投机之前的要高呢?不过,再仔细的看一下你的用词,可以发现,你用的是投机过后的“正常”物价,所以,“正常”这两个字也足以证明你是否定经济危机的发生的。也即是说,你只承认经济一定会向前而不会倒退,但是可惜的很,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你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最后一个是,关于投机,你的说法也不怎么正确。其实投机商在投机的时候,不一定认为物价在不投机的时候一定必然上涨,而是因为物价虽然长期来看等于其价值,但是在市场竞争中,可以由于人为的制造供求的矛盾来使商品短缺或充足,以达到抬高物价赚取高额利润或者压低物价以便占领市场,而市场的投机主要是以抬高物价赚取高额利润为主的,所以,这可以不仅预期,而且可以在一种商品本来价格十分稳定的情况下通过人为的改变供求来抬高物价来获得这种超额的利润。所以,在这种观点下,投机也可以商品价格低迷的时候或者是商品长期看并没有上涨的条件下来进行。而投机所必要的只不过是短时间的改变供求而已。
至于货币的价值,这如果不是一个形容语的矛盾(货币不是价值的表现吗?货币不是价值的独立的形式吗?那么,说什么货币的价值,那么也就是货币的货币,或者价值的价值),那么,你也在这里不明白货币的本质是怎么回事。国家可以左右货币的价值,如果不是指国家可以用一种形式的货币代替另一种形式的货币(这里只是指面值的不同,但是也首先要有一个新旧货币进行兑换的比例,而不是随便就把能改变当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表现),那么,这个能够随意改变货币币值的国家,我看并不存在,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国家必然是处在要么经济危机或者由于经济危机导致的政治危机之中。
这种简单的思维方式太可笑了。而产生你这种思维结果的必须前提就是你把问题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流通领域中去。所以,流通领域由于竞争所导致的一切表象(自相矛盾的也好,互为前提的也好)你都会进行形而上学的思考。
我所说的投机后的正常物价,不是危机时期的物价。资本主义的“正常”状态,不是危机状态,这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也是一个规定。经济危机期间物价普遍下跌?你的看法怎么还留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战后经济危机的普遍特点是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在资本主义的“正常”状态中,投机也是连绵不断,而且通货膨胀也是连绵不断,尤其是二战以后。
在当代,国家掌握了纸币发行权,纸币价值取决于国家的政策。货币(纸币)本身也不单单是商品的等价物了。纸币本身不过是一张张的纸,与金银这些天然的货币是不同的。它内在的价值很小。当前美国滥发纸币,左右纸币价值,正在引发政治危机。
通货膨胀的问题,直接来自于流通领域,过量发行纸币与通货膨胀没有关系,这不够可笑吗?但过量发行纸币是国家调控的需要,而至于为什么国家要这样调控,与生产有关。在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危机中,通货膨胀总是作为国家反危机的工具。但你将通货膨胀的原因归结于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是根本错误的。
yjg30 发表于 2011-2-2 11:22
你在这段话里,对于农业的发展全不懂。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重工业为农业提供的机器够多了,也够先进了,但是怎么样使这些机器能够算到农业的投入中去,怎么样使这些农业机械能够真正的和农业中的劳动力结合起来,这才是最重要的。小农民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只能使用比较小型的机械,而大型机械的利用,主要是为大农业准备的。我上面的已经说过,我们国家农业的这种经营制度已经由于内部矛盾的要求,使得大型的农业机械如收割机竟然采用了跨区收割的这种中国特色的方式,但是农业中的成本不会因此而降低。而这种内部的矛盾要求的这种外在的表现,对于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比如说统一耕种、统一施肥、统一除草和统一灌溉等等)来说,不是农业的发展方向,也不是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而这种要求,农业中生产力的提高,按照长期的正常情况(这当中有时会由于风调雨顺等自然原因使得农业生产力暂时提高)还是农业生产中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结果,而这当然要求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的减少,我们国家在实行大集体和大农庄的时候,就是你所说的那样做的,在不减少人力的情况下,竟然要求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但其实正是由于农业生产力(可变资本太多而导致的农业生产率不高),而你在这里竟然把生产农业机械化机器和这种机器在农业中的经营混为一谈,不知你是怎么想的。这当然是两回事。
你这段话最后也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以农民的世世代代的存在为前提,但这是十分错误的,农民做为一个阶级,随着生产条件的转变,必然要消亡。你结尾的那句话,虽然说得不那种科学,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就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农民阶级的消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却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而随着农民全部转变为工人,那么,由于工业和农业的分工而导致的城乡二元化也就消失了。这是一个必然的经济发展的结果。
从你的言论里,看出你对于社会分工、城乡二元化以及工人、农民等等这些暂时的由于不同生产条件所形成的不同的阶级根本没有理解怎么回事。也即是说,你对于这些经济学的基础性的东西还没有分清,而只是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言论迷惑而不能跳出来。如果承认资本主义只是一个暂时的社会形态,又怎么能够把农民当做一个永久存在的阶级呢?
yjg30 发表于 2011-2-2 11:52
你可以戴着有色眼睛看待央行副行长的话,但是对于这些只是货币发行的技术性的东西你还真的不用怀疑太多。而且货币的概念和现实中流通的货币的一个形式——钞票——不是一样的。支票、汇票等金融工具包括一些抵押品等等都是货币,所以,如果你以为货币只是指流通中的钞票,那你就做了一个不正确的观察。所以,对于央行副行长关于印发钞票所说的话你也真的不能那样说。这毕竟只是一个技术性的东西,和当前的物价没有什么关系。比如同时到期需要进行现金结算的时候,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我们这里单指钞票,而省去比如说通过银行转发等等,因为这样更能有一个直观的表象)量会有增加。这你可以到银行的金库中看一看,那里的钞票很多,但是有时候又会突然变少。而且,从银行里你也可以看出,其实存贷之间如果保持一个平稳,流通中需要的钞票不多,而且,不在流通中需要的钞票在现在的条件下都会立刻存入银行。所以,货币(单指钞票发行量)和通货膨胀的关系不大。而且,这其中的联系,在李嘉图的老的理论中,只不过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推理,关键的是按照李嘉图的那一套,凭空发行的超过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是如何进入到流通中去的,如果不是**的那各对各个阶级的人都进行的恶意掠夺,那么,把比流通中需要的多一倍的货币量凭空进入流通是不可能的。
你对于投机这种在市场竞争中的行为太过崇拜了,就连西方经济学家也不会这么一直接用下来,相反,通货膨胀的概念在西方经济中由超过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的观点转移到多种现实的生产上来,比如说什么输入性膨胀、成本推动型膨胀等等,因为,那种传统的理论是不能解释事实的,所以不得不用事实来进行纠正。你既然以为你的投机过后是正常的物价,但是我认为这没有什么根据,因为,经济危机也是在正常物价的条件下产生的,而且,危机之前也是投机盛行的时候。不过,你在这里又否定会产生经济危机,那么,这一点,我不再与你在文字上争论,因为现实中危机还远没有消除。
我可爱的同志,你对于历史的关于物价的说明,以为物价一直是上涨的,但是这是不可能的,除去形而上学的想法(因为这种形而上学的想法是以为货币的价值表现不变),那么,物价总体来说平均应该是下降的。
钞票的发行,国家肯定不能随心所欲,这一点,该说的已经说了,你坚持,那是你所掌握的知识(这种知识从不研究现实情况,只满足于这种形而上学的推理,但是我上面也已经说了,理论到现实有一定距离,国家随心所欲发行的钞票,毕竟还面临着如何投入流通中这一个关键的环节)。但是关于货币,你所说的只是证明你对于货币理解得不多。比如说美国进行的量化宽松政策,这只不过是国家通过发行债券等手段把一些不需要闲置的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投入到一些其他行业,以便拉动经济增长,由此造成的投资暂时增加,工人就业暂时增加和消费也暂时增加,同时引起物价的暂时上涨的现象已经由于我在主题帖子里补充内容中所引用的马克思的例子说明了,这只不过是一个恶性循环,但是这种量化宽松其实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理论基础之上,一是资本主义生产永恒性,二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增长性。但是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矛盾,而这个内部矛盾是由于资本主义所有制产生的,所以,短暂的投资造成短暂的经济增长后,只会扩大这种矛盾的范围,而繁荣过后,必然要面对的还是这种过剩。所以,矛盾没有消除,那么,危机也只是必然的,只不过形式不同,或者是激烈的(金融危机、当前的埃及动荡等等)或者是比较和缓但又是长期停滞的。
所以,对于你心爱的理论,你要面对的一个事实是,为什么一个国家按照他的生产能力,一年可以增加甚至一倍的产量(除农业外),但是为什么在目前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会满足于一年不到2%甚至不到1%的年经济增长率呢?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资本主义在个体上大大发展的生产力,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资本主义又大大的浪费了生产力。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