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别急着下结论。
根据你的《马克思差一步发现价值——价值演化系列短文之四》中的价值定义,两个商品的价值做比较时,M/Wm这个你所说的“商品兑换货币的汇率”是相同的,那么两个商品的价值比例为劳动量之比。这样可以认为,你的价值定义是劳动价值的定义,再根据《均衡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演化系列短文之七》中“均衡价格是价值的力量与影响价格的惰性因素(如劳动的危险程度、复杂程度等)均衡后形成的”
“如果没有惰性因素,那么,均衡价格就会等于价值”,表明你的价值定义和斯密是相同的,有别于马克思的抽象劳动的价值定义。但是在你的《劳动价值论的根本矛盾——价值演化系列短文之十一》中“从价值诞生的一开始,劳动量就不是价值量。”,又完全否定了你之前的观点。
可见,你关于价值、价格的观点是混乱的。
另外,在你的《劳动价值论不懂劳动量——价值演化系列短文之十二》中“劳动耗费量 = 劳动时间 ×平均劳动强度。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决定劳动量的因素没有劳动的复杂程度”说明了你没理解劳动强度如何在这个公式上体现,其原因是你没理解抽象劳动,劳动强度不同,那么相同劳动时间的抽象劳动时间(或者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是不同的,你写的公式中的劳动时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恰恰体现了劳动强度不同导致的抽象劳动量的不同。
还有,在你的《传统价格概念不容篡改——价值演化系列短文之九》中关于马克思价格定义展开的描述,更是胡言乱语,不知所云,完全是强奸别人的观点。
在你这骗文章中“在小商品生产时代,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和总有大于商品价值总和的趋势”,表明你没理解交换和为交换而从事的劳动之间的区别。商人为了商品交换而付出的劳动,也是劳动的一部分,商人劳动的价值也转移到商品中,在你的这个例子中,商品价格总和是等于商品价值总和的。
不说了,总之你的每一篇文章中都有太多的漏洞,太多的思考不成熟,我还是希望你能先好好想想,考虑完善了再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