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523 9
2011-02-01
依然是写给初学者和对此问题仍有疑惑的老人看的,其他人不必浪费时间在这里。为了简单起见,讨论只说封闭经济情形。

1,如何理解S=I?
宏观中的储蓄S和投资I与总产出Y密切相关,封闭经济下,Y就是一段时间里(比如1年)该国所有人新生产出来的产品(包括有形的货物或者无形的服务)的价值总和。Y 的概念很简单,但是统计很复杂,需要小心,以免重复计算或漏算。S、I与Y一样,都是“流量”,它与“财富”、“货币量”这种“存量”不同。流量的统计对应于某一段时间,而存量的统计对应于某一时点。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将收入从支出的角度分解成三部分:消费C、投资I和**购买G。把这个恒等式换种写法,用S表示Y-C-G,可以写成S=I,其中S为国民储蓄,包括私人储蓄(Y-C-T)和**储蓄(T-G),其中T为**对居民的税收。S=I即储蓄投资恒等式,它与国民收入恒等式是一回事。初学者最需要注意的是这个S=I的恒等式,与决定均衡的真实利率的均衡条件S=I非常不同,两者的差异在于对“投资”I的不同统计,国民收入恒等式中的I包括存货投资,通常称为实际投资,而均衡条件中的I被称为计划投资,或者要求存货投资为零。

2,  如何协调总储蓄(总投资)和个人储蓄(个人投资)?
理解1,宏观的“储蓄”和“投资”最容易的理解,就是把他们想象实物(包括服务,实物主要与金融资产相区别)。储蓄直接对应于产出中未消费的部分,而投资对应于产出中用于再生产的部分。理解上的困难在于如何处理让宏观上的储蓄和投资与微观上个人的储蓄和投资相“协调”。对个人而言,其收入(为了避免引入货币造成的麻烦,可以先把这个收入理解为他的小麦产出)中消费剩下的就是储蓄,这种储蓄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借给别人从而持有别人对自己的欠条,或者自己作为明年小麦的种子。比如A收了100斤小麦,消费掉60斤后,借给B10斤,自己留了30斤做种子。B收了50斤,借了A10斤,消费掉20斤,剩下40斤做种子。总储蓄就是A消费掉剩下的40加上B消费掉剩下的30等于70,总投资就是A的30斤种子加B的40斤种子等于70。
理解2,如果你认为是借给别人和自己做种子都是个人投资,那么就A来看,他的个人储蓄100-60等于他的个人投资10+30。B的个人储蓄为50-20,个人投资为-10+30,两者相等。宏观上,当加总所有人的储蓄和投资时,你会得到总储蓄70等于总投资70。
理解3,如果认为借给别人不算个人“投资”,那么A的个人储蓄为100-60,个人投资为30;B的个人储蓄为50-10,个人投资为40,总储蓄依然为70,总投资依然为70。
理解4,总储蓄和总投资也可以通过欠条(债券)的角度来看。假设做这样的制度安排,A收了100斤消费掉60剩下的40,无论A要用还是B要用,都需要立个字据,比如A要用30斤做种子,A就自己写给自己一个欠条,上面写着“欠A30斤小麦”,然后领走30斤小麦。B来借10斤,也写个欠条“欠A10斤小麦”,这样A就拥有40
的债权,其中30是对着自己的。同样,B的收入50斤,消费掉20斤后,有30斤,留给自己做投资,加上借来的10斤共40斤的种子,其中用了自己的30斤,写着“欠B30斤小麦”,用了A的10斤,写着”欠A10斤“放在了A那里。这样, A的债权为40,其中30是对A自己的,10是对B的;A的债务为0。B的债权为30,都是对B自己的;债务为10。加总A和B,总的债权为70等于总储蓄,总的债务也为70等于总投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1 16:17:15
iooo 发表于 2011-2-1 15:45 2,  如何协调总储蓄(总投资)和个人储蓄(个人投资)?
理解1,宏观的“储蓄”和“投资”最容易的理解,就是把他们想象实物(包括服务,实物主要与金融资产相区别)。储蓄直接对应于产出中未消费的部分,而投资对应于产出中用于再生产的部分。
在国民经济核算意义上,(在本年在本国)生产出来想卖但未卖出去的东西(不妨,以小麦为例),即使未用于再生产,只是烂在了自己家的仓库里,这部分东西也计入“投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 16:22:05
iooo 发表于 2011-2-1 15:45 初学者最需要注意的是这个S=I的恒等式,与决定均衡的真实利率的均衡条件S=I非常不同
个人不这样理解。

个人以为:(两部门)I=S,为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它表明的是“非自愿存货增加为零”)——不论我们是否将“(自愿/计划/合意)投资”看作利率的函数,或者,是否将“(自愿/计划/合意)储蓄”看作产出的函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 16:29:23
iooo 发表于 2011-2-1 15:45 2,如何协调总储蓄(总投资)和个人储蓄(个人投资)?
理解1,宏观的“储蓄”和“投资”最容易的理解,就是把他们想象实物(包括服务,实物主要与金融资产相区别)。储蓄直接对应于产出中未消费的部分,而投资对应于产出中用于再生产的部分。理解上的困难在于如何处理让宏观上的储蓄和投资与微观上个人的储蓄和投资相“协调”。对个人而言,其收入(为了避免引入货币造成的麻烦,可以先把这个收入理解为他的小麦产出)中消费剩下的就是储蓄,这种储蓄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借给别人从而持有别人对自己的欠条,或者自己作为明年小麦的种子。比如A收了100斤小麦,消费掉60斤后,借给B10斤,自己留了30斤做种子。B收了50斤,借了A10斤,消费掉20斤,剩下40斤做种子。总储蓄就是A消费掉剩下的40加上B消费掉剩下的30等于70,总投资就是A的30斤种子加B的40斤种子等于70。
这里的“储蓄”与“投资”,想指国民经济核算意义上的“储蓄”与“投资”(这两者是恒等的),还是宏观经济分析中的“自愿储蓄”与“自愿投资”(这两者未必相等,相等表明产品市场均衡),或者说,这里已经事先假设“自愿储蓄=自愿投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 16:29:25
sungmoo 发表于 2011-2-1 16:17
iooo 发表于 2011-2-1 15:45 2,  如何协调总储蓄(总投资)和个人储蓄(个人投资)?
理解1,宏观的“储蓄”和“投资”最容易的理解,就是把他们想象实物(包括服务,实物主要与金融资产相区别)。储蓄直接对应于产出中未消费的部分,而投资对应于产出中用于再生产的部分。
在国民经济核算意义上,(在本年在本国)生产出来想卖但未卖出去的东西(不妨,以小麦为例),即使未用于再生产,只是烂在了自己家的仓库里,这部分东西也计入“投资”。
这个是明显错误,参见曼昆 宏观经济学 第2章 存货的处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 16:31:21
qsbr 发表于 2011-2-1 16:29 这个是明显错误,参见曼昆 宏观经济学 第2章 存货的处理
既然qsbr进来了,本人自动退出(原因见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1023205-11-1.html)。

(对错,让大家去判断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