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分工是怎样产生的?
分工在最初是无意的,分工源于“交换”的倾向。这种倾向为人类所特有。是“理性”和“语言功能”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倾向受到自我利益的鼓励,导致了分工。
l 社会分工使社会资源得以整合
人类社会需要互相合作和帮助,但,人不可能只通过同类的仁慈而获得帮助(只有乞丐这样生活),大部分人获得同类帮助的方式是——激起对方的私心,让其明白,“我”的要求其实是为了“我们”的利益。
由于我们相互是通过契约、以物易物和购买来获得大部分我们的所需的相互帮助和照料,正是这个“以物易物”的意向最初引起了劳动的分工。
在“以物易物”的过程中,某人发现,专心从事自己擅长的技艺可以带来更大的收益,这门技艺最终成为他的专门工作。
人与人之间其实天赋的差异很小,哲学家与挑夫的差异往往是由后天的生活、风俗、教育形成的。不同的人被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上,岗位使他们产生出不同的意向,意向产生不同的努力方向,不同的努力方向产生出人与人能力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又产生不同的用处、或称不同的资源,最后,以分工合作的方式使各种资源得以整合。
分工受到交换能力的限制
因为是交换能力产生了分工,所以分工程度必然总是受到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即市场大小的限制。
如果交换能力小,即市场很小(如:偏远的村落,每户人都像距很远),有些工种将不足以维持生计(如:人们需要铁匠的几率小),人也必须自己做很多事(如:急需铁匠时找不到),所以分工不可能太细。
l 扩大市场的途径:
交通、物流的发展——地球仿佛被压缩了,时空环境被扩展。
经济全球化——使偏远的地方也可以有细致的分工。
如:历史上,水运对市场的扩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水运的优点:便宜、运量大。所以,人类历史上,社会分工的大发展首先发生在沿海和通航河流的沿岸。因此,不受他国制约的自主的航运权,平静的内海、优良的港湾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