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1-2-7 11:42:18
分析得有些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11:46:59
29# dencethomese
我一向不认为“观念”是造成某种长期稳定结果(例如房价高企)的根本因素,观念是头脑中的东西,是很快可以改变的,所以它只能有短期的影响。造成某种”观念“后面的因素往往是一种根本因素。
”观念“可以看是是人们在长期与环境博弈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验法则,利用这种经验法则可以不必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寻找现象后面的原因——你只需要遵循这个法则就可以快速做出好的选择。这个法则口耳相传,一代传一代,就形成了某种”观念“、某种文化。
为什么结婚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买房?这个问题与“丈母娘推高房价论”是密切相关的。在中国这个环境中,有了房子就意味着你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社会关系。为什么结婚提出买房的绝大部分是女方,是丈母娘,而不是男方?可以理解的是,女儿嫁给有稳定工作、稳定社会关系的男子,对女儿以后的幸福更有帮助。这是丈母娘们的理性思考,而不是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11:51:10
感觉些的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12:04:41
假设无法验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12:14:49
为了结婚和生子,必须买房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12:37:33
楼主分析的有些道理,拜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13:29:19
好文,要向楼主学习,原来简单的经济知识也可以分析一些复杂的经济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14:16:34
分析的有道理,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14:31:09
锅都没有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16:23:06
说得很好,我也觉得目前房价不会下降,所以俺结婚前再买套房子,,,,,,,呵呵

不过房产税如果真的大规模实施,杀伤力还是很大的!这个税收最好看一线城市的实施效果,再来做定量分析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17:09:09
22# 重读柏格森 此为要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17:24:24
此文适合发表在天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18:16:23
首先应该接受楼主的观点,但是还没有到砸锅卖铁的地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18:32:24
房地产是 泡沫经济了,还在鼓吹,不知道什么意思
荷兰的郁金香泡沫时代,几百年前就形成了,没事找来看看,高价时没人不想要一株郁金香,最后送人都没人要了。投资要收益率的,你租房子收到的钱还没银行利息高时,不知道你投资房子是什么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19:17:51
太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19:33:17
从各种公开资料和自己的自身经历看(我孤陋寡闻,没有看到有关的官方发布的资料),商品房的功用主要有四:
1. 用于获取优质的公共资源,包括教育(有房子才能解决孩子上学问题)、医疗,安全;
2. 投资品,在高通胀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3. 用于生产,就是租赁了;
4 居住(对年轻人说主要是为了工作便利)。

说得有道理~至少是一种新的分析思路~把住房和多方便综合分析的思路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19:51:28
不太靠谱!
个人认为,其一, 房产作为一种商品,  其价格有涨必定会有跌.
其二, 房产亦有替代品,当房产价格偏离其内在价格过大时, 需求会转移至替代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20:28:21
o(>﹏<)o千万别忽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20:30:51
走过路过,看看。沉默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21:11:23
四种买房需求分析的比较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21:13:05
楼主只是从房子单方面考虑问题了,虽然我也一直赞同要尽早买房,但我认为还是要根据个人的收入及家庭状况量力而行,要把个人的发展方面也要加进去,然后统筹考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21:38:12
浏览一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21:48:23
基本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22:03:01
44# wwjj3355 郁金香泡沫我有耳闻,但没有仔细看过。你提醒了我,我找资料看了,但没有研究。

我注意到,第一,这个泡沫从1634年到1637年,一共不到4年时间破灭了。第二,郁金香在当时是极度稀缺的,没有替代品,甚至为了防止某些品种替代品出现而采取了匪夷所思的措施。(以下引用http://zh.wikipedia.org/zh-cn/%E9%AC%B1%E9%87%91%E9%A6%99%E7%8B%82%E7%86%B1

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许可以更加生动地说明那个时代的氛围和人们的心情。据说海牙有一个鞋匠,在一小块种植园上培育出了一株罕见的“黑色”郁金香。消息传开后,一伙来自哈勒姆的种植者拜访了他,说服他把花卖给他们。最后,鞋匠以1500荷兰盾的高价把自己的宝贝卖给了他们,没想到,买家中有一个人立即把黑色郁金香摔到地上,用脚将其踩成一滩烂泥。鞋匠惊呆了。买家们却轻松地解释说,他们也培育出了一只黑色郁金香,为了确保自己的花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情愿付出一切代价,若有必要,上万荷兰盾也在所不惜。


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cn/%E9%AC%B1%E9%87%91%E9%A6%99%E7%8B%82%E7%86%B1)在结尾提到:
以群众的疯狂来解释事件是不对的,


在这个故事中,那个种植者不是非常理性,非常精明吗?!泡沫就是千千万万这样理性的人造成的!而不是“疯狂”的人造成的。也许你的问题更应该是“为什么每个人都非常理性,但集体确实如此非理性?”博弈论对此有很好的答案。


租售比在中国不能作为泡沫的指标。这个指标应用的前提是投资房产就是为了出租,可以我上面已经明确提到,在中国这种环境中,房子承担了更多的需求。


我认为,大部分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选择一定是理性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7 22:29:11
恩~楼主对于房子的四点作用分析还是很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8 00:02:01
房价高了,是房产商和投资的问题;房租高了,是房屋中介的问题。
如此荒谬的言论,居然有那么多人附合。

租售比过低不是吗?现在租金要涨了,租售比就会变得更“合理”了!千万不要被指标忽悠了。大家可以看看这个贴: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1026020-1-1.html
这里面既有可取的,也有误导的。

我的观点是:人应该为自己而活着,永远要遵从自己的理性,同时知道自己和他人都是人,具有永不可变的人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8 00:02:48
还是供需关系 杭州那房子 一降价就被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8 10:01:32
7楼说的很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8 11:10:51
中国城市化的方向就是错的,城市化不是人都往城市跑,而是城市的基础建设等资源向市郊扩展!!如果市郊能上班购物上学谁还往城市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8 11:13:47
xuenesta 发表于 2011-2-6 12:26
很多处逻辑不通,例如这一段,
房价真的降了,您会幸福好吗?统计数据告诉你,房价跌了,现在只要1 US Dollar一套!(真的,您没有看错!)。但您呐,可千万别高兴。第一种情况是,你真可以1刀买房,可是谁愿意造房?又有多少人去抢着买房?巨大的供需矛盾的结果是:以前是买不起,现在是买不着了。第二种情况是,房价是1刀一套,每年房产税20万!这变成了以前是买不起,现在是用不起了。总的来说,您还是没有房子!
您的分析中加入了太多的隐含的假设,例如房产税。而且问句“您会幸福吗”中的您在前一句指买房者,后面却又加入了地产商,变量没有控制好,分析没有说服力。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from^^uid=2389339
强词夺理,1刀和1000刀是质的区别,1刀谁也没有利润,1000刀房产商还是有利润,只是少了而已,即使再少也比其他行业高。
房价一刀,房产税怎么就成20万呢呢?你是怎么算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