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244 7
2020-12-23

收入法计算增加值有如下公式:

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

有人据此认为: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越多,增加值越多;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越少,增加值越少。这是错误观点。

该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呢?

我们说一下生产法计算增加值的公式:

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只要总产出、中间投入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如何变化,均不影响增加值的多少。

固定资产折旧变化影响什么呢?

营业盈余=总产出-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显然,固定资产折旧影响的是营业盈余,营业盈余与固定资产折旧负相关: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多,营业盈余少;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少,营业盈余多。

假设总产出、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不变,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之和也不变。

某月,假设会计忘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那么固定资产折旧对应的数量会变成营业盈余。也就是说固定资产折旧与营业盈余性质一致。

假设全收全付,资产负债变化对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的影响为0,有: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

该净现金流量笔者称为纯粹净现金流量,其中固定资产折旧笔者称为企业自留净现金流量。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的收入,归企业所有,不分配给股东。

固定资产折旧是非付现成本,所以体现为净现金流量。固定资产折旧是增加值的一部分,是新形成的收入的一部分。这是固定资产折旧的不同角色。

很多人只从会计学角度理解固定资产折旧,认为固定资产折旧只是成本,不是会计学中的(产品销售等)收入,这没有什么不对,但固定资产折旧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新形成的收入”,更是全收全付等条件下的净现金流量——现金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12-23 11:39:07
下面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中的有关固定资产折旧的一段,固定资产折旧是支出。
楼主请看清楚了,不要瞎讲。 GDP核算固定资产折旧.P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3 12:10:03
sdhb 发表于 2020-12-23 11:39
下面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中的有关固定资产折旧的一段,固定资产折旧是支出。
楼主请看清楚了, ...
这个定义我有专文批驳,是错误的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3 12:13:4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23 12:10
这个定义我有专文批驳,是错误的定义。
无知者无畏。
你不能有效批驳你不懂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3 12:25:05
sdhb 发表于 2020-12-23 12:13
无知者无畏。
你不能有效批驳你不懂的东西。
至少,我有20多年计算工业企业增加值的经验呢。又看过SNA,《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呢。经过对比分析,很容易判断对错。
增加值是新增价值,增加值又是转移价值,这不是自相矛盾?哪个正确,非常容易判断,固定资产折旧是净现金流量啊——必须是新增价值啊。
另外,固定资产是最终产品,最终产品价值不能转移,中间产品价值才能转移呢。中间投入才是转移价值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23 12:52:4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2-23 12:25
至少,我有20多年计算工业企业增加值的经验呢。又看过SNA,《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和《中国国民经济 ...
你的 会计学和经济学 基础太差,基本相当于文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