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1-2-17 22:09:32
支持活动 只能学习下了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7 22:26:20
134# xxc741030
请大胆发表您的观点,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7 22:27:20
最近几天上街买菜,价格又涨了不少。偶个人认为这4.9带点水份。民以食为天,食品比重下降无疑可以把CPI拉低一些,我认为以后几个月的CPI会稳中有降,国家宏观调控有待加强。不过这也可能向股市传来不利的信号,尽管未来股市经历年前的低迷后有会看好,长远看还是不太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7 22:34:00
个人一点感想,权当抛砖引玉,欢迎批评指正:
就CPI而言,统计无论作为一门科学还是宏观管理的工具,要保持生命力,都要解决2个基本问题:
一、CPI统计数据与国人对物价的实际感受差异较大
不管按哪种统计口径,CPI数据都不高。所谓不高,是指和普通老百姓对物价的实际感受相比。包括你我在内,很少有人会觉得物价还是在温和地上涨!究竟是国人集体产生错觉,还是CPI出了问题?
二、CPI统计数据与宏观经济政策的高度契合
纵向来看,CPI统计数据和国家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总是高度契合。说直白点,国家一出台相关政策,CPI数据会很迅速地做出回应。究竟是政策异常有效,还是因为这些数据就是政策的一部分?是否存在另一个CPI数据由少数人掌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7 22:48:22
关键词:数字都是浮云

寒假在家时和亲戚朋友们闲聊时谈到了关于cpi的话题,可能是理论功底不够扎实的原因当时竟然没有对cpi做出一个大家颔首认可的解释,反倒是农民身份的亲戚们用其最真实的体会引起了我强烈共鸣。
“**政绩始终完美无瑕,所有我们不懂的指数总是该高的高该低的低,一切都是恰到好处。或许别的地区都很幸福吧,但我清楚我们家这边化肥农药机器价格一路高升,但粮食价格始终不涨。今年华北大旱,到现在都没下过雪的(好像是大年初七才下的雪),我看今年央视还怎么说粮食继续连年增产了”

当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媒体一致欢腾时又有多少人注意到日本经济大臣的言论?(日本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将不会与中国竞争GDP排名,我们搞经济不是为了争排名,而是为了使日本国民过上幸福的生活”。http://finance.qq.com/a/20110215/000541.htm
cpi可能会说谎,但生活是每个人的体验,过得好不好统计数据说了不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7 22:59:15
147# 心情晴朗
呵呵 谢谢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7 23:02:50
我还是飘过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7 23:13:42
对于CPI中食品类价格所占权重下降:
1稳定人民的通货预期心里。由于国际形势,CPI明显会一直高居不下,这就会刺激人们做出反应,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显然不符合我国现在追求的经济又稳又快发展。
2其实根据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食品类价格所占比重会下降是早晚的事,因为居民生活水平高了,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们就会向更高方面追求,所以食品类消费比重会下降,那CPI肯定也要相应改变。

关键词:稳定与适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7 23:15:24
首先,CPI>3%就已经是通货膨胀了,从去年出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蒜你狠”“豆你玩”等等来看毋庸置疑,我们是存在严重通货膨胀的;
其次,通过调节指标来使得统计出来的CPI<5%,本身其实只是一个表示不愿意采取更激进的**调控手段的信号;
再次,牛刀说穷人通胀,富人通缩,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在严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只会越来越两极分化;
最后,如果不是参照民生切实关注的重要商品来界定CPI的参数和指标,那么得出来的CPI也只是一个假象而已。关键词:CPI只是中间的那个字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7 23:22:38
我上大学时候,我一个计量老师曾对CPI数据的统计中,各类商品所占的比重产生过怀疑,我想这也是为何**即使很努力去调查市场价格,但是CPI指数还是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举例:我们的生活分为衣食住行四类。那么权重各占1/4.
                 其中,吃的有:大米,蔬菜,猪肉各占1/3。
              交通:飞机费用,汽车费用各占1/2。
          按这样算的话,大米,蔬菜,猪肉各占总体的1/12,飞机费用,汽车费用各占总体1/8。
            但是按我们日常接触中,可能大米,蔬菜,猪肉,飞机费用,汽车费用所占的比例应该一样。而不是不相等。
      所以出错地方在于按照数学惯性思维计算,虽然算法没错,但是不符合实际。我想这也是造成统计数据并不是那么符合我们真实情况的一个原因。

补充:若是大米,蔬菜,猪肉,飞机费用,汽车费用所占的比例应该一样,则衣食住行就所占比例就不是1/4,即衣食住行所占比例就不一样了!


关键词:权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7 23:39:52
“去年我花2元钱吃4个苹果,现在花4元钱吃2个苹果,生活质量下降了1倍,GDP却增长了1倍。”,这就是CPI、GDP与普通百姓之间的真实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7 23:56:19
版主召集大家讨论学术问题出发点是好的,不过现在最失望的是:我们即使分析出有利的政策也没有人去采纳!而且**的政策虽说赶不上一天一个变,倒也是能不时地给我们来个惊吓。前些日子报纸上说“上调利息剑指控制物价”,我真的感到十分可笑,现在的通货膨胀、GDP飞速增长难道相当大一部分不是货币过度发行造成的吗?总理年前说“食品坚决不涨,让人民过个好年”,我是没有体会到。
    而且,我们并不是纯市场经济,就算是,政策下来也得打许多折扣,因为我们都知道,若干部门肯定会从中层层扒皮。我认为物价是不可控制的,就算控制一时,也会存在拥有大资金的个人或部门进行投机,之后反弹会更严重(我们已经经历过多次了),从这角度考虑,也许会出现短时间的一个拐点。
关键词:政策 控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7 23:58:08
1、根据经济学中的恩格尔定律,食物消费支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绝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而近年来食品类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在飞涨,而现在却要调低食品所占的权重,这样固然有利于CPI的降低,但是否又会出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和我们日常生活感受相背离的局面呢?
2、房价居高不下,而CPI的计算却不包括房价在内,这也会严重影响我们对官方公布的数据的误解。
3、总体来说,和谐社会需要维稳,从这个角度来讲,国家统计局有意压低CPI的做法似乎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CPI过低,是否又会影响决策部门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关注呢?
经济学实在是一种两难选择的学问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7 23:58:51
CPI不单纯是一个经济指标 更能反映出百姓的生活成本 我认为其核心为客观 透明
事实上 其具体的比重 应该能够尽量反映出我国居民的生活消费的现状 而不是说要过分强化或者弱化某些部门的比重 举个极端的反面例子 文莱 由于该国是穆斯林国家 所以 所有住房均为福利 而且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因此 该国CPI总是很低 哪怕其他商品已经大幅涨价
因此 我们的CPI 应该能够客观反映通胀或者通缩 每年这么多课题 其实应该好好研究下这个问题 而且 CPI公布的时候 也应该更加透明

关键词:客观 透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00:01:36
1 现在有一种说法是CPI会在一或者二月份的时候到顶,是根据的同比数据来看,假设CPI在1-6月份都会上涨(CPI下降是小概率事件),因此CPI拐点不会是在一或者二月份
2 关于CPI权重的调整,网上有很多观点,我认为CPI毕竟只是一个数据,既然是数据,必然有其不完善的地方,而加上ZF头上的压力,产生的结果不一定是客观的,需要有一套合理的CPI测算、评估标准,例如,根据不同收入调整CPI权重,建立一套完整统计机制。
3 既然CPI是与民生联系比较紧密的宏观数据,ZF应该多听听老百姓的意见,而不是自己关起门来然后得出一个宏观经济数据,在现在ZF公信力缺失的前提下,这样的做法不仅得不到人民的认可,反而会引起大家更多的异议。
关键词: CPI测算  CPI拐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00:07:06
1、“民以食为天”,而降低食品所占的权重,会导致CPI降低,但似乎不太合乎实际;
2、不考虑住房的CPI缺乏实际意义。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食住”难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01:07:21
不可否认,我国的经济是在稳定的发展,恩格尔系数是在不断下降的,食品支出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应是逐年下降的,所以调低食品比重有一定的道理。**的公信力在近几年来的一些事件的影响下已经大大下降了,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民众与**的不信任,所以个人认为民众应理性看待,不能因为食品涨到快就要调高食品的比重,不符合经济规律。
关键字:理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01:14:47
中国对于CPI存在一个理念上的问题,即把CPI视为一种调控的指标,可问题是CPI这个概念本来就暗含着不可预测和调控的波动。作为一种指数,在本质上它与上综指、标普没有巨大的区别,我们无法调控CPI就与我们无法调控上综指一样,或者说你可以在大体趋势上发出一定的导向作用,但是对于短期波动我们无能力。熟悉货币经济学的同学应该知道,我们更关心的是core inflation,而且在计算core inflation的时候我们剔除食品和原油等受短期波动影响大的因素。可老百姓可不关心你长期是怎样的,是种种短期波动在影响着民生。于是我们聪明的相关专家便想出了一个好点子:下调食品价格的权重。当然了,波动性因素比重下降了,CPI自然会更平稳。极限上,如果食品价格权重趋向于零,我i们也就快得到core inflation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伟大的”周行长不止一次教育广大百姓要关心“核心CPI”,即core inflation.这其实与告诉我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感觉差不多。我的观点是,权重的调整自然会缓和CPI的波动性,因为这就是他们调整权重的原因。然而拐点不会出现,因为他们明白,变化要自然才可信,想计算出一个一定程度上缓和CPI波动同时又不大幅影响CPI水平的食品价格权重应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关于是否合理,我想说央行和统计局过去这五年就没做过什么合理的事。这种表面化的权重调整不会对宏观经济和股票市场产生任何的影响,因为影响市场的主导群体仍是那些理性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他们明白这个调整只是给CPI穿上了件相对宽松的衣服,身材的臃肿只是看起来不再那么明显而已。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无论CPI如何调整,你问问自己,你觉得它真的体现了你生活中的物价水平么。大家应该都明白的。我最想表达的想法是,CPI固然重要,但要有强大的公信力做保证。强大的公信力的外在表现就是对于货币和经济的稳定预期。试问权重的调整能改变大家对于物价水平的预期么?也许央行和统计局应该开始踏踏实实的考虑些问题,而不是动这些小心思小诡计。
关键词:短期波动 权重调整 公信力 诡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03:11:26
对于国家统计局2月15日上午发布的CPI数据,我认为:客观上,我们还是应该给予肯定的答案,也就是说我们还是要相信它的准确性或可评估性,因为毕竟这个数值不会是一个绝对值,不论到什么时候都只会是一个相对值,其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对目前现阶段以及对和其他时期做一个参考和比较。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知道了这个数的可估性和真实性,所以,我想也就没有必要来考证它是如何算得,准确如何,其中包括了什么,或没包括什么。同时,报告这个数值,不光是为了给国家政策制定以参考,更含有让世人皆知我国现在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或许对某一个时期里每个方面权重给与一定的解释,从而更多的是起安定和谐的作用。做这方面的统计,我想还有可能要考虑到我国的特殊情况和特殊意义,甚至在世界上的国际舆论和影响意义:用这个数值来表达其他思想和意义,能否对股市和房价,调控及影响产生什么积极的意义等等。国外有,我们这一方大国哪能没有?所以,基于这么一个前提,我们再来看这个数值就不难明白:

1。我国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永远会是增长的,肯定一定会比去年上涨,因为人们的工资水平和物价都在增长,但还是要表现出可控性的上涨。如果没增反减,那也只是暂时的,一过的,需要性的或是根本不可能的。至于低于市场预期,也是肯定,因为所谓的市场预期都是人为估算的,不会代表市场的真实性,一定会被市场实际数据所修正的
2。根据社会消费调查(不知道都调查了哪些方面),在过去这段时间里,人们更关注的还是食品价格问题,因为这是唯一人们可以看得到,接触得到的和个人消费有关的信息。这也是客观不能回避或躲避得了的,一定会在这种调查中体现出来。否则,就会失去公信力和说服力。
3。至于一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因素有两个,一个是食品价格,我已在第二点中提到了,不再赘述。第二个就是正好赶上春节过年,这是全国人们一年之中唯一重大节日,胜过其他各节。人们对其他节日可以过的马虎一些,但这个节是绝对不可以马虎的,有钱要过好,钱不多也一定尽量要过好!没打工在外的要过,即使打工在外,这个节只要可能回家的,也一定会回家去过。所以,哪会不花钱消费,尽管物价涨,春运难,必要的消费还是少不了,当然,这就会使得这个指数只会上涨。
4。新年伊始,在确定了一月份的消费指数的上涨,那么对今后全年各方面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这个影响肯定会是空前的,巨大的,还会影响到明年的。我们可以拭目以待,我也不想赘述了!

好了,我啰里啰唆,说了这四点,以上正文,一共998个字,包括标点。这就是我眼中CPI所带来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CPI,积极,深远,食品,价格,调控,和谐,准确性,可估性,评估性,真实性,公信力,肯定,参考,比较,消费指数,市场预期,股市,房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06:48:34
CPI其实我们自己如果去菜市场走一圈的话,自己都能够大致算出来,而我们所看到的CPI为4.9%,和我自己测算的是存在差距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06:49:03
关键词:CPI 差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08:00:29
目前物价上涨由食品价格向非食品价格传导,呈现扩大化趋势。去年12月CPI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进一步加快,七大类项目同比涨幅均扩大或持平。衣着、居住、烟酒和医疗等环比均有所上涨。由于劳动力成本等不断上升,通胀更多呈现成本推动特点,价格上涨可能是螺旋式的、较长期的过程,因此管理通胀任务依旧艰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08:06:33
CPI的构成我们不知道,权重也不知道,统计方法也不知道。调整的依据也不清楚。换句话说,CPI究竟反映了什么,我们也不是清楚。官方发布的CPI和大家认知中的CPI不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08:29:31
经济结构调整和抑制通胀水平是2011年的重要目标,而经济结构调整应该是国家的主要战略任务。
由于预期**对通胀的容忍度将会适度提高以适应我国较快的经济增速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因此2011年全部紧缩出现的概率小,加上海外量化宽松导致的输入性通胀,通胀压力肯定增大。2011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环比均上涨,幅度在3-1.5%左右.
关键词:CPI;经济增速;经济结构调整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08:29:34
当CPI同比增幅超3%时,一般定义为通胀;而当CPI同比增幅超过5%时,一般定义为恶性通胀。分析1990年至今的月度CPI同比走势变化来看,较为明显的恶性通胀共有两次:1992年至1997年、2007年至2008年。
      而目前所处环境与07年至08年周期的通胀趋同——1、食品价格先行,且农副产品价格上行明显;2、居住价格上涨明显。包括建房及装修材料、房租、自有住房以及水、电、燃气等与居住有关的项目;3、货币超发现象明显,由于流动性过剩引发资产泡沫化;4、货币持续贬值,呈现输入性通胀态势。
      因此类比分析来看,2011年CPI上行高度或可参考07 至08年周期CPI的最高值。即大概率不会超过9%,个人估算最高值或在6%—8%之间。即2011年全年面临恶性通胀压力。
     短期来看,考虑到翘尾因素来看,近期整体cpi出现较为明显的下行态势(即拐点)的概率不大,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来看,考虑到cpi翘尾因素并不能完全表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失败,依此作为根据推理,2011年3月份cpi数据比较关键,如果还是维持高位,那**持续出台调控政策的概率极大。即若出现拐点,则拐点最早出现时间应该在2季度中后期,即最早5、6月份。
     综合来看,由于目前通胀压力极大,也持续加大了市场对国家宏观调控的预期,即目前较为明显的进入了政策市的范围。虽然目前大宗商品及股市在整体通胀明显的前提下,整体上行态势不会出现明显改变;但由于无法预测**对待大宗商品及股市上涨幅度的心理底线以及何时出台何许政策。因此,不排除短期内由于**政策干预再次出现类似11月的急跌行情。基于此种担心,建议大宗商品及股市投资整体以逢急拉减持、逢关键点位逐步离场为主,不宜高位进场。
     而由于前文所述,目前所处环境与07年至08年周期的通胀趋同,即食品价格先行,且农副产品价格上行明显。因此,虽然一定程度上下调食品价格所占比例导致1月cpi上涨幅度低于市场预期,但实际上在CPI人为调控之后通胀压力并未出现实质性改变且通胀程度依旧较为严重(cpi权重调整后,1月cpi同比增幅依旧超过2010年12月cpi同比增幅)。另外,由于此次调整加大了房地产所占比例,或也说明今年**认为房价今年的上升态势将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很幸运,从10月份开始持续对cpi做了一些简单的研究,这些是自己 从11月开始自己的写的一些东西汇总。。

关键词:通胀定义   通胀环境    拐点     投资市场操作建议    cpi结构调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08:31:11
作为宏观指标的CPI,如何进行计算,这确实是个难问题,难在他是否真实反映了我国的真正宏观经济状况,我想在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各种不确定因素很多,准确反映经济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千万不能把它作为唯一的宏观经济指标,只可作为重要参考。
关键词:真实,准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08:50:44
随便说两句,这是一月数据出来之前,估算的CPI调整变化,也就是和市场普遍预计的调整权重后,CPI下降0.2-0.3个百分点;但拿到统计局的数据后,发现CPI还上升了0.024个百分点,彻底无语了,就是黑箱,我是不跟统计局较劲了。







1月增速预测原权重增速
食品11.20.333.7
非食品2.30.671.5
预计调整后的权重5.2
食品11.20.293.2
非食品2.30.711.6
4.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09:11:16
CPI-消费者价格指数,顾名思义,应当是居民承受的综合物价水平的指数化反应。它应当较为准确地反应居民日常消费所承担的价格。这里边有两个重点和难点。
一是哪些消费应当统计进去。统计范围的重要性大家已经议论很多,就不再复述了。它的难点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消费习惯和消费文化环境下,日常消费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比如,现在大家说得最多的房价,在公房占主导的时期,大家其实并不关心。因为那时的住房是“分配”而不是消费的。
二是日常消费支出的比例构成。这一项与前面有着同样的困难。
与许多经济和统计数据一样,CPI只能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描述价格水平。大家关注一个统计指标,首要的是它是怎么算出来的,用了哪些自变量、什么样的公式和参数,参数都是这么得出来的(经验、抽样、预测、拍脑袋……),这样的算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它能反映哪些情况,不能反映哪些情况。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去看去分析具体的指数。否则,很遗憾,你什么都没看到。
所以说,大家不要今天房价涨了就说房价没有算进去,明天菜价涨了就抱怨菜价比重怎么还下降了;统计局也别只说,你们好多钱都去买汽车、液晶电视了,它们都降价得很厉害。另外,应该避免仅仅盯着CPI来说物价,任何统计指标都有它的局限性。
透明的计算方法、客观全面的解读,才是消除分歧和质疑的根本方法。
我不太喜欢CPI这个缩写,因为它已经演变成一个流行词汇,而经常让人忘记用一个统计指标的眼光严谨地看它。

关键词:CPI 统计指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09:17:04
CPI是统计局的CPI,是‘我们公司’的CPI,反映的是一届官员当年的政绩,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唯一跟我相关的就是公司今年的加薪又不会多了,本着跑赢CPI的原则,估计只有4%。
要想知道真实的CPI,大家去看绿豆,姜,糖,大蒜,棉花,粮油,蔬菜,副食,油价,出租车价,房租,房价……,当然了,还有上海一月份每家每户至少翻了一倍的电价。论坛里藏龙卧虎,强烈建议咱们自己搞一个民间CPI,自己定义构成,权重
关键词:加薪,民间CPI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8 09:20:03
人民币的过量发行造成不计房屋、医疗、教育消费在内的CPI暴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企业拼命的出口一方面迫于国内的竞争、商业信誉的江河日下以及**的鼓励和支持,另一方面也为了应对国内国币的贬值。现行的外汇制度又使得**必须印更多的国币支付给出口企业,企业为了原料支付了更多的国币,因此**所印的国币并没有通过涨工资流到我们手里,因此cpi就不断被推高。
**通过收房产税的调控房价的效果立竿见影了---即房租涨了。
国内租房者明显多于有房者,房租的上涨势必造成没有被阉割的cpi继续上涨,所以拐点观点不成立。
真想控制cpi的话,切以为,只有改变现行太监式的发展思想(不管子孙后代了),稍稍发挥一下宏观调控的作用,抑制一下市场信息,毕竟咱们是社会主义中国,不是自由资本主义中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