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开的CPI能相信吗?
关键词:统计局;CPI;权重;事实or造假
国家统计局是中国大部分数据理应最权威的来源部门,但是各位坛友,您是否和我一样,对其所公布的数据一直持怀疑态度。从《中国统计年鉴》到现在热说的“CPI”等各种统计数据。
国家统计局于2月15日上午发布的CPI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9,比去年同月上涨4.9%,低于此前市场的预期。又是低于市场预期!各位,似乎这种事情从来就没有高于市场的预期过。另外一个大家也关注的领域,比如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上涨幅度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也经常远远低于市场预期。今年1月的CPI数据与改革房地产统计办法,1月份CPI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使学者,就连现在不懂统计的普通老百姓都质疑统计局了。
1、自不必说,中国有自己的特殊国情,中国的CPI的统计构成有8大类,共263个基本分类,约700种商品和服务项目。各个类别占CPI的权重根据13万户的居民消费实际调查得出。各类价格乘以权重,最终加权得出全国的CPI数据。CPI各类商品的权重与分类价格指数直接决定了CPI指数的总体水平。但是作为普遍的学者或小老百姓,是很难获得CPI权重的具体数据的,因此,最后的CPI怎么算出来的,鬼知道。这似乎就是个“秘密”。大家似乎只能推断,两厢玩起来了藏猫猫,这似乎不是应有的科学态度。
2、统计数据对于宏观经济发展的决策起到关键作用,试问,如果我们的最重要的一手资料都可能有水分,那么我们的决策如何做出?莫非真是传说中的“三拍”先生吗?比如就有“2009年全年70大中城市房价上涨1.5%”的笑话。事实上,大家对统计局、对统计数据的苛求,无非是有些着急,着急尽快找到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应对之策。其实也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问题。各位,难道就没有感觉到物价的上涨?我是小老百姓,我*****就希望物价再低些,房价再低些,生活能轻松一些。至少绝对统计部门是可信的。
3、真希望就CPI而言,推而广之,凡是统计局要公布的数据,就应当摆脱以往暧昧不明的形象,还大众一个公开透明的权威形象,惟一的办法就是国家统计局要切实做到公平再公平、透明再透明的。整天喊叫向西方学习,这个时候就不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