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1-3-6 23:40:33
第一轮:100元流转,c买b,b买a生产110元瓷器,a雇佣c生产110元瓷土,100元回到c手中。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创新发展区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2&from^^uid=969508

1、a只有100元,生产率不变,怎么能生产出110元的瓷土瓷土呢?这不是无理假设吗……
2、b用110元买了a的瓷土110元,生产出的瓷器还卖110元,有什么“币利”?假设同样没道理……

如果瓷土是1.1元一个,“1”成立,但“2”不成立。
如果瓷土是1元1个,按生产1个给1元算,生产110个就需付工资110元,于是“1”就不成立,“2” 也不成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09:12:56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6 23:40
第一轮:100元流转,c买b,b买a生产110元瓷器,a雇佣c生产110元瓷土,100元回到c手中。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创新发展区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2&from^^uid=969508

1、a只有100元,生产率不变,怎么能生产出110元的瓷土瓷土呢?这不是无理假设吗……
2、b用110元买了a的瓷土110元,生产出的瓷器还卖110元,有什么“币利”?假设同样没道理……

如果瓷土是1.1元一个,“1”成立,但“2”不成立。
如果瓷土是1元1个,按生产1个给1元算,生产110个就需付工资110元,于是“1”就不成立,“2” 也不成立。
这是版主强制设定错误价格的原因。版主要求,让c生产瓷土时,1元/个,所以,投资100元,就只能生产100个了。而瓷土卖价又是1元/个,所以逻辑错误是a在这样的价格设定下,不可能花100元,生产出110元瓷土。a本身已被设为无币利了,所以后面无论如何,数字将会出现矛盾。不知版主注意到没有。

如果一定要设定价格,可以,a雇佣c,100元,生产110元瓷土,生产瓷土的价格为0.9元/个(小数计1位)。而瓷土出售给b的价格为1元/个。b的瓷器价格1.1元/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09:48:52
如果一定要设定价格,可以,a雇佣c,100元,生产110元瓷土,生产瓷土的价格为0.9元/个(小数计1位)。而瓷土出售给b的价格为1元/个。b的瓷器价格1.1元/个。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创新发展区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3&from^^uid=969508

这与瓷土是1.1元1个的道理一样,“1”成立,但“2”就不成立了——投资无币利且干活连工资收入都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0:06:02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7 09:48
如果一定要设定价格,可以,a雇佣c,100元,生产110元瓷土,生产瓷土的价格为0.9元/个(小数计1位)。而瓷土出售给b的价格为1元/个。b的瓷器价格1.1元/个。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创新发展区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3&from^^uid=969508

这与瓷土是1.1元1个的道理一样,“1”成立,但“2”就不成立了——投资无币利且干活连工资收入都没有!
请你再算一下,按照设定的价格。2.指的是花110元,购买110元瓷土,产出121元瓷器,这有什么不妥?你列出第一轮,第二轮数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0:25:17
第一轮:100元流转,c买b,b买a生产110元瓷器,a雇佣c生产110元瓷土,100元回到c手中。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创新发展区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2&from^^uid=969508

“b买a生产110元瓷器”,不论瓷器什么价格,b的销售收入都是110元吧?

“b买a生产121元瓷器”,这是第二轮的事,现在讨论的是第一轮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0:41:16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7 10:25
第一轮:100元流转,c买b,b买a生产110元瓷器,a雇佣c生产110元瓷土,100元回到c手中。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创新发展区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2&from^^uid=969508

“b买a生产110元瓷器”,不论瓷器什么价格,b的销售收入都是110元吧?

“b买a生产121元瓷器”,这是第二轮的事,现在讨论的是第一轮的事。
没错。这时,b生产出来的110元瓷器待售,要在下一轮,由c购买后才实现销售。下一轮,b销售完成后,得到110元,向a购买,然后生产出121元瓷器(你也可以认为是生产了110个瓷器,值121元)。这有什么不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0:50:51
120楼:
轮次   瓷土        瓷器        货币(元)    c透支(负债)        真实购买力/总产出
0        100           100           100                       0                                 1
1        110           110           110                      10                                0.97
2        121           121           121                      21                                0.94

122楼:
如果一定要设定价格,可以,a雇佣c,100元,生产110元瓷土,生产瓷土的价格为0.9元/个(小数计1位)。而瓷土出售给b的价格为1元/个。b的瓷器价格1.1元/个。

“生产瓷土的价格为0.9元/个”,100元的工资可生产100个瓷土。要是瓷土卖1.1元1个,b就需要110元才能一次购买,可b只有100元!!!

堵了一个漏洞,另一个漏洞就出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0:55:28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7 10:50
120楼:
轮次   瓷土        瓷器        货币(元)    c透支(负债)        真实购买力/总产出
0        100           100           100                       0                                 1
1        110           110           110                      10                                0.97
2        121           121           121                      21                                0.94

122楼:
如果一定要设定价格,可以,a雇佣c,100元,生产110元瓷土,生产瓷土的价格为0.9元/个(小数计1位)。而瓷土出售给b的价格为1元/个。b的瓷器价格1.1元/个。

“生产瓷土的价格为0.9元/个”,100元的工资可生产100个瓷土。要是瓷土卖1.1元1个,b就需要110元才能一次购买,可b只有100元!!!

堵了一个漏洞,另一个漏洞就出来了。
100元工资,除以0.9元/个,会生产出110个瓷土。你算错了。不是100个瓷土。其他的我就不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1:01:02
关于120楼的表格
购买顺序是c买b,b买a,a买c。依次循环。开始时,a有100元瓷土,b有100元瓷器,c有100元现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1:06:19
概括的说,不事先注入(增加)货币(10元),a要由100元增加到110元,b就无法从100元增加到110元;反之,b从100元增加到110元,a就不能先增加。总之,ab不能在这个循环中同时增加。
因此说,所谓的“透支”,其实是从一开始就缺少本应该增加的货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1:14:31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7 11:06
概括的说,不事先注入(增加)货币(10元),a要由100元增加到110元,b就无法从100元增加到110元;反之,b从100元增加到110元,a就不能先增加。总之,ab不能在这个循环中同时增加。
因此说,所谓的“透支”,其实是从一开始就缺少本应该增加的货币。
是的。关键是那笔缺少的货币,不能以放贷形式进入流通。
因gdp的增加,所以货币量也要增加。但增加的货币,都是放贷出去的,也就是追求币利而流入社会。所以,全社会还是没有币损现象。放贷的债务,使abc各自获得币利。但债务是不能无限放大的,最终将导致经济崩溃。
文章的核心就是求证无币损会导致经济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1:23:51
阿梁 发表于 2011-3-7 10:55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7 10:50
120楼:
轮次   瓷土        瓷器        货币(元)    c透支(负债)        真实购买力/总产出
0        100           100           100                       0                                 1
1        110           110           110                      10                                0.97
2        121           121           121                      21                                0.94

122楼:
如果一定要设定价格,可以,a雇佣c,100元,生产110元瓷土,生产瓷土的价格为0.9元/个(小数计1位)。而瓷土出售给b的价格为1元/个。b的瓷器价格1.1元/个。

“生产瓷土的价格为0.9元/个”,100元的工资可生产100个瓷土。要是瓷土卖1.1元1个,b就需要110元才能一次购买,可b只有100元!!!

堵了一个漏洞,另一个漏洞就出来了。
100元工资,除以0.9元/个,会生产出110个瓷土。你算错了。不是100个瓷土。其他的我就不算了。
瓷土要是卖1元1个,b就需要110元去一次购买,可b只有100元——没法购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1:28:15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7 11:23
阿梁 发表于 2011-3-7 10:55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7 10:50
120楼:
轮次   瓷土        瓷器        货币(元)    c透支(负债)        真实购买力/总产出
0        100           100           100                       0                                 1
1        110           110           110                      10                                0.97
2        121           121           121                      21                                0.94

122楼:
如果一定要设定价格,可以,a雇佣c,100元,生产110元瓷土,生产瓷土的价格为0.9元/个(小数计1位)。而瓷土出售给b的价格为1元/个。b的瓷器价格1.1元/个。

“生产瓷土的价格为0.9元/个”,100元的工资可生产100个瓷土。要是瓷土卖1.1元1个,b就需要110元才能一次购买,可b只有100元!!!

堵了一个漏洞,另一个漏洞就出来了。
100元工资,除以0.9元/个,会生产出110个瓷土。你算错了。不是100个瓷土。其他的我就不算了。
瓷土要是卖1元1个,b就需要110元去一次购买,可b只有100元——没法购买!!!
购买顺序是从c到b到a,当c透支了10元后,就会有110元来买b的瓷器,于是b就有110元了。再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1:55:36
c挣多少就花多少,干嘛要透支?c先透支的假设不成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2:52:10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7 11:55
c挣多少就花多少,干嘛要透支?c先透支的假设不成立。
可以认为c不透支,但b可能会赊销。就是把剩余的10元瓷器赊给c,然后拿着c的欠条再到a处赊瓷土。反正都是以后还钱。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很普遍。比如,欠工资,欠工程款,按揭还款等。到处都欠,都等着以后还钱。却不知,欠债太多会出问题的。欠的债在逻辑上是无法还清的。
如果要保证再生产是扩大进行的,那么势必有1人要借10元钱。无论是透支,或是赊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3:56:06
阿梁 发表于 2011-3-7 12:52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7 11:55
c挣多少就花多少,干嘛要透支?c先透支的假设不成立。
可以认为c不透支,但b可能会赊销。就是把剩余的10元瓷器赊给c,然后拿着c的欠条再到a处赊瓷土。反正都是以后还钱。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很普遍。比如,欠工资,欠工程款,按揭还款等。到处都欠,都等着以后还钱。却不知,欠债太多会出问题的。欠的债在逻辑上是无法还清的。
如果要保证再生产是扩大进行的,那么势必有1人要借10元钱。无论是透支,或是赊欠。
按照论证的逻辑,你要证明,按照以往的投资过程,必然会出现“透支”这种非正常的“坏事”。由此反推,以往的投资过程是有问题的。可现在,必须要先有“透支”这种非正常的“坏事”实行,投资过程才能实现,反之“证明”了必然会出现“透支”,这不等于本末倒置了嘛。

因此说,不是事实有逻辑问题,恰好是你的论证有逻辑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4:01:19
如果要保证再生产是扩大进行的,那么势必有1人要借10元钱。无论是透支,或是赊欠。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创新发展区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69508

要想扩大再生产,自然要增加投资,也可视为需增加贷款,这是常识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4:13:15
王志成2010
按照论证的逻辑,你要证明,按照以往的投资过程,必然会出现“透支”这种非正常的“坏事”。由此反推,以往的投资过程是有问题的。可现在,必须要先有“透支”这种非正常的“坏事”实行,投资过程才能实现,反之“证明”了必然会出现“透支”,这不等于本末倒置了嘛。
因此说,不是事实有逻辑问题,恰好是你的论证有逻辑问题。
说明:以往的投资是有问题的,它导致了“透支”的发生,否则,不能完成消费。
注意:消费的实质就是下一轮投资,即在“透支”的基础上完成扩大投资。
所以你所说的投资--透支--投资,实质上是货币循环的嵌套,不是逻辑上的本末倒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5:34:47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7 14:01
如果要保证再生产是扩大进行的,那么势必有1人要借10元钱。无论是透支,或是赊欠。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创新发展区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4&from^^uid=969508

要想扩大再生产,自然要增加投资,也可视为需增加贷款,这是常识呀!
是的。如果实现完全的消费,那么,扩大再生产就不需要贷款。当然,如果不贷款,那银行还有什么用呢?
要求:一部分款项(相当于币利)以币损方式投放,其他的还是正常贷款。这样,就不会出现剩余了。或说,即是透支、赊销,都可以在将来偿还所欠款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7 18:23:17
注意:消费的实质就是下一轮投资,即在“透支”的基础上完成扩大投资。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创新发展区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69508

如果说,“消费的实质就是下一轮投资”的产出,这是可以理解的。否则,“消费”=“投资”,不但没有积累,连老本都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8 00:22:21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7 18:23
注意:消费的实质就是下一轮投资,即在“透支”的基础上完成扩大投资。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创新发展区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4&from^^uid=969508

如果说,“消费的实质就是下一轮投资”的产出,这是可以理解的。否则,“消费”=“投资”,不但没有积累,连老本都没了。
消费的实质是下一轮投资的一部分,而不是下一轮投资的产出。
就是说,消费的时候,就是在进行下一轮投资。对这个结论的理解,一定要将社会经济看成一个整体,且按照文章的要求,将所有经济单位归总到一个循环(参见文章“分析”的第一段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8 09:27:40
阿梁 发表于 2011-3-8 00:22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7 18:23
注意:消费的实质就是下一轮投资,即在“透支”的基础上完成扩大投资。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创新发展区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4&from^^uid=969508

如果说,“消费的实质就是下一轮投资”的产出,这是可以理解的。否则,“消费”=“投资”,不但没有积累,连老本都没了。
消费的实质是下一轮投资的一部分,而不是下一轮投资的产出。
就是说,消费的时候,就是在进行下一轮投资。对这个结论的理解,一定要将社会经济看成一个整体,且按照文章的要求,将所有经济单位归总到一个循环(参见文章“分析”的第一段落)。
百度: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它是指利用社会产品
消费

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消费又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后者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是 “生产过程以外执行生活职能”。它是恢复人们劳动力和劳动力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

这种产出就是:生产资料(瓷土),用于生产消费;物资资料和精神产品(瓷器),用于个人消费。
所以,产出的消费总额是要大于投资总额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8 09:34:06
投资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前者是以货币投入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一定利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8 10:12:46
王志成2010  

百度: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它是指利用社会产品
消费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消费又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后者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是 “生产过程以外执行生活职能”。它是恢复人们劳动力和劳动力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

这种产出就是:生产资料(瓷土),用于生产消费;物资资料和精神产品(瓷器),用于个人消费。
所以,产出的消费总额是要大于投资总额的。
这是传统经济学的定义,没有错误。
在我的文章中,由于没有更新的名词,所以仍使用那些名词,不过对原有经济学的概念范畴做了修改,详见文章开始时的定义。文章在分析时,要求纯用货币,不看实物。比如投资是100元现金+价值1000元的工具,在分析时,只看100元现金。因为产出将会大于100元的商品待售。即此次投资,就是100元,产出可能是110元。
另外,在文章中,不存在终产品。虽然我们常将生活用品当做终产品,但在文章中,生活用品及精神产品都是用来产出劳动力的成本。于是社会只是一个大循环。这样来分析货币流动,就会发现货币循环本身有逻辑错误。在前面我们讨论的例子里,生产瓷土要100元投资,生产瓷器要100元投资,总投资共200元,产出瓷土+瓷器价值为220元。那么,200元货币流转到消费行为时,最大的购买力只有200元。也就是说,消费总额将小于投资总额。要完成消费,就只能借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8 11:41:21
在总量分析中,Y(收入)=C(消费)+I(投资)。
由于你认为投资=消费=收入,这一消费仅是生产性消费,所以就少计了10元的最终产品的收入。

原有的概念都是有所指的,要理论重新就必须根据新的事实定义新的概念。否则,论证的前提就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8 12:03:05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8 11:41
在总量分析中,Y(收入)=C(消费)+I(投资)。
由于你认为投资=消费=收入,这一消费仅是生产性消费,所以就少计了10元的最终产品的收入。

原有的概念都是有所指的,要理论重新就必须根据新的事实定义新的概念。否则,论证的前提就有问题。
对于“Y(收入)=C(消费)+I(投资)”,文章中并无此公式。从货币流动来讲,Y(收入)=C(消费)+S(储蓄)


对于“由于你认为投资=消费=收入,这一消费仅是生产性消费,所以就少计了10元的最终产品的收入”,文章中也无此公式,我也不同意这种说法。我的观点:从货币流动的角度出发,货币总额上,投资=收入=消费+储蓄。你所说的“少计了10元的最终产品的收入”,指的是产出的产品价值(注意,这些产品是处于待售状态)。由于传统经济学将实物与货币等同看待,所以有实物就认为有收入。但不知,这些实物是卖不出去的。因为货币总额少了一部分。只能通过借贷才能实现销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8 12:23:52
货币总额的问题:

货币发行量=社会总产品/货币流通速度  M=PT/V
PT=220元,假设货币流通速度是1,M=220元。

所以,在上面的例子中,必须假设有220元的货币,生产进而最终消费才能完成。(ab各110元。或者:a100元,b110,c10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8 13:37:19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8 12:23
货币总额的问题:

货币发行量=社会总产品/货币流通速度  M=PT/V
PT=220元,假设货币流通速度是1,M=220元。

所以,在上面的例子中,必须假设有220元的货币,生产进而最终消费才能完成。(ab各110元。或者:a100元,b110,c10元。)
你说得没错。不过假设在这一轮中货币会有220元,那么下一轮则需要242元,多出来的22元,将是银行贷放投入,也就是说,有人向银行借钱。那么以上所讨论的借贷就出现了,且属于逻辑错误。以后一轮一轮连环借贷,新债偿旧债,不过债务占总投资的比例在扩大,这是致命的错误,它将导致经济衰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8 20:40:06
阿梁 发表于 2011-3-8 13:37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3-8 12:23
货币总额的问题:

货币发行量=社会总产品/货币流通速度  M=PT/V
PT=220元,假设货币流通速度是1,M=220元。

所以,在上面的例子中,必须假设有220元的货币,生产进而最终消费才能完成。(ab各110元。或者:a100元,b110,c10元。)
你说得没错。不过假设在这一轮中货币会有220元,那么下一轮则需要242元,多出来的22元,将是银行贷放投入,也就是说,有人向银行借钱。那么以上所讨论的借贷就出现了,且属于逻辑错误。以后一轮一轮连环借贷,新债偿旧债,不过债务占总投资的比例在扩大,这是致命的错误,它将导致经济衰退。
要是承认,你的初始假设是有问题的,需要改动,我接着跟你讨论第二轮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8 21:54:02
王志成2010

要是承认,你的初始假设是有问题的,需要改动,我接着跟你讨论第二轮的事。
请指出问题在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