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百五 发表于 2011-2-22 18:02
所以只能修改要件2,
即:等价值量仍然可以交换,但是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该产品的技术含量共同决定,相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复杂商品的价值量,等于数倍的简单技术商品价值量。
但这马上来了一个问题:
马克思定义价值量:(仅仅)由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市场经济(资本主义)是实物经济?????采用实物核算???在实际资本主义中,一台机器置配几个工人和厂房盖多大规模,那是工程师的事,企业家要做的只是花大价钱把更好的工程师从别的企业挖来,然后技术上的就交给工程师,计算企业成本只是工程师的工资。
而新古典的厂商理论中,固定成本是堆机器和厂房,它们短期是不变的,再把作为可变成本的工人加到机器上去,考察产量,由此可以得到一条U型的平均成本曲线,可以采同样的方法考察长期成本和规模收益变动,这些可以说都是正确的,也在企业的实物生产中存在。但是,你只要拿出企业的财务报表,就会发现,上述这些成本和产出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根本找不到的。这里只有花多少钱和赚多少钱,如果货币成本收益是按新古典的生产涵数的那样,那么总经理或者懂事长一定是工程师,而且还必须找一个数学最好的财务总监给他计算。而现实中懂事长、总经理们根本就不懂技术,也根本不需要知识技术,与成本收益有关的是货币,即工程师和雇员的工资。他们并不需要理性的像工程师那样核算实物成本,所要的只是凯恩斯所说的“动物精神”,去和其它“动物”争斗和摆平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斗争。他可以不懂技术上的事,甚至不懂算术,但他们能没有勇气,正如前面所说,实际成本核算只是工程师和其他雇员货币工资,与新古典的生产涵数是没有关系的。
并且在现实资本主义中,企业是不能依据折旧来计算成本的,因为“机器”的价格是可变的且可以随时在资本市场上卖出去,他们必须根据企业股票价格变动买卖企业的资产和把这种资产价格变动与生产成本(这际上是雇员的工资)和收益联系起来,而且可以通过这种资产交易修改会计报表,以使能够从银行获取贷款和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这种成本收益与新古典的生产涵数理论技术关系完全无关,这种成本计算只是联系到现实中钱的规则,而不是那一堆机器的使用状况。
别的不说每个资本国家的政 府是不知道各种不同的机器的磨损程度的,而且每个行业的不同机器磨损成程是不一样的,政 府也不可能知道,但政 府为什么规定统一的机器折旧率,这是为了防止企业偷税,正如前面所说现实中企业的成本变量,只是在资本市场上买卖的价格,而不是机器的磨损和使用状况。
按这种实际成本收益核算,怎么能得到你上述的结论????资本核算只关心的是哪一领域有更高的利润,他们是按资本市场上的价格选择出售或者购进资本,根本不涉及真正生产涵数的问题。上述结论则无视资本之前存在平均利润率为主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