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公共经济学
2033 0
2006-08-08
中国独特体制有这样一种功能:它可以将全球经济竞争的压力向内转移并转移给它的底层人民,而在国家层面上维持一种强大的形象。个中奥妙,是长期生活在西方国家的人们所难以理解的。所以,在中国凭借各种强劲的指标引得观者如云,并博得阵阵惊叹的时候,它实际上可能是在表演一套魔术。不过,在一通让人眼花缭乱的东方功夫之后,我们也开始渐渐露出了最大的破绽,那就是:我们有一个庞大得惊人的底层人口和一群毫无竞争力的本土企业。这正是是我们在全球化图景背后,看到的另外一个中国。

一组矛盾现象:经济高速增长与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矛盾;另外,企业的亏损应该是在经济萧条时才有的,而我过经济高增长下竟存在普遍的亏损。这实际上是有效经济发展严重不足、大量热钱涌入房地产、以及国企垄断制约资源有效配置导致经济发展失衡造成的。

内需严重不足,百姓真的没钱!相当的GDP是外资在中国加工的产值。低通胀是建立在低工资带来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支撑下!

创业环境恶劣严重制约民族产业的发展及就业,究其根源其一是思想上忽视民营经济有效性的使命作用,其二是国有垄断严重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束缚了有效经济的发展!目前缩小贫富差距的举措更多的是治表,同时掩盖了本质问题!
中国的创业环境恶劣是官市场无所作为和盲目所为所致!

国有银行难以独善其身,不是靠自身运营能力维系而是依托的是国家信用支持!
银行也是国企,即使目前的改制下的银行。国家金融改革并没有根本上的突破,大力发展民营化银行势在必行!

民族企业中间力量面对国际竞争无力应对,被外来资本侵蚀而成为国际经济附庸任其宰割;金融改革难以突破,有效金融企业难以崛起,国家金融难以抗衡国际金融的侵蚀、控制;资源枯竭只得受制于国际进口且得不到保障。

国企改革徘徊不前,民族产业不振,中国人变相在为世界打工。而本应大幅升值人民币之所以不敢升值极有可能是担心自身经济抗冲击的制衡能力及恶化收入差距加剧社会矛盾,以及对影响经济走势的预见缺少信心。

目前改革面临突破的关键问题是国退民没有足够的进,有效产业要素没有建立起来形成强势,民营经济发展严重徘徊。其二,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官市场充斥了合理的市场经济成分,市场经济误入歧途!
国企改革无法逾越,最终国退成为不得不承认的不争事实。官本位的封建体制下,真正为企业着想或负责成为空话。一个没有管理者真心负责的企业是很难健康发展的!国企的根本问题说到底是管理者能否真正自觉地为企业负责的问题!这是官本位几乎无法逾越的瓶颈。
国有成为官有,败家是比然的,从长远上讲维持更多的是一种对倒退的袒护...
国企垄断,对内制约了资本有效配置束缚民族产业发展,使得民族产业难以强大与国际资本平等竞争;对外无力面对全球化经济的竞争,担负起国际竞争的责任。民族产业竞争力的脆弱使得自身不得不在全球经济面前充当打工仔、靠低廉的收入维继,最终及有可能成为外国资本的附庸。

官市场侵蚀合理的市场要素,完善市场要素远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民族企业的未来中间民营势力发展严重受阻,思想混乱、歪嘴和尚大行其道,短视的官员取向不是长远发展、着重建立有效市场要素,而是乐于简单的投资推动性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前是政府营企业,现在是营城市!市场化走入歧途,官市场大小衙门在争自己的眼前利益...,房地产城市建设投资性拉动经济掩盖了有效经济成份发展不足的严重性及其隐患!

民族产业发展不振,严重阻碍了参加国际经济竞争的实力。不用太久,我们只有沦为三等公民打工的份!没有了民族产业的脊梁谁来掌控,只得让位于外来资本。实际上外来资本相当一些已经基本完成经济瓜分布局,特别是亚洲列强。
格杀民企等于自残,亚洲列强在东海问题上已经埋下伏笔,期盼内乱自顾不暇之时!

改革亟待突破!
大是大非实际已经清楚,权力公化,企业私化,私有经济是私而不私,公有经济是公而不公。问题在于敢不敢面对、敢不敢突破!
治标还是治本结局是不同的!一个病人靠保守疗法医治无异于等死!

百姓民等米下锅而国外资本正在为经济上瓜分中国蠢蠢欲动!麻木的国人却在不以为然中争论不休.....徘徊
宪政、法治与私有经济发展之路已不是仅仅理论框架,而是有广泛成功基础的现代进步社会的典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