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1708 3
2011-02-23
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乡村规划新方向

【原文出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原刊地名】杭州

【原刊期号】20103

【原刊页号】148~155

【英文标题】New Direction for Rural Planning in Coordin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9YJCZH108)

【作 者】葛丹东/华晨

【作者简介】葛丹东,男,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研究,浙江 杭州 310058;华晨,男,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研究,浙江 杭州 310058

【内容提要】城乡统筹是“城”和“乡”的互动发展,乡村规划应充分考虑城乡统筹的社会大背景,在分析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寻求发展的新方向:从强制“植入”走向村民“主导”,从“个体”规划走向“系统”规划,从“自上而下”的“蓝图”规划走向“上下结合”的“过程”规划。

【摘 要 题】“三农”问题

【英文摘要】Urban-rural integration is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the" village". Rural planning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general social background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With an analysis of current planning predicament, new directions for rural planning are proposed. These new directions have the following thre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villagers playing a leading rather than a receptive role, planning improved with a systematic point of view, and the "top-down "blueprint replaced by an "interactive" planning process.

【关 键 词】城乡统筹/乡村/规划

    urban-rural integration/villages/rural planning

【正 文】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23 12:31: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发布了11个关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号文件,对农村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新世纪的六个一号文件,更是从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角度,提出了通过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经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同步发展双赢格局的新目标。城乡统筹的互动发展,既有赖于“城”的带动,更有赖于“乡”自身“造血”功能的完善,这就迫切需要有起纲领“龙头”作用的乡村规划的指引。可以说,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推进农村发展已成为现时期乡村规划的目的和要求。
    而我国关于乡村规划的研究起步较晚,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后才掀起热潮。总体来看,研究较为零散,缺乏完整、深入的研究体系,仅限于对乡村规划一般性技术和理论的探讨,或仅停留在对乡村规划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描述,并提出有限的解决方案,尚未涉及乡村规划的深层问题。由此,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建立一套新的指导和规范乡村地域及村庄个体综合发展、建设及治理的“乡规民约”,寻求一份有章可循的“公共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正是新时期乡村规划的新方向。

(此后略去很多字........请从一楼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3 12:31:55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Fei Xiaotong, Native Soil China, Beijing: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6.]
    [2]吕斌、杜珊珊、黄小兵:《公众参与架构下的新农村规划决策——以北京市房山区石楼镇夏村村庄规划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3期,第34-38页。[Lü Bin, Du Shanshan & Huang Xiaobing, "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Planning with Public Participation: A Case Study of Xiacun Village in Shilou Town,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Urban Studies, No.3(2006),pp.34-38.]
    [3]张德永:《日本农业的一些特征》,《农业信息探索》2003年第1期,第45-47页。[Zhang Deyong, "Features of Japanese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tudy, No.1(2003),pp. 45-4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8 23:52:49
选题很有意义,不过写起来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