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人 二区
›
学术道德监督
朱富强:教授破格晋升的乱象
楼主
索然
14780
89
收藏
2011-02-26
朱富强:教授破格晋升的乱象
注:本文主要是对周遭现象的思考,不同学校所有差异
干部年轻化的危害也体现在当前的高校和学术界,因为上述官职迁升的八种现象也都充斥在当前的高校中。每一个院长、主任上台都开始擢升一些今后听从自己的青年学人,一些年轻人则为了获得赏识而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关系上,同时为了堵人之口而努力满足一些形式主义的学历或者论文指标。当然,学校的院长、主任所干的琐碎工作本身既不复杂却又费事,真正的学人是不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浪费于此的;因此,让那些有精力又愿干的年轻人来担任也未尝不可。问题是,在当前中国社会,权力和资源的不可分离,一个学术再差劲的人一旦获得了副主任、主任、副院长之类的职位,就掌握了大量的资源,可以获得大量的课题和奖项,成为**机关的红人和媒体的常客,从而又名正言顺地获得教授职称和博导资格;这样,行政职务的迁升就成为获得学术地位的捷径。大家只要观察一下周围,你们学校中有多少这样的现象?我是深有感触的,因为亲自就在经历这些。
同时,干部年轻化趋势在学术界还使得教授破格晋升逐渐成了常态:目前的教授越来越年轻化,甚至出现了大量的破格教授。我周围就存在这种现象,近
5
年来学院每年都有教授破格,甚至
2010
年全部三个教授指标都用于破格。事实上,我们知道,教授职称是衡量学术阶位的最高的形式化指标,是一个学人在其学术生涯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因此,一般来说,往往只有作出了显著贡献之后,学者才可以被授予教授职称,而且,获得教授职称之后就可以有更好的条件和精力来从事进一步的学术探究。尤其是,由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往往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更长期的内省,因而其成就的取得和贡献的显现也要相对滞后;正因如此,社会科学领域中教授职称的获得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这里的问题是,尽管越来越的学人获得了教授破格晋升,但他们果真作出了重要乃至相应的学术贡献了吗?甚至有比那些按正常条件却没有获得教授职称的学人更高的学术研究吗?同时,这些学人被破格擢升为教授后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术研究了吗?
其实,目前的教授擢升主要按照一些量化指标,包括文章、课题的数量和等级等,不同单位的偏好有所不同。不过,随着学术排名的竞争,各院校都注重学术的等级,而这种所谓的学术等级则主要体现了主流的倾向。譬如,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取向就是数量化,于是《经济研究》之类注重数理形式的刊物就被纳入最高等级,在此类刊物上发表文章就容易获得教授晋升乃至破格擢升。在这种机制的激励下,那些以晋升为鹄的的年轻学人都会刻意地模仿这种研究取向,力图模仿出这样几篇形式主义的文章而发表,从而就产生了当前经济学界的数量拜物教现象。而且,这种逆向选择和自我强化的结果就是,几乎所有反思性和思辨性的课程如经济学方法论、经济思想史、政治经济学等都不受学生欢迎,乃至被排除在现代经济学教学之外。事实上,这种激励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经济学危机说一直不断。
同时,各高校获得教授职称聘任资格的指标往往是既宽松而又弹性的。我所在学院仅要求
10
篇高水平的专业论文,而且,只需要
3
篇是第一作者以供外审。结果,这又衍生出新一轮的逆向选择:数量化文章对年轻学子来说更容易发表,同时这种文章更容易通过合作而满足数量要求。于是,为了职称升迁,很多年轻学人又热衷于相互“合作”:这篇文章我挂你的名字,下篇文章你挂我的名字;结果,只要写上了
3-4
篇文章,就满足了职称聘任的基本要求,从而开始递交教授申请。当然,在这种宽松的条件下,就会有很多学人都满足职称聘任的基本要求;问题是,学校每年给定学院的教授名额却有限,那么,这矛盾又如何解决呢?于是,那些教授们尤其是职称聘任委员会中那几个教授们的权力就彰显出来了。
一般地,目前大学的教授聘任权主要在院职称聘任委员会,这些委员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在所有满足基本条件的学人中进行选择,最后按照所谓的“多数原则”确定名单。那么,职称聘任委员会的教授们又如何进行选择呢?如果具有渊博的知识素养和高度的学术理念,他们当然应该会选择那些学识渊博、成就突出而又持守学术的真正学人;中国目前的问题恰恰在于,这种价值主义的教授实在太少了,相反充斥了知识狭隘者和功利主义者。为此,他们或者根据裙带关系投票给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或者根据学术取向而投票给与自己学术一致的人,或者根据领导的臆想进行投票。考虑到这种情况,一些年轻学人就将很多时间和精力用于关系处理上,努力使自己成为当权者的圈中人;而那些已经占据主任、副主任、副院长之位的学人,则更有条件做好这些工作。
而且,为了更好地评估一个人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影响,本来教授晋升也有一个时限要求;如中山大学规定,需副教授任职时间
5
年以上,除非有非常突出的学术成。但由于“学术突出”本身就含糊不清,结果这一条就形同虚设,相反成了领导和官僚的变相权力。如果他们不想聘任你,那么,就以“需要突出成就”为借口;如果他们青睐你,那么就说是投票的结果。于是,尽管充满了实质不正义,投票悖论也尽显其中;但所有这些投票结果却往往以符合程序而成了合理、合法的依据,从而不断出现教授破格晋升现象。相反,即使知识再渊博、成就再突出,只要“朝中无人”(或者没有师承关系、或者不属于同一学术共同体),就往往会被这些教授们刷选掉,那些学术上的特立独行者尤其会面临这种命运。尤其是,那些职称委员会本身就是由平庸的教授组成的,他们更倾向于投票给平庸者。加尔布雷斯就曾指出,平庸者往往“可以获得晋升机会,在更大的职责范围内发挥他的庸才。而且,他的升迁常常会受到他的同事们的欢迎,因为和一个有才华的人相比,他对于愚蠢行为的忍耐度更高。”这样的事例我感受太深了。
最后,需要指出,教授职称本来是为有才华的学人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和空间,但目前这种选聘机制却完全颠倒了这个初衷。事实上,由于教授聘任中指标的形式主义、过程的随意主义、偏好的主观主义、选择的裙带主义,往往导致那些功利主义者在教授聘任中拥有优势;既然这些人原本就不是热衷学术的真正理念人,当然也就不会将教授职称视为进一步提升学术的契机,而是打造成扩大社会关系的新平台。表现在:一者,获得教授职称之后就开始利用这个地位找学生或其他更青年的学人进行合作,而自己则越来越少地从事理论探索和文章写作,这进一步助长了论文的形式主义;二者,获得教授职称之后就开始寻找赚钱机会,或者搞培训班或者作横向课题,从而将教授头衔作为开拓社会资源的资本;三者,获得教授职称之后就试图转换跑到,或者找地方挂职或者直接公选其他行政岗位,从而将“赢者通吃”的潜规则发挥得淋漓尽致。试问:中国学术界尤其是经济学界,那些教授们还有几个在埋头于学术?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dingo1wm
2011-2-26 13:26:55
急功近利
您的帖子长度不符合要求。 当前长度: 8 字节系统限制: 10 到 10000 字节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symj0739
2011-2-26 13:44:28
分析得好,中国的教授没有几个愿意坐冷板凳做学问的,不过要真那样,学问不能持续,怪谁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liuqi99
2011-2-26 15:12:05
由于教授聘任中指标的形式主义、过程的随意主义、偏好的主观主义、选择的裙带主义,往往导致那些功利主义者在教授聘任中拥有优势;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fox3a
2011-2-26 16:11:18
感觉现在什么都在量化,奔名奔利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vitasdong
2011-2-27 00:28:44
恩 必须铲除学术腐化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雪地蔷薇
2011-2-27 00:38:18
怎么好的制度、体制都会走成歪路。。。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jinyuan2010
2011-2-27 00:45:32
学校越差,这种现象越突出.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allsong
2011-2-27 01:11:10
皇帝的新衣 不过挨板子的并不该是申请和评审 而是制度系统问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tsunami2010
2011-2-27 01:37:41
分析的好很給力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楼
iiib2008
2011-2-27 03:01:29
官本位思想造成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2楼
lxmuoi
2011-2-27 04:41:35
我周围有教授连普通的硕士讲师都不如,。。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3楼
gzgysr
2011-2-27 07:14:58
现在的制度制造的是浮躁,沉心做学问的教授,难有做学问的环境和条件及肯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4楼
remlus
2011-2-27 07:41:21
这个人做的东西很邪啊,不过中大岭院应该也不在乎多一个非主流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5楼
qinshengyouyou
2011-2-27 08:23:29
究竟是制度的问题,还是人性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6楼
liyuuu
2011-2-27 08:36:18
课题论文,量化指标,一套把戏。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7楼
lang20052001
2011-2-27 08:41:37
如果量化学术,那么就比文章数,所以不管什么文章有什么价值没有,只要数量上占优势,那么就占便宜。这是制度设计的缺陷。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8楼
stonenk
2011-2-27 08:50:10
深有感触 过去中国叫做 学而优则仕 现在反过来也成立 仕而优则学
当了官 主任 副主任 自然职称就有了
不过985研究类高校还好一些!
现在大家都想当官 并非出于本意 而是不得如此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9楼
abc7759abc
2011-2-27 09:01:00
很黑暗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楼
qlnu
2011-2-27 09:26:19
中国的大学就是这样,看到朱光亚先生逝世,感叹老一代人的精神,现在没有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1楼
wobushita
2011-2-27 09:26:44
fenxi de很好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2楼
1149621054clb
2011-2-27 09:27:43
坚决抵制这种现象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3楼
gswang158
2011-2-27 09:47:42
盖棺定论可能比较理想的评价方法,但人是世俗的,每天都要支出,没有激励安排,该如何分配?什么样的制度又可以保证其公平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楼
hzdgt
2011-2-27 09:51:52
客观、公正、很给力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楼
水天一色678
2011-2-27 10:01:40
这是中国特色的职称晋升之路,不过破格晋升以科研为准还是比较能得到认可的,不然你总得找出些东东来衡量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楼
tianhy7522
2011-2-27 10:26:40
基本反映了当前的学术状况!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楼
coplandwang
2011-2-27 10:31:45
浮躁的社会,浮躁的学校,急功近利!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楼
luoshu
2011-2-27 10:39:37
中山大学经济学底子本来一般。对经济学思想、对搞纯理论研究的人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但愿以后会好起来。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楼
kellylover
2011-2-27 10:40:30
请这位朱老师给个解决的办法或者建议呗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30楼
sanyorp
2011-2-27 10:40:40
这些现象由来已久,短期内很难解决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至第
页
相关推荐
林毅夫:自觉地以现代经济学方法论指导研究
【经济学方法论】现代经济学: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
朱富强纯粹扯淡
质疑朱富强老师学术水平的声音可以休矣
朱富强纯粹扯淡淡
朱富强博士刺痛了谁?谁又急着疯狂反扑?
朱富强老师的论文欣赏(2)
好文,朱富强确实有思想,
求刘永佶 《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教程》
朱富强很火啊,转一篇其批判计量的文章
栏目导航
学术道德监督
Stata专版
学道会
经管高考
休闲灌水
一带一路
热门文章
CDA 数据分析师:统计制图实战指南 —— 让 ...
【24重磅,自用整理!】2000-2024上市公司投资 ...
视频媒体:AI漫剧爆发在即,重视产业链机遇
量子科技行业深度报告:量子革命:量子科技 ...
俄语–英语双语图解词典
这简单的几句话,完成了对传统和现代经济学 ...
达富发投资关于金力永磁行情操作数据分析及 ...
蔡定创的理论经济学在社科基础理论上的重大 ...
2021 & 2022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
2025年度国产AI芯片产业白皮书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