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强 发表于 2011-3-10 09:47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1-3-9 20:53 
刘保强 发表于 2011-3-9 11:03 
有限理性,只能是你的托词。造假者自己也正常使用自己的假货吗?把个人对他人及社会不负责任,你解释为是个人的有限理性。如果制假造假者自己也正常的使用着自己的产品,咱就算他个有限理性!而且即使个人会因为有限理性犯错、影响到社会发展,这不正是社会或者说经济学家们应及早发现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吗?你还有什么可辩护的?否则,人们还研究经济学干什么?
你说的那些所谓的出类拔萃者还谈不上出类拔萃,因为他们都还是只限于满足自身的低层次需求。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去为社会做贡献,从为社会贡献力量中获得财富,求得自身价值的实现,而是只知道趁别人的危难时机发财,那即使他富甲天下,别人也会看不起他的!
中国人的遣词造句都是很有深意的,不要随便拿“形而上学”这个词做类比,它只是人们在特殊情况下对其进行的特殊解读,而“投机”一词则是古已有之!
"有限理性"不是我的托词,因为零理性的不是生命,全理性的也同样不是生命,生命理性是有限理性.社会学者经济学者也不会例外,他们不可能洞察一切.
出类拔萃者在经济向好的时候为将来经济不景气做好准备,又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为将来经济向好做好准备.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本来就应该受世人赞扬,只可惜能够看懂的人却没有多少,否则满大街都是出类拔萃者了.
把一些人的明知故犯解释为有限理性,这不是一个托词是什么?就因为生命理性是有限理性,经济学者也不会例外,不可能洞察一切,所以经济学者的话都是废话,没有一点参考价值!你是这个意思吗?到是挺符合不可知论的特征的!可惜的是客观现实对你的观点做出了直接否定!现实中存在着大量的经济学者,而且现有的经济实践也大都是根据现有的经济理论展开的!
你说的所谓的出类拔萃者是为个人做好了准备呀?还是为社会做好了准备?只为个人做好了准备,世人也会赞扬他吗?如果是为社会做好了准备,他还有什么机可投?既然你说这样的人没有多少,那你又何必用非要用大多数人的痛苦来成全这么少数几个人的所谓出类拔萃呢?更何况你能保证他们在一辈子中一直都“出类拔萃”吗?
一定程度上"明知",但在眼前利益诱惑下却不能驾驭自我,这就会产生诸如毒奶粉毒大米之类的败类.
宗教理论的预设是绝对真理,科学理论的预设是猜测和假说.建立在猜测和假说基础之上的推论,那仍然是猜测.如果你懂得这一点,那么你就该知道怎么去听学者的话语了.
个人能力差异是存在的.社会财富的绝大部分都不是当代人创造的.因此,个人能力较强者就应该多掌管社会财富,能力较弱者就应该少掌握社会财富.这对社会发展是有利的.人类社会自发形成了竞优规则,它比的就是人的深层能力.如果没有众多的落后者,那又何来出类拔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