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留学 外语学习
3223 3
2011-03-02
在美国你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

新华网洛杉矶11月1日电 此间出版的《中华商报》1日发表题为《最需要变革的是美国生活方式》的评论,呼吁美国人改变“享乐至上”的生活方式,以应对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与政治变革主张比起来,更具根本性的是美国生活方式的变革”。

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但这与提倡节俭并不矛盾。“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挥霍浪费是对劳动成果极大的不尊重,是缺乏良知的表现。由于保持着“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传统观念,毛泽东一件睡衣补了73次、穿了20年。周总理每次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日本丰田公司,,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多数美国华人在08年经济危机中并未受到太大冲击。他们的消费观念被认为是渡过难关的有效办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

评论说,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基本方面来看,超前消费、放纵物欲是美国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社论援引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一项调查报告说,大多数美国人不喜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美国以世界5%的人口消耗着世界 三分之一的资源,光是汽车消费就使美国消耗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原油。美国年人均能源消耗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9倍,人均生产垃圾量则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8倍,造成“大量自然资源被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所消耗”。

评论说:“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精神危机,无一不在诉说着,美国过度消费的道路是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也逼迫着人们对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

评论认为,“美国正站在一个历史拐点上,一场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不仅将推动当前诸多棘手问题的解决,还有望挽救日益沉沦的美国”。

美国华人由于保持着“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传统观念,多数美国华人在此次危机中并未受到太大冲击。他们的消费观念被认为是渡过难关的有效办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美国华人的生活方式映衬出注重自控与调和、清静与自然的中华传统文化,也为美国生活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极好的镜鉴。在他们看来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永远不会过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2 15:04:41
有钱了,都好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4 15:00:52
我觉得援引过来的这篇文章未免也太片面了一点吧,把美国说的那么不堪,还以为楼主要有些辩证的评论呢。
说美国人浪费,或许你还不明白浪费的具体形式、定义和规模。
美国不能被理解成一个传统的国家,而应该被当做一种全新的概念来理解。它的国民的成分也决不能被统一地概括为美国人。自己在美国生活这么长时间,觉得大部分美国人都非常重视环保和节约的。超市虽然不限制免费塑料袋的使用,但是有环保意识的人非常多,每次在超市结账的时候都能发现有貌似家庭主妇的人用5美元+的购物袋来装买来的东西。相反的,倒是想我一样的穷学生没办法尽自己的薄力来支持环保,而且每次买牛奶之类的重物还会要求店员多套一个免费的塑料袋。
       说到交通工具,如果在美国这种人口密度的国家发展全民公共交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劳民伤财,大家可以想象么?公共交通在美国的大中城市还是非常流行的,上述文章中所说的不愿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也大都被迫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曼哈顿华尔街上班的professional们也不是天天都能开着自己的座驾到办公大楼的,而是每天要经历漫长的amtrek火车的摧残,再subway再腿登到办公室的。不过如果把地点换到普通的城镇,想想一下如果把咱们家住的校区里的人的房子强行都换成独门独院的别墅,光串个门你也能走路?如果在这些网络中都覆盖公交?还是把一般地居民都抓去当的哥?
       汽车这种交通工具,既耗油又污染空气,这种状况下美国人还要买大排量的汽车,还要天天开车,不是自取灭亡么?但是如果了解汽车或者用心开车的人都知道,汽车在匀速行驶的情况下经济性还是可以保障的,与排量的关系不大。美国城市的交通网(除了无可救药的曼哈顿之外)还都算是很高效的,每个大城市都是以横贯和总管downtown的几条highway组成的,基本上想去任何地方不用在local track里走走停停停停堵堵地熬几个小时。这时候有的人就要说了,downtown里不是照样会拥堵,污染空气,消耗资源么?要告诉大家的事,除了曼哈顿这样的地方,几乎downtown里不会有堵车的情况。这里的关键就是管理和秩序。管理是**的智能,秩序则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交通参与者的素质。城市交通的解决并不需要一圈一圈的环线,稍微有点专业知识的同学都知道,环线是最没有效率的一种规划方式。需要解决的是微循环的问题,而不是浪费老百姓的税收在建环线上。
       总之面对这样这么有煽动性的文章,阅读前请质疑,阅读后请 三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5 21:13:56
1# wanganju007 呵呵  保守点也好。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