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1322 0
2011-03-03
【美国《华尔街日报》2月28日文章】题:通货膨胀刺激补贴热    随着食品和能源价格攀升,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国家**——最近是亚洲国家——正扩大补贴,实行价格管制或采取其他短期应急措施来保护消费者。许多经济学家担心,这些做法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最终导致更高的通胀。
    各国争相实施补贴政策
    今天,印度延长了柴油和食用油的长期补贴,今后几周还将提供另外的食品补贴。香港**上周说,它们将免收两个月的公租房租金,向居民提供电费补贴,并向退休基金账户打入6000港元现金。
    在新加坡1月份通货膨胀达到5.5%以后,**正提供退税并向中小型企业提供现金补助和其他措施。1月份按年率计算通胀达到7%的印度尼西亚,本来计划从3月份开始取消对燃料使用者的长期补贴,但现在正考虑推迟这一举措。
    这些政策很受各国**的热捧,因为它们能暂时阻止通胀进一步加快,同时帮助消费者应对更高的价格。各国**都留意到,食品价格上涨是引起中东最近动荡的原因之一。
    好几个中东国家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尽管这样的措施意味着预算开支会不可持续地上升。
    专家警告可能推高物价
    补贴和救助措施使**得以避免更痛苦的政策,例如大幅上调利率。许多**担心,大幅上调利率会减缓经济增长,吸引更多投机性资金,而后者会破坏经济稳定。但是经济学家们警告,从长期看,上述措施可能会鼓励消费者花钱,从而进一步推高物价。与此同时,价格管制阻碍着农民和生产商生产更多食品和其他产品——压低价格需要扩大生产——从而可能造成其他扭曲。
    香港汇丰银行经济学家范力民说:“亚洲**基本上是在采取拖延政策,因为从长远看补贴和价格管制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他说,在价格上涨时,**最不应该做的就是通过补贴和其他补助给民众更多的钱去消费。
    这些政策也耗资巨大——新加坡的计划估计耗资66亿新加坡元(合52亿美元)——不过现在这对亚洲国家**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因为许多国家都拥有大量预算盈余。
    泰国财长空·乍滴甲瓦尼说,泰国应该负担得起大部分补贴,但类似柴油补贴这样的计划从长远看无法持续。
    改善供应才是正确做法
    取消补贴和价格管制本身也会引发动荡。
    在委内瑞拉,由于2010年价格上涨了27%,查韦斯总统建立了一个复杂的补贴网络,涵盖从食品到住房和交通在内的一切。在提供补贴的食品市场,人们要排几个小时的长队,价格管制导致了牛奶等商品的周期性短缺。该国不得不让石油公司来帮助协调物流。
    相反,巴西努力通过促进国家的食品供应来应对通胀。近年来巴西发放了数十亿美元的补贴性贷款,帮助主要的牛肉和其他食品生产商发展壮大,以跟上迅速发展的经济的需要。一些经济学家说,从长远看,这些行动在应对通胀方面更有效。
    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习惯于补贴,他们想要的补贴会更多。
    一些国家已经认定,某些补贴是不可持续的。最近,越南在认定补贴代价过高以后说,它将把燃料价格上调24%。中国也允许了一些价格上涨。上个月,北京上调了燃油价格,这是四个月里的第三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