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C<1是(可能)是凯恩斯首先发现的一个经验现象。对此的理解必须从两方面。
第一,这个是经验事实,而非理论本身。不能用事实本身来解释事实。凯恩斯用事实而提出心理假设,这个做法是存在问题的。但老凯不喜欢形式化,所以他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但现代宏观经济学者多半是形式主义者,所以不能继承这种思维。
第二,最早提出是在总量层面上的,是没有微观经济学基础的。
后续的发展,想必大家都知道。针对MPC稳定性的问题,经济学家们建立了大量的模型。这些模型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具备了微观经济学基础。此所谓consumption smoothing。
后来,在DSGE中,就直接把consumption smoothing特征弄到效用函数里面了。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使对跨期商品的商品空间的偏好的设定,与对不同正常品的偏好凸性联系在一起了,使得对偏好的设定具备内在一致性。
说了这么多废话,现在来解答lz的问题。注意MPC是定义在增量上的,即delta C = MPC × delta Y。其他略过不表,请自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