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1-3-11 00:37:11
教育制度改革问题:
1、幼儿学前教育的收费问题,年平均收费已经接近当地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普遍现象,尤其在西北落后地区更为严重。
2、基础教育中的资金投入、师资配置,基础设施、政策导向等在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教育资源的优劣问题更为突出。
3、高等教育的问题更为严重,教学好、水平高的教师年终考核竟为不合格,不上课、不上班、说不清、讲不明、有关系、跑项目的教师年终考核却为优秀,而且还会得到一大笔奖金。
4、绩效工资改革,请问教师的绩效如何衡量?难道又要回到及格率上来吗?
5、科研量考核催生了一大批利益集团和投机分子,非法刊物、买卖论文,抄袭成风等问题日益严重。
6、博士官员,博士可以为想当官的人们铺路,官员博士,官员的确能给缺钱的母校拨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00:54:23
何时不再有出身歧视?
1、考博士,问你的硕士是不是在985或211的学校读的?否则不要。
2、考硕士,问你的本科是不是在985或211的学校读的?否则淘汰。
3、调剂生,问你的本科是不是在985或211的学校读的?否则不调。
4、公费生,问你的本科是不是在985或211的学校读的?否则自费。
5、找工作,问你是不是本地户口?否则淘汰。
6、找对象,问你是不是城市来的?否则淘汰。
7、看医生,问你是不是公务员?否则不认真看。
8、来人访,问你是不是正式的?否则不当人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05:21:54
关键词:物价上涨

“2010年,从吃的到用的,都涨得飞快,以前花100块钱买菜得俩人拎着回家,现在去趟超市就得二百,还没买着什么……”对普遍上涨的物价,很吃不消。小孩子一个月奶粉就要1500元。再加上尿不湿,要不2000元了,如果再请个阿姨,呵呵,没有5000元,不敢生小孩,养孩子。唉。普通老百姓怎么办呢。建议提高居民收入,对于基本保障生活与养育的物价要稳定。最好有不同价格体系,质量可要确保安全。

关键词:食品安全

“现在的东西吃着不放心,不管是加工好的成品,还是买的蔬菜、肉类,农药多,假货多。”唉,大人吃吃也就算了,小孩子真不知该怎么办?建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地方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强基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力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09:28:42
农民工子弟问题--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隐患
关键字:农民工 阶层固化 城乡差异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中存在着一个群体,他们在年轻时为城市建设付出了青春和热血,在年老时,却面临着不能留在城市的尴尬,由于中国的户籍制度,最为关键的是,他们的子女,即农民工二代、三代,面临着更为严重的问题,城乡户籍改革政策的不确定性,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
  1、农民工不断涌入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加快,将影响现有中老年农民工就业。
  2、阶层固化和利益集团的不断产生将直接影响农民工二代、三代的教育、就业等问题,在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的中国经济体中,二代农民工、三代农民工将面临更大的就业歧视和福利差别对待。
  3、农民工保障环节薄弱,工会组织不强,农民工享受的各种福利与城市工人差异化,将直接导致“用工荒”,是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4、二、三代农民工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心理极易扭曲,工作积极性不高、社会游荡、暴力抢劫等问题都是影响未来经济发展所需国家长治久安环境的制约因素。
    为了我国未来经济长久、持续发展,确保“公平”竞争存在,必须认真对待农民工子女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09:42:03
关键词  金融改革 经济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已经和世界金融市场成为密不可分的联合体。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特点,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一直处于不充分发展的境地,国有成分占据金融体系的绝对优势地位,不论是银行、保险和证券系统,都是这样的。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有限,其实不是我们的风险防范、管理能力比美国强,而是我们这种不充分发展的金融系统,自身的风险有限。但与此同时,也就带来了发展不足的问题,当前的金融系统服务于老百姓的服务能力还非常有限、提供资金融通,为企业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体工资金支持的能力非常缺乏。因此,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如何逐步放宽金融业发展的限制,鼓励机构不断创新服务能力,提升运行效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12:02:45
我最关心的是女朋友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12:33:55
顶一下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12:54:20
主题: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制度
关键词:收入差距、大学生就业
去年过年回家最大的感受是,县城里的小汽车明显增多,其中不乏宝马和奔驰,从外地赚了钱回来过年的亲朋好友们也正筹划着盖新房,或者买商品房,咋一看,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都有车有房了,细细一观察,身边也不乏有哀声叹气,默默无闻的,而且令人惊异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占其中比较大的一部分,他们工作在大城市,一月工资两千块左右,除去开销一年存不下几个钱,远不如在外地打工朋友们赚的多,当然他们的工作条件、工作时间也普遍比较恶劣,但这不足已解释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
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保障大学生的收入水平?首先要从教育制度上着手,正确介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界限,注重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创造提供更多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提高脑力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提高个税起征点,这个提案已经在两会在讨论,并极有可能将起征点提高到50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15:05:32
先来顶一个!!!看看大家的想法也不错!!!等会儿自己写观点,重复了可别算抄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15:59:00
信用体系完善
关键词:健全信用体系 出台信用法规 推动国内资信评级机构
作为一名信用管理专业的学生,我比较重视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国要在经济上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信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在我看来我们已经不能再通过房地产和靠出口初级加工和低价商品推动我们经济发展,而创出自己的品牌,加强国际互动才是未来推动经济的主要方法。而这当中,信用体制充当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与国际接轨,赊销与赊购就会越发频繁,如果一直运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形式必将阻碍企业自身的发展,所以在中国建立健全一套合格的信用体系十分重要的。但当今社会,人们已经开始渐渐淡忘我们原有“以信为本”的理念,各种违信行为层出不穷,但是在现行法律中,我国还没出来一部关于信用的专项法律,这也是大大阻碍了经济信用的来往,也让很多人钻了信用的空子。而在国外,有关信用的专项法律法规已经很健全了。而在健全以上两项以外,推动我们国家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说我国已经出台一些政策来阻止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普、惠誉、穆迪来直接进入我国市场,但是他们也还是通过各种方法渗透进了中国市场,比如说参股小规模的评级机构。所以,如何扶持我国自有的评级机构发展壮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虽说两会上已有人大代表提出增强失信惩戒,统一信用评级,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人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培养诚信观念,如何让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得到国际的认同,或者说先得到国内人士的认同都是现在迫在眉睫的事情,因为作为一名信用管理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了外企和国内企业对信用这一概念认识的天差地别。当人们开始重拾信用,并且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的时候,信用交易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经济也将更好更稳的发展。所以发展信用、健全信用的法律法规,扶持我国评级机构是个迫在眉睫的任务。
以上是我一些个人观点,才疏学浅,希望得到大家多多的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16:40:50
经济越发展,腐败越发展,难道也是经济规律?!
关键词:经济改革    腐败      从最近铁道部长和广东某市委书记下马来看,真是腐败也与时俱进地又发展一大步,我们的口号“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是否已经有问题,从概率统计角度来说全国还有多少个正省级和正厅级官员没有被腐败,难道重点工程一完工,领导干部也必须倒下一批也是铁律。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如果只有少数人没有倒下,那我们制度是否有问题,不仅仅是监督机制,两个单位都是有纪委部门的,有用吗?
      腐败问题像是人身上的一块烂肉,你不管它,它最终会烂到全身的。想想,并不是共产党打败的国民党,而是腐败打败了国民党。再想想,罗马尼亚、突尼斯、埃及,看起来铁板一块,顿时土崩瓦解。
      稳定、共同富裕,并不靠谱,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人。愚弄人民的最终没有好下场,无论他以前表现的多么好。
     看起来,政治体制不是你愿不愿意,想不想改的问题,而是马上,这是必须的。如果你有机会提前剜掉那块烂肉,最好。不然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的。你知道吧,鸦片战争以前的清**也非常富有,稳定的,**也富有,民间也很富有,有用吗?
     看来完全依靠经济去发展,政治不作为,一条腿走不远路的。
     不知有多少人还要走上断头台,现在有多少人谈廉色变,闻廉而噤。
     算警示吗?就算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16:49:58
1、政治体制不改,经济改革成果难保。
2、国有企业必须逐步退出竞争领域。不与民争利。取消干部任用制。
3、**官员必须公布自己和直系亲属财产。
4、党管干部是原则,但不是党管干部的一切。退休高官的待遇应取消。国外的副总统不在位时也要找工作的。
5、有明确政治改革路线图。让人有盼头。
6、建议把现有省部级高官的财产重新审计一遍,不要等到出事后才发现。然后到正厅级干部。
7、招投标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太严重。希望严查、快查。还能救回一些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17:01:38
十二五期间,国家决定建360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将对中国房地产的格局造成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没有那么多资金,如何筹集社会资金、引入民族资本,保障房有无退出机制等问题希望两会热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18:39:59
我最关心的:议论多年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问题,本届“两会”能不能给民众一个较清晰的说法。

制定公务员财产申报法,是建立一种社会和民众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为反腐败提供一个具有法律效用的标杆和尺度,其意义和重要性,怎么评述都不过分。这些年来,贪官涉案金额越来越大,涉案人数越来越多,涉案官员级别越来越高,犹如一场官场腐败接力赛,反不胜反,防不胜防,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权力不受约束、拒绝监督。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党的领导人就曾提出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历经20余年仍在“起草”当中。以时间而论,“公务员财产申报法”与“新闻法”的动议是同一时期的改革命题,也都曾为“两会”关注的焦点,但如今后者成了禁区,前者仍“养在深闺人未识”。这当然不是“技术问题”能够解释的了的。

      实事求是说,“公务员财产申报法”迟迟出不了台,阻力在党内。从制度层面讲,这种制度安排与政治制度改革直接相关,所谓“维护政治稳定”,实际就是政治体制不改革的同义语,维护的是政治权力分配格局的不变,政治体制改革不启动,“公务员财产申报法”就难以出台;其二,这种制度安排受到了官员们的强力阻抗,顺民心不顺官心,巨大的利益链条将各地各级官员紧紧捆绑在一起,试想,当权力一旦置于法律的监督约束之下,官员们来路不明的巨额资产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那将会形成一个什么局面?

      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期待领导层改革的智慧,更需要改革的勇气和胆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21:49:00
    要维持充分就业水平,实际的GDP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的GDP的增长,当前的迹象表明我国的实际GDP的增长远远小于潜在的GDP,我所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由有效的需求水平所决定的,它和潜在的GDP相对应;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DP便低于潜在GDP2%,这是可以用来捉摸我国的经济增长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21:55:12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问题    收入分配   房地产税    经济泡沫
1、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收入分配出了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房屋价格上涨是一个必然趋势,但不能超过收入的增速过多。房地产的增值绝大部分被地方**、房地产商、银行和富人瓜分了。穷人成了这一过程的牺牲品,许多人边看蜗居边流眼泪就是明证。对房屋的怨言正逐渐成为社会的积怨,社会不稳定的诱因。如何构建全民共享的经济社会体制,是解决房地产问题的根源。
2、房屋必须定位于当代人居住的目的。一切有悖于这个目的的行为应当被禁止。住房不能完全市场化,不像买白菜,遵循“我有钱就有资格买,想买多少套就买多少套。”有些富人买几套房,把孙子的房都给买出来了;有些买房就是等着涨,用来投资的。**应围绕着这些买房者出台相应的政策。
     以家庭为单位,全国限购两套房。有钱的买大户型,买别墅,缺钱的买小户型,从套数上严格;在审批房地产项目上,小、中、大户型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比例。这样形成房地产市场的多重均衡。你可以选择购房面积,这是市场化;但套数必须限制,这是**行为与市场结合的最佳途径。
首套房跨区不受限制(因为首套房一般是用于居住,实际需要的),二套房的购买严格遵循“在当地不交社保2年以上不准购房”的规定。这样防止炒房热钱跨区流动,防止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流动(那样,二三线的收入本来就低,还要和来自一线城市的购买力竞争,这是对二三线居民的又一次剥夺)。这会不会阻碍人才的合理流动呢?如果是短期流动(两年以内),可以租房,长期的话当然社保等要转移的,也就不存在这个限制问题了。
房地产商强调的刚性需求混淆视听。真正的需求就是以现在居住为目的的住房需求,这才是刚性需求。住房为了投资或者为下一代准备都不是刚性需求。我觉得现在调查住房空置率的技术方法纯属扯淡。统计家庭数和房屋的套数,差额不就是空置房吗?
3、征收房地产税不应成为对老百姓的又一次变相剥夺。**在征房产税的时候,由试点到全国推广的速度真是快,每项改革措施都有这种效率就好了。征房产税应像征个人所得税那样实行超额累进制。规定起征点,老百姓合理的住房需求不应征税。可以规定一个人均面积多少以下(可以以全面建设小康的标准27平方米每人为限),超过这个限额实行高的超额累进税率。
4、房地产市场是目前是一个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的形成与目前的土地挂牌拍卖有直接关系。**只管拍出高价格,不管这个土地上将来是建别墅还是普通房,这是以国家的土地谋取暴利。政治上应当把土地财政纳入正常的**预算当中。土地上建什么户型,事先应有一个指导范围,从而控制房屋供给的结构。由于土地天然的稀缺性,房地产市场的垄断似乎也是天然的。
5、不要相信房地产商所讲的打压房地产市场会严重拖累中国经济,会影响水泥、建材和农民工就业等的说辞。打压房地产市场肯定会对这些行业有影响,但是不至于他们说的那么夸张。水泥建材等高耗能的行业正是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中要被改变被调整的行业,至于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我认为现在已经是第二代三代农民工了,把他们由建筑工地转移到工厂,这也是趋势,这样更有利于劳动力中人力资本的培育。况且有研究表明,中国刘易斯拐点已经到了,让更多的农民工参与到工业化中去,而不应总把他们拴在工地上。想想如果中国老百姓不再被房子问题绑架,那会释放出多大的消费能力!近年消费不足,消费升级缓慢,服务业发展缓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攒钱买房。另外房地产市场现在成为一个大吸盘,中国现在没有哪个大企业有定力不染指房地产市场了。好像是海信这些传统的家电市场都进入房地产市场了。这说明专注于主业,专注于研发的收益远小于专注于房地产。房地产市场的不正常发展使中国的现代化企业都变得急功近利,对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损耗明显。所以打压房地产不论是从需求方面还是供给方面对中国经济转型和长期健康发展都是有利的。
6、“经济的泡沫状态是指一种或几种资产的价格持续上涨,并以继续涨价的预期吸引人们专门从事这些资产的买卖活动以牟利,而对这些资产使用本身不再关心”。房地产的泡沫已经吹起来了,吹泡沫的人还在继续吹,现在就像击鼓传花,虽然**不作为的话还可以再传上好一阵。现在是**下定决心改变公众预期的时候了。如果泡沫达到像当年日本那样再被迫炸开,中国经济像日本那样低迷二十几年,小日本就又要抓我们的船长了。
有专家指责没有买房能力的人提前买房,自愿变成房奴,在学术上成为“自我选择”,言外之意是这些人成为房奴是“活该”。可怕之处就在这里,社会形成了一个房价必涨且增速会远超工资涨幅的预期下,他们被裹挟着被迫加入到吹泡沫的行列中去了。他们成为房奴是一种无奈的被迫的理性选择。
目前,**出台的首付30%,据说又要通过加息来调控房价。这样的调控肯定是“空调”。这种政策就像大火之下的毛毛雨。有钱人买房才不受银行盘剥呢!大部分都是付全款。提高到30%,无非是让工薪阶层买房的时候再多借点首付。通过加息来调控房价,更是加重对一般购房者的负担。这个政策肯定是金融利益集团出的主意。
最有效的是下决心贯彻上面第二条。这个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没多大难度。最难的是现在**追求的目标函数是什么。假设**真正追求的是住房的公平的话,(从各地对保障性住房的软抵抗就可以看出,**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是多么尽心尽力,这个假设几乎不成立。)这实际是很容易办到的,没必要采取那么多迂回曲折的方法。但现实是**是由官僚机构,是由一个个公务员组成的,恰恰是他们及他们的家属拥有多处住房,甚至与房地产商有关系,他们的既得利益最大。说到底,中国住房的问题就是**腐败的问题,**腐败的问题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这似乎又扯远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23:04:43
1 首先要解决物价问题!!这几年工资没涨物价倒是涨的很快!!!!
2  提高个税起征点!!缩小贫富差距!!
3  取消企业与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制度的双轨制!!
4 国家要提高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力度!!切实保护好中小企业的利益!!
5 缩小行业的差距!!!!!!
6 国家应该更加重视粮食生产!!新能源等版块!!
7 教育与医疗的改革!!解决农民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的问题!!
8 增大反腐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23:11:08

支持市场型制度建设问题

关键词:通货膨胀 房价 产业结构调整 收入分配  城乡差距 支持市场型制度建设
表面上看每个关键词都非常重要,但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最终归结为当前支持市场型制度建设的滞后。为什么通胀这么快,原因在于有很多热钱在暗中操作,这些热钱或来之国外,或国内;尤其是国内的有钱阶级,为什么不把钱投给实业界呢?为什么不去升级自己的企业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呢?如果升级自己的企业,赚到更多钱的话,附加值更高的话,工人的工资会不会还这么低,收入分配问题是否能得到改善,农村人进城没有错,问题是赚的钱还是太少,可提供的高工资的工作机会太少。结果上述问号在现实的答案是,有钱阶级选择了投机,选择把钱投给短平快的项目,炒农产品,炒古玩、石头,炒楼房;炒这炒那,所到之处,一片繁荣,过后一片狼藉。症结何在?就是支持市场型制度建设的滞后,产权保护制度的缺失,所谓新兴产业领域领域交易成本过高。使得有技术的筹不到钱,有钱的不敢投。国外有的,风投,私募在中国都有,但因为相关配套的市场支持型制度的匮乏,使得其发挥作用大打折扣。为什么这些制度没有完善创建起来,既得利益集团在作怪。高层和民众在同这些人博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1 23:26:0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是一个老话题,可也是一个一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和新世纪初,国家为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力鼓励房地产业的发展,当然经济发展了,房价也涨起来了。房地产业的发展把老百姓攒钱买房的习惯给彻底变了,也促进了金融业的繁荣,后来消费习惯都变了。消费不给力,投资给力。
十几年过去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可谓是翻天覆地,然而背后依然是生活成本提高的拉动,让人间最切身的体会就是一个字“涨”。
到底我们的经济转型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才是我们最终所追求的,我想最简单不过,邓小平在八十年代就提出“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的前两个有利于我们一直在完成,可最后一个有利于才应是我们最终的努力目的。
检验经济转型成果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提高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或者说是否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2 00:24:43
农民的杯具
关键词 土地  房子
解放了,农民有了土地了,有房子了,能够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五十多年过去了的今天,农民也慢慢回到了旧社会-----奴隶社会。土地现在已经没有了,房子也没有了。一次的土地征收,**就补偿一点钱就把土地和房子收回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2 11:40:36
关键词:教育 土地  经济
陈锡文委员不要在农民土地上打主意,他提出让农民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来换取市民身份的做法于法无据、于理不合。其实,除了这个不合理,还有一个不合理的就是以教育的形式打土地的主意——农村的孩子一旦出去接受高等教育,毕业之后,他们的户口就不能落回去了。这里的涉及的土地经济就是国家不用支付给这些孩子土地了,现在低价这么贵,所以我感觉这也是打农民土地的一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能这么叫,就是耕者由其田,一旦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孩子就没有种田的权利,这是不合理的经济形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2 12:06:18
俺就围观下吧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2 13:20:16
中国的另类捐赠制度
关键词: 捐赠   监督   攀比
    在中国,只要一方有难,便会得到八方支援。从汶川地震到西南旱灾,无论个人还是企事业单位,都争相伸出援助之手,每次所得捐款额度那是相当之大,但究竟我们拿出去的钱用在何处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也反映出我国捐赠制度的几点问题:
        1、监督制度不完善。对于大额度捐款,国家确实应该谨慎监督和管理,那些钱从哪儿来,又是一步一步走向何方,都该有明确的记录。这种跟踪管理也会让捐款人对自己拿出去的钱所作的贡献感到高兴和自豪,也能避免有人将此捐款移作他用。
    2、攀比心理。如大家所知,一旦有人捐款,各种娱乐节目便竞相报道谁谁捐了几个亿,有哪个捐了几百万。如果有明星或成功人士只捐了几百或几千块,便会受到舆论的打死唾骂。但据我所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从来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他们只将自己的捐款交给相关负责组织,而那些组织也仅将受到的钱流动、移交等一一记录在案,不会公布于众,更不会有舆论大肆报道。
     其实,捐款本身就属个人自愿行为,捐钱多少更不应该受到他人评论或左右,只要你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就足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2 15:19:55
很高的奖赏啊,希望入围就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2 17:38:16
弱弱的冒个泡,抛砖引玉啦,各位坛友见笑啦
关于保障房建设
关键词:有效利用 合理分配 使用周期 波动房租 租金返还
保障房落入富人手的新闻屡见不鲜,保障房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是保障房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合理分配是保障房建设中的一大难题。
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1、保障房实行回收制度,保障房只是一个暂时的容身之所,随着居住着收入的增加,考虑回收保障房,投入下一批暂时落入困境的人使用
2、保障房户型应该以简单居住为建设依据,如阳台之类的能省则省,不是说不体恤落入困境的人,只是保障房只是暂时的落脚之地,一方面激励住户为住上舒适的房子努力奋斗,二则缩短单个居户的使用周期,也好腾出地给需要的人住。
3、关于保障房中廉租房,我觉得房租应该随居户的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即不固定租金,实行波动租金值,且收入越高,租金越高。一则迫使不需要保障房居户自动退出保障房用户行列(当道德束缚不起作用的适用,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措施,迫使人自觉)
4、关于保障房缴纳的租金,我觉得为鼓励用户早日搬出,应该根据用户的居住年限,缴纳的金额,给予适当金额的返还。
5、保障房的量的确有待增加,可是我们同时也应该避免保障房聚集的问题。关键是提高有效利用率。

--------目前就想起来这么多了,拙见,诚恳接受各位坛友的批评和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2 23:00:42
关键词:就业 福利   在就业人群中,非大学生的城市年轻人将何去何从?是变成其他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还是闲置在家中,抑或者成为“啃老族”?
    残疾人的就业情况如何?是鼓励他们积极出来参加工作,还是建议滞留在家?有参加工作想法的残疾人,他们是否能够得到一份平等而不带歧视的工作?
中国的老龄化在加重,那么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能否得到保障?或者从更高一个层次来说,晚年生活是否过得愉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2 23:39:04
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和影响

关键词:CPI,流动性,输入型通胀

不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有一个描述通胀问题的共同公式:M·V = P·Y
第一,货币量M的百分比变动由中央银行控制。第二,货币流通速度V的百分比变动反映货币需求的移动;通常货币流通速度是不变的。第三,物价水平P的百分比变动是通货膨胀率,这是方程式中我们需要解释的变量。第四,产出Y的百分比变动取决于生产要素的积累和技术进步;在短期可以把它作为给定的。这一分析表明,货币供给的增长率(货币流动性)决定了通货膨胀率。
1.国内因素造成的流动性过剩


由于金融危机在2008年底全面爆发,国内2009年和2010年的货币信贷环境非常宽松。狭义货币( M1 )供应增速在2010年全年接近或超过30%,前期货币信贷高增长的时滞效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从中国的情况看,中国广义货币(M2)在2010年前三季增加了19%,新增货币量实际高于美国此次量化宽松所推出的6000亿美元。从存量看,中国2010年9月底M2总量在69万亿人民币,折算为美元超过10万亿美元以上,且人民币目前不是国际货币,除了十分有限的海外流通量之外,绝大部分人民币在境内流通

从总量看,虽然中国的GDP总量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但是中国的广义货币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从相对比例来看,中国目前的M2供应量约70万亿人民币,是GDP200%以上(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3.535万亿元)   
    相比较,美国的M2GDP的比例只有60%。 新增加的货币供给大多被以贷款形式发放出去,到201010月,社会累计发放贷款总额接近50万亿元,几乎是GDP总量的1.5倍。
2.输入型的流动性过剩
    美国201011月份重新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加大货币发行,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泛滥,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在刚刚闭幕的G20首尔峰会上也备受争议。
    从具体的数据看,美国的广义货币即M2的总额大约是8.34万多亿美元,201011月份准备量化宽松增加6000亿美元约7.2%,总额不到9万亿美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的发行速度显著提高,同时美元刻意维持低利率水平,美元在美国国内的流动性过剩格局迅速传导到国际市场,根据大致的估算,总额不到9万亿美元的广义货币,在美国国内流通大致在4万亿美元之内。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印钞策略营造了全球宽松的货币环境,通过以下几种渠道向中国输入通胀:


一是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暂时不通胀,却通过流动性渗漏对中国输出通胀。中国由于实体经济率先复苏、利息较高、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成为国际资本追逐的对象,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外汇占款增加,相当于央行增发基础货币,通胀率提高。

    二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发达国家实际利率降低,利差诱使国际游资涌入中国,增加通胀压力。目前在主要发达国家基本处于零利率区间的状况下,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当于进一步降低了名义利率。而为应对通胀风险,我国央行决定从1020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加息使国内外利差进一步增大,诱使国际游资加速涌入国内套利,流动性增加,通胀风险提升。


三是全球流动性泛滥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提升,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宽松的货币政策致使发达国家泛滥的货币流入商品以及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包括贵金属普涨,原油期货价格向90美元/桶挺进,铁矿石、铜等金属及大宗农产品价格均大幅抬升,向全球输出通胀,中国对这些商品需求量巨大,出现输入型通货膨胀。

中国的通胀压力早已潜在多时,现在只是透过食品价格上涨反映到CPI上。
    2003年、2004年开始,中央**基本上把资产价格上升的问题视为一个局部的产业政策问题。所以,每次房地产、股市或农产品价格上升时,我们只是试图冷却一个单方面的过热问题,而很少考虑中国的金融政策(实际上是利率和汇率政策的总和)是否出现了问题。因此,中国资产泡沫的形成往往有一个转移目标的特点——当**着力打压一个资产泡沫的时候,资金就转向其他市场去炒作,引发另一个市场的泡沫,周而复始。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近两年后,国内流动性过多的现象已比较明显。受中美利率长期倒挂、人民币升值势头趋显的影响,特别是最近美国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又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国内市场对海外资金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过多流动性的内外夹击,使宏观调控面临的挑战愈加严峻。
从理论上讲,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包括:
首先,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额,落后于上升的物价水平。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他们接受每一元收入的购买力将随价格的上升而下降。而且,由于他们的货币收入没有变化,因而他们的生活水平必然相应地降低。
哪些人属于固定收入阶层呢?最为明显的就是那些领取救济金、退休金的人,那些工薪阶层、公务员以及靠福利和其他转移支付维持生活的人,他们在相当长时间内所获得的收入是不变的。特别是那些只获得少量救济金的老人,遇到这种经济灾难,更是苦不堪言,他们是通货膨胀的牺牲品。
其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那些口袋中有闲置货币和存款在银行的人受到严重的打击。同样,像保险金、养老金以及其他固定价值的证券财产等,它们本来是作为防患未然和蓄资养老的,在通货膨胀中,其实际价值也会降低。
再次,通货膨胀从居民手中把大量再分配的财富带到公共部门。原因有两点:第一,**所发行的大量的债券是掌握在居民手中的,也就是说**是债务人,而居民户是债权人。于是,通货膨胀就将财富从居民户那里转移到**方面。第二,一般**所得税是累进的,所以,在通货膨胀期内,人们要多纳些税。这不但因为他们的货币收入提高了,而且还由于进入较高的纳税级别。因此,要支付他们收入的较大百分比给**,必然出现这样的收入再分配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2 23:58:24
一、   关注 经济结构转变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结构  经济发展 调整结构
    未来的五年,对中国的发展将是根本性转变的五年。中国的世界角色将从跟随者向领导者转变,中国与美国的各层次冲突将更加频繁及深刻。在此背景下,
1、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要求进行改变、
2、产业层次必然要求改变、
3、区域平衡发展问题必然要统筹安排,
4、作为经济战争的至高境界的金融发展,如何制定国际新秩序,表达中国的声音。

二、关注军队建设的问题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军事发展 保卫家园
    经济的发展为军事力量的增强提供了前提,现在则更需要军事力量的进一步强大来保护我们经济发展的果实。为发展经济,各国都在抢夺资源,大小喽喽们都已经在我们家门口抢东西了,我们怎么办?所以
1、国防预算规划及能否再高点。
2、如何保护住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的国土就不要再搞成有争议的地区,谁敢叫唤就打谁。
3、啥时候才能走出去,到一些让别国很疼的地方去搞一些有争议的领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3 08:54:35
三八节之际,想起自己的父母。昧心自问,父母已年过花甲,我对至今终日劳作而仍过着清贫生活的父母又做过什么呢?与我同样的人有很多很多,或许这也正是时下正在热论的将“子女常回家看看”纳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3 10:39:22

通向幸福社会的经济学路径

min0+∞[B-U(x)+V(l)]dt
s.t. dk/dt=f(l,c)-x
where,

0
lower limit of integration


+∞
upper limit of integration


B
maximum value of satisfaction of demand, conditioned on long-run technical level available to make use of measurable resources or endowment


U(x)
utility achieved by spend monetary earning at amount of x


V(l)
payment earned by means of providing labour services at amount of l by individual or group of people, and paid by employer or business activity


t
time


k
capital


x
expenditure for consumptio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