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每天上课5 6个小时,下课之后回家就是打开邮件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之后就是复习。睡之前就是看书,生怕自己丢了队。
中午就是两卷寿司,晚上就是方便面。 已经过了两年多这样的生活。
看了之后,感叹很多。
没办法呀
医疗、教育、房价 哎~~~无奈中呀
对“生活”的认知与标准不同,压力着力点不同。同时压力又可分为外在压力与自施的内部压力,如果想要“名利双收”,想熊掌与鱼翅兼得,这内外双重压力之下,想长寿都难。如果着眼现实,买不起房便租房;吃不上宴席,就到中小餐馆也算潇洒一下;衣服不讲品牌,舒适就行;而月工资只需略有节余,压力自然小。当然以上我说的是一般意义的压力。其实,世上有的民族,从来只盘算下一顿的,明天是将来,那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为了追求富裕的生活,自然就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压力 就由他压咯.
把这些看成中国新时代的“原始积累”吧,虽然身为个人很不好受,但这是使中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代价。
可能从这个角度来想,能带来一点点的欣慰。
中国现在的那些年轻一代,特别是高收入,高学历,高能力的那一批人,他们看起来风光,20,30岁有车有钱有楼,但是他们的生存压力实在是很大.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让他们自降身价,几乎等于把他们的命要了.而其他他们正好有夹在两个阶层的中间,他们有强烈的求富欲望和能力,不同于很多只接受低教育的人,几乎注定了日后生活,但是他们又不同于比他们老一辈子的人,他们有稳固的基础,足够的累积,并且已经是差不多走到事业终点. 他们的生活压力能不大吗?
没有,办法欧洲人有相当完善的福利体制,虽然赋税很重尤其是法国,但是都是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式。中国的税赋也很高和法国一样的高,但是百姓享受的实惠很少。政府官员如果不贪污的情况下,都把它们变为没用的政绩工程了。我去过法国和德国,我没有看见当地无谓的建设什么立交桥,大高楼。也没有看到人家有什么烂尾楼。
对于法国,一向不怎么看好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赋税高得离谱,另外就是社会有很不多稳定因素,另外很多大型企业的国有化,令到机构很臃肿,继续说问题的话就能说出更多.
有时候感到人活着就是为了受苦的
怕未来的不确定性
身在这个时代没有办法呀,能够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吧,这也是必须的。
只要活着,想动就能动起来!压力我觉得大部分来与自身吧!
压力也很一种资源,如果运用得当,就是动力,运用不当就会祸及其身
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所能够拥有、控制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社会角色、社会职责同社会保障之间的矛盾,
导致每个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与侧重的压力。
问题的所在应该不是压力的有与无、轻与重,而在于引导、协调与均衡的机制。
西方300年的焦虑压缩在我们这30年内承受,的确,如果中国要完成这一伟大而艰巨得历史任务,那,在市场经济和竞争机制的催化下,中国每个人必须要是吃下市场经济的伟哥,必须欲望最大化,压力最大化,新的三座大山压得中国新一代年轻人气喘吁吁,这一现象也就不足为奇,这一社会现象也符合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本的原始积累很重要。
中国人应该感到幸福,能够用30年去换别人300年的成果!!这是多么庆幸的
一件事!!!! 支持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