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统计软件培训班VIP答疑区
2790 6
2011-03-09
连老师:

我在用stata做协整,请问JOHANS协整滞后阶数确定中,LR,FPE,AIC,HQIC均确定为2阶,而SBIC确定为1阶

如果用1阶,发现存在0个协整关系

如果用2阶,发现存在1个协整关系

SBIC是不是可以不考虑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9 18:07:38
文献中用的最普遍的是 AIC 和 BIC,AIC 通常比较保守,选出的滞后阶数较高,而 BIC 则倾向于选择比较精简的模型。
在你提到的问题中,我认为你可以选择从众行为,选择滞后阶数为 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9 20:41:27
谢谢连老师,我看到有的文献上说当AIC和bic的滞后阶数出现冲突时,可使用LR检验来确定滞后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应该是2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0 09:03:35
那就选二阶。
ps,你头像里这件 T 恤衫很好看,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0 16:19:06
连老师:还有一个跟stata无关的问题可以问一下么?

因为我刚接触计量,我看很多数据都在取对数,这样可以让数据具有更好的性质

所以我也对数据取了对数

但疑问是取对数后的分析结果如何做经济学解释

比如分析得lny=a+blnx+u,是不是可以解释为x增长一个百分点,y增长b个百分点呢?

ps:就是一件短袖海军衫,淘宝上有卖,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0 20:42:14
取对数通常有两个目的:
其一,有些模型假设其中的变量或干扰项服从正态分布,取对数比较容易满足这一假设条件;
其二,有些变量包含了严重的离群值,取对数有助于减小离群值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尤其是当你采用 OLS 进行估计的时候。原理很简单,ln(10) = 2.3,ln(10000) = 9.2,可以看出,原本差异很大的两个数字,取完对数后差异变小了。

当然,取对数也是有代价的,最为明显的就是导致估计系数的含义发生变化。例如 y  = xb + e,估计完成后,b 的系数可以解释为边际效果;而当采用 lny = lnx*b + e 的形式后,b 的系数则解释为弹性。如果采用 lny = xb + e 的形式,b 的含义就不那么容易解释清楚了。

不过,多数计量模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得到 b 的具体估计值(CD 函数除外,它希望得到资本和劳力的弹性),而只是为了推断其系数是否显著异于零,即进行定性判断。换言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言的,x 是否影响 y?至于 x 在多大程度上影响 y,则不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对数转换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分析目的,因为对数转换是单调转换,不会影响数值的相对大小。

上述是我的粗陋见解,不妥之处,还请各位指正和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