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8596t 发表于 2021-3-18 09:01 
你这个观点有问题,等价交换不仅仅存在于原始社会,而是一直存在,任何商品经济都是遵循等价交换规律,直 ...
继续聊;
通过上面甲乙捕鱼捕兔的例子,我们知道等价交换与劳动效率无关,只与劳动量有关。
举个现代例子;
农民甲平均8小时可产大米100斤,工人乙8小时可生产10台手机,甲乙交换;8小时100斤大米=8小时10台手机。
第二年,工人乙效率提高,8小时产100台手机,农民甲效率没有提高还是8小时100斤大米,甲乙交换;8小时100斤大米=8小时100台手机。这仍然是等价交换。
因为,这个例子遵循了等价交换原则;一定量劳动时间生产的产品与同样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另一产品交换。
可见,等价交换是劳动量与劳动量的交换,与劳动效率无关。
那么一定有网友质疑,那还会有谁去努力提高劳动效率,哪里还有劳动积极性,经济还怎么发展。。。
事实上,这种等价交换才是推动人类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而且越是遵循等价交换规律,经济发展越是又快又均衡。
为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明白等价交换的一个科学道理,在等价交换经济中,劳动效率仅仅存在于行业内部,跨行业之间是没有劳动效率竞争的;
我们继续举例说明,还是举捕鱼捕兔例子;
我们知道,捕鱼,捕兔的都不止一个,我们假设有10个捕鱼者,10个捕兔猎人;
举例1;假设第二年10个捕鱼的平均劳动效率提高一倍,8小时从10斤鱼提高到20斤鱼,而捕兔者劳动效率没有提高,还是平均8小时10只兔子。
这样市场价就是;8小时20斤鱼=8小时10只兔子。提高劳动效率的好处看不到,。。。
问题在于,10个捕鱼的内部却会有激烈的劳动效率竞争,因为10个捕鱼者的劳动效率不一样,有的提高的早些,快些,有多有少,这部分捕鱼这就获益了。
例如,有个捕鱼者最早将效率提高到8小时30斤鱼,这样按市价他就可以交换到15只兔子了。
对于捕兔的猎人也是一样,谁效率高,谁在8小时能捕猎更多兔子,谁就能交换到更多的鱼。
这样两个行业的劳动者你追我赶,努力提高劳动效率,就可以交换到更多物资商品了。同时推动整体经济蓬蓬勃勃的发展。
相反,如果出现跨行业的效率竞争,就会破坏等价交换,整体经济发展就不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