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360 2
2021-03-31

每到一年一度博士或硕士毕业的时候,发表SCI的文章数一直是一个比较关心的话题,因为直接影响到毕业。这里就聊一聊“导师知名度与投稿SCI成功率”这个话题。这个话题可能也是毕业了的还在从事科研的人员比较关心的方面。

其实不只是SCI,国内的北大核心,南大核心都是通用的。下面分享3个小故事。

1.A君的导师在他所在的那个领域是世界知名的教授,全世界做此方向的也就那么几个课题组。

他把他的文章投到了那个影响因子3点几的杂志,结果等了20多天,神奇的一幕发生了:稿件原原本本的退回给了A君的导师,注意不是reject,而是让其导师自己写几条评审意见,然后返回给编辑。

好玩吧,这可是国际著名的杂志,原来那个编辑把稿件送审到其他几个课题组,都没有找到审稿的人,要么忙,要么其他的原因,于是索性就让作者本人来审。

最后结果可想而知:意见返回没几天,文章就被接收了。

2.B君的导师也是世界有名的教授,而且还是杂志的其中一个编辑。

由于B君的合同快要到期,手头的一篇文章想要快点投出去,但是其导师认为还需要再验证文章中的某些观点,不建议投。

后来,B君自己决定把文章投到了那个3点几的杂志,当然其导师的大名也在上面。

此时,B君已经离开了那个课题组,随后的审稿过程也一路顺风,文章就接收了。

事情到这里可能就平淡无奇,巧就巧在B君的导师知道了文章被接收的事,马上写信给那个杂志的编辑,撤销了文章。

3.C君的导师是一个普通的教授。

C君把一篇文章投到了那个影响因子2左右的杂志,结果没过几天就收到了编辑的拒信,连送审这步都没有。后来,C君尝试把文章送到其他几个杂志,遭遇的都是同样的命运。

大半年快过去了,随后C君又把没有改动的原稿投到了那个影响因子2左右的杂志,这回负责的编辑不是第一次投稿时的那个编辑。结果,送审,修改,2个月左右的时间文章就接收了。

导师牛可以让稿件顺利的送审并最终接收,当然导师不同意其观点,也可以马上就让你接收的稿件付诸东流;导师不牛,通过“迂回战术”,也可以让自己的稿件接收,尽管过程很艰辛。

文章可以这样,套用现在较流行的说法就是“神马都是浮云”。所以,要让自己的成果不是“浮云”,唯有:做基础研究的,确确实实的解决其领域存在的某一个问题,不要仅仅写“实验报告”;做应用研究的,确确实实的造出产品原型,进而造福社会。其实,我们雕琢几件得意的作品,我们的心里也会欣慰和坦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3-31 14:18:12
weixin:一七七四九九六八六零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4-23 15:01:14
名导的话国外我不知道,国内肯定有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