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7456 11
2011-03-16

前些日子,中原农村大旱时,我正好回农村老家。当地**正在全力发动农民抗旱,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在报道**如何高度重视抗旱保苗工作,农民们如何涌现抗旱高潮等。在回家前,我的脑海里不断呈现出田野里那些热闹的抗旱情景。然而,令我失望的是,在田间地头,几乎没有看到抗旱的人群。走了几十公里,才看到几家正在浇地。QFRSU1EmF0pHBEtQC1xIVws=

这只是中国农业面临的一些列问题之一。为什么农业面临着**热而农民冷?中国农业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怪圈?中国农业未来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中国农业面临**热而农民的冷的局面:中国农业仍处于弱势地位,中国农民仍是弱势群体

毋庸置疑,中国农业的地位历来受到中国**的高度重视,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共中央连续出台一号文件推动中国农业发展。在中国的大小会议上,**多次强调支持农业。特别是在一些**官员中,一些人言必称农业,把对农业的重视放在口上。但是在一些基层**,农业说起来重视,而做起来却放在城镇化、招商引资、大上快上工业项目之后,甚至放在房地产开发工作之后。有的**甚至不顾中央政策,越过红线,拿农民的土地做交易。高层**重视,基层**口头上重视,而实际上甚至牺牲农业换来短时的利益,其背后原因是复杂的。最重要的是,农业是个见效慢,出不了多少政绩的产业TlMMBgFwF0tAAUpXXFkYVws=

农民是中国农业的主体力量。在中国历史上,农民赖以土地而生存,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农业。近十多年来,虽说中国农业地位提高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也加强了。但农民们越来越不愿种地了。随着中国农民素质的提升,农民的利益诉求也越来越高,他们知道从事农业是没有什么出路的,一是土地资源的有限,粮食产量的极限,粮食价格赶不上种地成本的攀升。外出打工从事的职业不仅苦,甚至居无是所,但收入比在家种地一年下来要高出好几倍。现实利益的驱动,促使他们跋山涉水,远走他乡。在家里留守的是干不动活的老年人和尚不会干活的孩子们。甚至连现在在上学的孩子们都随父母来到打工的城市里居住,外面的世界对孩子们仍然是充满诱惑力。TlMEUwohRUhFVExUDV1KVls=

我老家堂弟,在广州打工两年后,把他的媳妇和孩子接到城市,他给人家开货车,他的媳妇在一家宾馆打扫卫生,孩子在一家私人幼儿园,两个人的收入一个月五千多元人民币,除掉生活和租房的必要开支外,每月还能节省两千元。如果他在家种那两亩地,一年下来的收入也就是两千元左右。30多岁的堂弟,已经打算在广州打工一辈子了。叔叔前几年在家给他盖的大房子一直闲在那里。他家的地已经有两年多没人种了,在偏远的小村,也没有人承包土地。在家里听说,有一个村的年轻人承包了几十亩地,今年春季大旱抗旱时,他发动了几乎所有在农村的亲戚帮他抗旱,他还是累倒了,他发誓明年把所有承包的土地再还给人家。他说,在外打工累,也没有在家抗旱累。再说,一年下来靠农业的收益还是个未知数。**鼓励农民有偿土地流转,而对于广大农村来说,真正流转起来却很难G1MHAwV1QEpFAhpbDllLVFY=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差,欠账很多,靠天吃饭局面还会长期存在下去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世纪70年代出现高潮,已经成为遥远的历史记忆。几十年来,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够。尽管**投入了许多资金,但真正落实到田间的却很少。就拿田地里的机井来说,大都是上世纪70年代打的井,大部分井已经破坏。由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块的田地分属于不同的家庭管理,对公用设施无人维护,更无人爱护。一些农民只讲个人小利益,如果公用设施在其田地里,他主动破坏掉。由于涉农资金由不同的**部门分管,这些部门各干各的,建的设施相互不配套,致使许多设施成了摆设。基础设施不足,有了设施也没人去维护,这就是现实。SVZXCQpyQk8WBkwFDlodAV0=

中国农业的出路在于真正提高农业地位

要想寻找出路,必须正视现实中的天路。中国农业关系十多亿人吃饭问题,更关系社会稳定大局。既然这么重要,就应该把农业真正当作第一产业,当作第一要务,当作第一责任,维护农业和农民利益,才能巩固和提升农业和农村的地位SFMNBApzSkpOAxtQWAxIVQ8=

一是解决农民不愿种地问题一方面,**应鼓励组织农业集团,实行大农场的运作,让有能力的人去经营农业。同时,在不改变现有承包责任制的机制下,强化农民间的合作,让农业产生规模效益。另一方面,提高粮食价格,让农民有利可图。尽管中国粮食价格牵一发而动全身,粮食价格不稳定,会造成社会动荡,但一味压粮食价格,实际上是压大多数的利益,压农业基础,只能会导致矛盾的积压。HVRRUAJxFkpHVRoAXV8aAgs=

二是解决靠天吃饭问题。由农业部门直接管理各类拨向农业的资金,专款专用,把历史欠账还了,大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解决土地收益问题,严守土地红线,加大**力度,设法提高粮食产量

农业大于天,这个天对于全体中国人来说,关乎幸福和平安。有智慧的精英们,有权势的大小官员们,有能力的企业家门,为了这个天,也为了自己,该支持支持农业和农民了。因为,精英经营农业,也是未来的出路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16 08:37:06
呵呵,在哪里,在春天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08:40:39
楼上的是老师还是在读研究生,我非常赞同你的看法,我也是研究农业的,很愿意和你交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08:53:53
应该是在希望的田野上!强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14:41:42
应该改变基础设施,向工业化方向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23:44:02
5# 永不言弃!
工业化发展肯定是不行的,资源浪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