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8506 3
2011-03-17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个问题在正则上似乎是无解的。我承认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庄子本人很快乐。这足以,庄子因人的快乐而体会到鱼的快乐,其实亦在表明自己是可以跨过肉体的屏障的。人自身的有限性是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扩展它的有限范围的。比如当我们还是婴儿,还不会很好的利用自己的双手和双脚的时候,我们通过不断的尝试、探索和学习。终于学会用这两个对我们影响巨大的工具。翻过来,他们的运动也在不断刺激着大脑......


       那么再想想如果我们把汽车也视为自身的一部分的话,体悟它的所谓“快乐”(即按它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那么我们在它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很容易的解决它....而这个过程与了解它的构造原理是并进的。我们会发现一个开车很多年的人在车出现问题的时候,只要听声音就可以知道是哪里的问题,就像人的神经传感一样的灵敏...其实这时他已经于汽车融为一体,难道这不可以说是他知晓了“鱼之快乐”了吗?


       外物其实都是来自内心的映射,一位钢琴大师在进行创作的的过程,其实就是将自己的心弦通过他对钢琴的把握来实现将自己的内心体现出来,而欣赏者则可以通过这钢琴所触发的旋律来体会到钢琴大师的心境,我们之所以喜欢听音乐,就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它来扩展自己的感知的有限范围...听一段优美的音乐我们就可以在短时间之内融入他人的心境,而使自己的感知扩大。在这过程中他也通过体悟“鱼之快乐”来扩展了自己的有限范围....就像双手的活动映射刺激了大脑的思维一样......

我们一直都在有意无意的扩展自己的有限范围,而使自己融入自然。然而在这之后还有一个更高的阶段———使自然融入“我”。


       可以说庄子所处的就是这个阶段。“鱼之快乐”在惠子看来的确是不能让庄子所感知到的。因为惠子在用自己的有限范围来考察庄子的有限范围。但其实他们是不同的。个人和个人的修行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大多数人感受不到所谓的“乘物以游心”。


仔细想来,你会发现我们与那些伟人的区别就在于此。使自然融入“我”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毛主席做到了,拿破仑做到了,爱因斯坦做到了,希特勒也同样做到了...只不过他们所体悟到的“我”仍是是不同的阶段,也就是说他们所认识的“我”也是有限的——— 拿破仑成了资本主义国家里独掌大权的皇帝,爱因斯坦晚年做着统一场论的美梦,希特勒成了纳粹主义最大的牺牲品,而毛主席却做了马克思的脚夫.....


把握真正的“我”,有了“我”我们会发现历史不再是一沉不变的杀戮…..哲学史不再是一俱俱沉寂尸体……  现在的“我”还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孩子,而走到成熟的标志,就应该是唯我主义诞生的那一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17 18:00:22
鱼快乐不快乐,庄子与惠子其实都不知道。各人在自己的角度选择的都是正确的,谈不上比较。鱼根本不知道庄、惠在讨论它,它自己快乐就是快乐,不快乐就是不快乐。第三方想象是自己的事,与鱼无关。鱼有自己的生命价值与选择,从鱼的角度,与庄子、与惠子、与任何人都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7 23:11:44
换位思考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16:55:44
那是个死循环: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3.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道你不知道鱼之乐?……在哲学上只是个主体间性是否可能的老问题的中国版本,如此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