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463 2
2011-03-17
房价显然不能再这么飙升了.今年初的"国八条",还是地方的限购细则无不是为了打压房价,到目前为止效果似乎不错,房价增速明显下降了,消费者观望态度明显,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似乎有迎来历史转折点的契机.但个人认为,高兴不能太早了,这些政策还是治标不治本,房价上行的压力随时可能反弹.此次中央到地方的重拳出击,主要是为了打击投机炒房的购房行为.减少市场上的炒房行为是对需求方面限制买房需求,而对供给方面并没有多少限制,而这恰是问题的所在.长久以来,我们以中国快速的城市化为噱头,极力的吹嘘着房地产的需求,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供不应求是长期价格飞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不可否认,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这里面更多的是开放商与地方**的炒作,甚至是一种阴谋。在这里面,地方**扮演了一个商人的角色,它控制着中国现今最宝贵的资源——土地。地方**为了使土地收益最大化,必然以高价卖地,开发商的也不能吃亏,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亏的的是消费者。     这得从1994年分税制说起。1993年底,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的体制,大部分财权上升,但将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全部划归给地方。地方**的财政收入大部分税收,而中央收走了大部分的税收收入,地方财力下降。而地方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等,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这下入不敷出,怎么办?卖地。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财政的主力军。也称第二财政。具统计,我国去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达1.5万亿,大多数地方土地收益都要超过当年财政收入的50%。地方**通过协议,招标、拍卖和挂牌等方式(当然还有其他方式,如。。。)出让土地所有权,所得出让金却进一步投资土地市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土地价格进一步上涨。在这里,地方**完全是扮演着商人的角色,它垄断着土地资源,既然能卖钱,为何不卖高价呢。土地价格高涨,房地产开放成本上升,怎么还能指望房价下降呢。地方**靠地生财,如果房价下行,财政收入就会大大减少,因此地方**显然没有积极性去打压楼市,那不是自断财路吗?
     悲哀啊。**应该是人民的**,土地出让的收益本应该归全民所有,可是地方的财政增长了,人民并没有得到收益,反而还要承当着高额的房价。有学者统计,地方**只将土地出让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拆迁补偿,而另外三分之二则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高价卖地。这种财政体制不打破,控制房价,难。从长远来看,这种土地财政是短视的。它透支了未来的土地收益,竭泽而渔。老百姓将大部分的钱用于买房,则其他方面的消费必然下降,经济难以持续健康发展。郎咸平老提一句话,藏富于民,何时才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8-30 16:40:33
造成土地财政的原因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29 20:35: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