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4414 45
2011-03-17
这是在论坛参与讨论计划经济的一些偶感,这种偶感让我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有些怀疑,我没有查看过这方面的专著,只是依据中学时的政治课本的进行的直觉思考。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部分应该大致是不错的,因为那是对人类过去历史的总结,但是对未来的预测部分,我感到怀疑。我不觉得共产主义会是必然,资本主义的制度终结未必是工人阶级。


马克思预测工人阶级会成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从而终结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或共产主义制度,并且这是他经过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分析得出的结果。但是我从直感上,感觉这种逻辑并不具有必然性,只能是可能性。因为任何人类社会历史阶段的终结都不是这个制度的主要矛盾阶级中的弱势阶级,而是新生的第三股力量实现,而第三股力量是新的生产力进化的结果。奴隶社会,并没有发生过奴隶推翻奴隶主统治建立新的制度,罗马的奴隶制度的终结来源于蛮族的入侵,而中国奴隶制度的终结来源于奴隶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主动自我转变,也就是部分开明的奴隶主贵族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向地主的转变,那时是贵族与贵族之间的尖锐斗争,包括贵族和王族的尖锐斗争,并不是因为奴隶的反抗。封建社会,被压迫的农民从来没有改变过制度,中国的王朝循环持续了2千年,农民起义过许多次,并且还有很多次成功了,而起义成功的农民不过是继续做地主,从未改变过制度,因为中国古代并没有兴起过商人阶级,即后来的资产阶级。西欧我们可以看到资产阶级的兴起才改变了社会结构,从而孕育了改变社会制度的力量,但力量来源的推动力并不是农民,虽然资产阶级在兴起时,与农民结盟,但是农民根本不是制度转变的推动力量。同样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工人本身并不代表更为先进的生产力,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制度。但是近代西欧已经不是过去,人类的知识已经到一个很高程度,人类可以主观的或有意识的改变社会制度,而马克思拟构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正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知识进步的表现。虽然马克思站在工人阶级或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但不代表我们要对他的思想没有思考的接受。也就是从人类社会已有的历史规律可以看到,能够真正改变制度的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第三股力量,奴隶社会来源于由奴隶主转变的地主,而封建社会的终结来源于资产阶级,并不是被欺压的奴隶和农民,虽然奴隶和农民在制度转变过程中做为重要的基础力量,但并不是制度转变的推动力量,所以我对资本主义的终结会由工人阶级实现感到怀疑,同时已有的历史规律表明制度更迭的本质力量是生产力,而工人替代资本家并不代表更先进的生产力。


那让我们简单回顾工人革命,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革命从来没有真正的成功过,在沙俄和中国的成功也不是标准的资本主义被取代,因为沙俄不是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就更不是了。沙俄布尔什维克推翻的以农业国家为基础的社会。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立是比封建社会更为先进的制度,而不代表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取代。好奇怪,创立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既不是工人阶级,也不是农民阶级,比如马克思应该算是中产阶级出身,而恩格斯是资产阶级出身,而中国革命的很多领导人都不是工人阶级,甚至很多是地主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比如周恩来出身算是小资产阶级,列宁的家庭出身似乎可以划为知识分子或小资产阶级吧。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更多的是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领导的农民革命,虽然冠以之工农革命,但共^产^党成功的决定力量在农村,不是城市,并且革命成功的关键是土地改革。苏联和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更多表现的只是比封建社会更为先进的生产力,而不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当时共^产^党代表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而国^民^党代表的是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共产党以土地改革获得了决定性的力量扭转了力量对比,取得了革命胜利。


而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依然在延续着生产力进化的路线,比如现在的福利国家,正是这种生产力发展的脉络,也就是似乎第三股力量的雏形已经显现,就是中产阶层,现在西方国家的福利正是中产阶层和工人阶级结盟的斗争产物,并且中产阶层真正在生产力上改变社会力量的是掌握知识的那部分力量。由于工业领域的管理岗位和第三产业的诸多掌控知识的阶层已经日趋庞大,他们会成为很强大的力量。现代西方国家的第三产业的比例已经达到70%,原来标准意义的工人阶级已经开始萎缩,但是他们部分向第三产业转移,而第三产业又兴起了越来越多知识阶层,并且中产阶级有时与资本家界限比较模糊,比如美国很多创业的中产阶层可以迅速向资本家越升,比如微软、苹果、戴尔、甲骨文、GOOGLE、FACEBOOK等很多知识型公司的创始人都是中产阶层,新一代的富豪虽然也是资本家,但是他们会有一些与传统资本家不同的特质。中产阶层已经不象工人阶级那样可以被严格的管理,他们在心理特征上不同于他们的祖辈,他们会更多的张扬政治权利。而比尔盖茨宣布只给自己后代留很少的遗产,其他全部捐给慈善事业,这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而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只会说虽然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资本主义的本质不会改变,一句万变不离其中的话。我个人认为这代表了资本主义在适应生产力变化向新的方向进化,这是人类社会自身规律,但是方向未必是公有制度,人类社会的公平未必需要公有制来实现。资本主义出现的进化方向上,虽然资本是同样的要素,但是正如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有共同的主导要素,那就是土地,同样资本主义在向新的制度转变时,依然会有共同的主导要素,那就是资本,所以我们不能紧扣资本的字眼以意识形态来搞阶级划分,那时一种旧时代的意识产物。


社会主义出现的失败和低潮,很大程度上是生产力不能紧跟时代,苏联的计划经济只是以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在追赶资本主义,但是正如中国的王朝循环,社会主义的建立不是因为生产力进步而建立的社会,因而苏共蜕变成官僚资本家。中国无法通过计划经济自身来改变生产力,最后不得不遗弃计划经济,比如文革时知青下放就是因为城市工业无法容纳建国初期鼓励多生人口而多出来的过剩青年劳动力,为了政治稳定,不得不通过农村安置来化解城市政治危机,计划经济不能脱离生产力变出生产岗位来。中国建国后的经济成就更多的是人口增长推动的经济增长,而人均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提高,因而从解放到文革结束后,中国还是不能很好的解决温饱问题,虽然我们可以强调中国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但是计划经济本身只是一种生产关系,而无法转变成巨大的生产力。社会主义是依靠知识和逻辑拟构的社会制度,是从生产关系上入手的,而不是从生产力上,也就是资本主义之后,社会制度的进化分成了两个方向,一个是社会主义,一个是依靠生产力进化推动的制度进化,当然后者可能会有与社会主义合流的可能。


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国家力量转变的关键决不是工人,而是中产阶层,特别是掌握知识的那部分力量,所以在我看来工人阶级成为资本家的掘墓人只会是革命口号,而不是理论指导。


本来不想发表这些文字,但是我实在憋在心里闷得慌,所以发表出来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迪,后面我不会进行回复,因为我没有时间和网友尽情的交流,象上次计划经济的交流花了我很多时间,我可不是搞学术的,我只想潜水,打字很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17 20:29:34
1# notevalue
因为任何人类社会历史阶段的终结都不是这个制度的主要矛盾阶级中的弱势阶级,而是新生的第三股力量实现,而第三股力量是新的生产力进化的结果。奴隶社会,并没有发生过奴隶推翻奴隶主统治建立新的制度,罗马的奴隶制度的终结来源于蛮族的入侵,而中国奴隶制度的终结来源于奴隶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主动自我转变,也就是部分开明的奴隶主贵族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向地主的转变,那时是贵族与贵族之间的尖锐斗争,包括贵族和王族的尖锐斗争,并不是因为奴隶的反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1055141&page=1&from^^uid=1123236

任何人类社会历史阶段的终结都不是这个制度的主要矛盾阶级中的弱势阶级,而是新生的第三股力量实现,而第三股力量是新的生产力进化的结果。”——与马克思的传统观念相比较,lz的观点更加符合历史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7 20:34:06
那是说着玩儿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7 20:39:45
1# notevalue
封建社会,被压迫的农民从来没有改变过制度,中国的王朝循环持续了2千年,农民起义过许多次,并且还有很多次成功了,而起义成功的农民不过是继续做地主,从未改变过制度,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1055141&page=1&from^^uid=1123236

就像古代的农民起义并不能改变地主阶级的社会制度,只不过是用新的地主阶级取代旧的地主阶级一样;
现代的无产阶级革命也不可能改变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只不过是用“国家”形态的资产阶级,取代“资本家”形态的资产阶级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7 20:46:52
1# notevalue
从人类社会已有的历史规律可以看到,能够真正改变制度的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第三股力量,奴隶社会来源于由奴隶主转变的地主,而封建社会的终结来源于资产阶级,并不是被欺压的奴隶和农民,虽然奴隶和农民在制度转变过程中做为重要的基础力量,但并不是制度转变的推动力量,所以我对资本主义的终结会由工人阶级实现感到怀疑,同时已有的历史规律表明制度更迭的本质力量是生产力,而工人替代资本家并不代表更先进的生产力。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1055141&page=1&from^^uid=1123236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应该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
与马克思的观点相比较,……lz的观点显然更加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7 20:53:44
这次斑竹终于出手阔绰了,以前的长篇大论总是换不来期望的论坛币,搞得我都没有发言积极性了,不过我还是潜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