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简评:通胀延烧,不得不加息,与1.5万亿美元套利资本平仓一起刺破尚未破裂的房地产泡沫
作者:
海宁的马甲
发表日期:2011-2-16 10:25:00
主要观点:
一:日元大幅贬值,美元套利资本平仓,很可能已经开始。日元贬值,会刺破韩国房地产泡沫。
二:中国的通货膨胀在2011.3-2011.6向纵深发展;加息只是猜测时间和幅度的问题。
三:加息猜测游戏。
个人认为2011年7月21日前,一年期存款利率加到4%的概率挺大。通货膨胀到后期,不加息的话,货币政策会有黔驴技穷的感觉。
加到4%,货币政策的决策者还是能接受的,也能被各方理解。和2007年一样,每次加息,就是对通货膨胀又恶化了的一次确认而已。
更多的反通货膨胀措施,恐怕要依靠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降低货币参数了。
四:2011年下半年,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于加息和人民币随美元(对其他货币)被动升值的概率很大。
五:仅仅加息到4%本身不会刺破房地产泡沫,实体经济形势和人们对未来收入增长预期的转向,也很关键
六:中国2006-2010连续5年投资率超过40%,不是经济的常态
文章目录:
通货膨胀延烧和不得不加息
汇率与资本流动,以及“地球套利者央行”曾经的日元套利资本平仓的威力
现在的美元套利资本规模
中国在2006年到2010年,连续5年投资率超过40%,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投资过热与低利率,受到资源瓶颈和劳动力瓶颈,难以持续
通货膨胀延烧和不得不加息
从2011年1月1日到1月31日,30天内,涨价少于4.9%的农产品很少,30天内涨价超过9.8%的,倒不少。
这是同一个月份,月底比月初的价格涨幅,而不是CPI那种2011年1月,比12个月以前的2010年1月的价格涨幅。
中国应该引进核心通膨率CPI,就是去掉食品和能源的通货膨胀率。
相对小麦,玉米和棉花而言,国际大米价格处于下跌风险小的低位。国际大米有半年暴涨50%的动力。
而中国大量进口玉米,恐怕是2011年的一大事件。中国的库存玉米,是年消费量的5%还是30%,其实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国内是不是像2008年那样压大米价格,属于猜测游戏(这次起码不会压Nai粉涨价,这一点是比较确定的)。
美国**印国债,美联储印美元,资本必然抛弃货币,进入紧缺的,不能随便超发的商品领域,进行保值,短期进入所谓的“准商品货币”时代。
中国货币政策最近3个多月连续3次加息,多次提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的紧缩意图可谓非常强烈。
但是这些措施,恐怕连抵消2010年6月到9月的宽松措施都不够。(6,7月是主动放松,以应付“二次探底”风险,8,9月是美元套利资本的进入,导致外汇占款增加得比往常多,多大的量很难说,据IIF.com预测2010年整年大约是2200亿美元)。
中国的资本管制,表面上远远比拉美,非洲,很多亚洲国家紧。但是资本是逐利的,只要赚头大,办法总是有的。
通货膨胀,有中国投资过热,需求强烈,制造业处于扩张期,采购经理指数PMI高位,有很大关系,但是与美联储美元贬值政策也有关系。
美联储主席伯克南,似乎与美元强势有仇。2010年5月,世界经济二次探底风险,导致美元汇率暴涨,美联储就和欧洲央行搞货币互换(美联储印美元给欧洲央行,欧洲央行印欧元给美联储)。8月份还放出风声搞量化宽松二期,把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打到了2.6%左右的低位。这么低的收益率,与美元未来的贬值风险显然及其不相称。11月后,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目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这一波大幅上涨很可能在2011年2月,已经止步于3.72%;而新兴市场化国家的股市,债市的风险在加剧。2011年2月,部分美元套利资本的平仓也许已经开始,首先平仓的,应该是新兴市场化国家的股市,债市。
当然,这些新兴市场化国家自己的投资者,也参与了抛售与避险。
汇率与资本流动,以及“地球套利者央行”各自由浮动国家的货币汇率,就像一个流量计,揭示的是资金的流动;同时,主要套利货币日元,美元的汇率也是资本市场上涨与下跌的推动剂,美元汇率中期见底后上涨,会形成一波套利资本平仓潮(套利资本平仓--》美元汇率升--》更多平仓,形成正反馈),就像2007年3月到2008年3月的日元套利资本平仓类似。
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量流动的情况下,单一国家的货币政策,常常出现传统经济学教科书理论在现实经济中失灵的情况。比如一般来说,降低利率可以刺激经济,但是90年代末,日本屡次降低利率,2001年甚至祭出量化宽松政策,印日元买日本国债,但是投资者还是不愿意扩大在日元的投资规模,而是把大量的钱投资到日元以外,以获取更高的利息或者收益。
2010年9月,日本央行干预日元汇率,希望日元不再升值,但还是挡不住日元升值的步伐。
美联储量化宽松,我认为是在美国通货膨胀不严重的情况下,为了刺激美国的经济,降低美国失业率。可惜,资本的目的是盈利,美联储稀释美元的价值,资本就会外逃,逃到商品市场和新兴市场化国家。美元是美国的货币,确是其他国家的问题。
美国可以印国债,部分钱用于给4300万美国人发放食品卷补助。而美国具有影响力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当初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国家开出的药方,确是财政紧缩,导致很多东南亚国家的政局不稳,特别是印尼。
“地球套利者央行”让资本进入加拿大,澳大利亚逐利的时候,他们国家的央行,在控制货币供应量上,是很无力的。
曾经的日元套利资本平仓的威力
1999年到2001年,日本央行降息,并且推出量化宽松(印钞购买日本国债,拉低日本国债的收益率)。
日本的主妇们不干了,NND,利息也太低了,特别是有知识的70后日本主妇。他们纷纷把日元换成澳洲,新西兰,加拿大,巴西等地的收益率高的金融资产,比如高息的国债,公司债等。
2003年,日本家庭主妇套利团形成规模。日本主妇的日元套利交易,多的时候占日本外汇交易的20%到30%。
日元套利交易做得好的家庭主妇,出书,办讲座,享有明星的感觉。
2007年2月20日,日本央行加息0.25%,日本主妇们大量平仓回流,导致日元升值,导致专业的做空日元的仓位被迫大量平仓,从而使得日元升值,升值导致更多的平仓,平仓导致日元继续升值,如此循环,导致了2007年2月27日,以及此后一周,全世界各地的股市大跌,连黄金也一周内跌去了7%。
这一波日元升值,运行11个月多,直到2008年3月。
这是日元套利资本的威力,据测算,最鼎盛的2006年的时候,日本主妇的日元套利资本,规模大约有5000亿美元(日本有15万亿美元左右的金融资产)。
日本主妇们的套利盘的平仓,使得别人也不得不跟着平仓,部分导致了随后2007年4,5月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LIBOR的高涨。一场金融危机,因此拉开了序幕。当然,没有日元套利资本的平仓,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也会发生的。日本主妇套利盘的平仓,是压垮美国次贷繁荣的最后稻草之一。
阴谋论可以据此好好做做文章。如果再预测一下,下一次日本主妇们的目标,是刺破韩国的房地产泡沫。万一应验了,那就火了。
2010年11月如果是日元汇率的15年大顶,那么此后日本主妇肯定会再次出来套利的,因为可以赚取外币利息和日元贬值(平仓以后可以兑换到更多的日元)两种好处,日元如果大幅贬值,韩国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出口经济的压力就大了。(如果没有通货膨胀,韩国还可以玩韩元贬值,比如2008年底;但是如果有通货膨胀,贬值会使得通货膨胀恶化)。韩国房地产泡沫岌岌可危。韩国用来几百个行政手段都打压不下去的房价,却被日元贬值导致韩国贸易顺差减少,经济下滑,给刺破了。
日本的产业,与韩国的竞争比较多。
日元什么时候从15年大顶开始贬值?
如果日本央行没有动作,那就要看美元和美联储的动向。
如果美联储释出没有量化宽松三期的信息,日元贬值从2011年6月以前就会加剧。
按以往经验看,日元贬值通道一旦确立,4个多月就可以贬值20%多。到时候韩国房地产就危险了。
(韩国国内通货膨胀,外加外贸顺差减少,韩国企业利润减少,到时候韩国应该是股价房价齐跌)
日元很多时候,是美元的反面镜子。美联储加息,或者美国长期利率高,日元会贬值;美联储减息,长期利率下降,日元会升值。
明显的例子,比如2007年9月,美联储减息;导致日元套利资本平仓,日元汇率上升。
2007年3月以后,日元指数XJY经历的几波升值,日元汇率2008.3,2009.2,2009.12,2010.11不断创新高,3年多升值近50%(当然是波浪式升值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日本主妇们的参与,2007.3--2010.11历时44个月左右,4波日元升值,都显示了很好的周期特点,每一波都是10到11个月左右。
如果市场没有美联储量化宽松三期的预期,2010.11很可能是日元指数的十五年大顶。上一次大顶是1995年年中,后来日元贬值了,1997年底韩国房地产泡沫破了。
等日元高位盘整一段时间后,日本主妇们又要大量出来套利了。
当然,日本主妇只是一支重要的套利队伍而已,而且日本外汇市场散户也不全是家庭主妇。
市场里,三教九流的参与者很多,很多还是专业做日元套利的机构。很多时候机构也不敢逆散户的风向而行。
最鼎盛的时期,日元散户套利者才占全部日本汇率交易额的20%到30%(这些散户也不全是家庭主妇,应该是一切希望保值增值的散户)。
全世界每天的外汇交易是4万亿美元左右,日本散户交易罪频繁的时候,也才占1/40到1/20而已。
日元散户早不出来大量进行套利交易,但是却在日元央行量化宽松和把日元国债收益率打压到极低之后,才出来套利。
美元套利资本早前没有大量出来套利,等美联储量化宽松之后,大量出来套利。
两者都只是说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或者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那些发行公司债的加拿大油管公司,石油运输公司,澳大利亚和巴西公司,取得的资金,用于发展经济,出资者和发债人,属于双赢。
日元散户套利2001年,2002年就不少了,到2003年才形成大规模。
中国某些地方的炒房团成名于2003年,但是买房保值,早在2001年,2002年就兴起了。和日本主妇炒汇一样,原因就是存款利率太低,存银行很吃亏。不少资金实力好的,早在2001,2002年就给正在读书的子女在上海,杭州买房,因为商业嗅觉告诉他们,存银行去掉利息税,收益不到2%,而1999-2002房价涨幅却是每年起码8%。
2001,2002年,江浙一带那些和父母同住的女孩子,用自己的工资在上海供一套小房子的,也有两三人合买一套,曾经在小范围内比较流行,供到上海shopping的时候住的。二三十万一套小二居,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现在的美元套利资本规模
2008年底,美国**大发国债,美联储零利率政策后,特别是2009年3月,美联储量化宽松后,“做空美国”成为大量投资基金的主题曲。套利资金纷纷转战世界各个新兴市场化国家。
据国际金融研究所(iif.com)追踪统计,2009年,美元套利资本规模大约是6000亿美元;2010年,在上年的基础上,美元套利资本新增9000多亿美元。
当然,国际金融研究所的数字也是仅供参考而已,真正的数字,没有人能弄清楚。很多对冲基金都注册在开曼群岛,英属维京群岛。没有人能弄清楚他们的资金来源,去向。
就像日元套利资本,当风险与收益的天平,更多地倾向风险的时候,套利资本是要平仓回归的。
各种投资投机资本五花八门,都在打着各自的小九九,揣摩着何时平仓,能跑在别人的前面。因为跑在后面的,即使在当地赚了,万一美元升值了,利润就会被大大稀释。
这也是个正反馈的螺旋式过程。2010年5月,在美联储第一期量化宽松结束2个月后,就上演过一次。下一次,规模更大。
下一次美元套利资本平仓,什么时候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