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580 2
2006-08-22

有关数据显示,上海市每天消费200吨豆制品。由于利润丰厚,除了少数较为正规的民营企业外,大量下岗工人加入了制售豆制品的行列,其中的许多工人成了无证、无照、无标生产的“黑作坊主”。因为黑作坊产品价格较低,许多进货商也乐于同他们建立商业关系,黑作坊的销售渠道甚至比正规企业的还发达。

由此有关部门的监管成本巨增,工商、质监、卫生、食品的执法人员疲于奔命——抓了东家,又冒出西家。通常的抽查已经无法确保豆制品的食用安全,食品安全隐患巨大,政府面临的社会压力巨大。而这些黑作坊主要集中在上海南郊的某区,考虑到本区下岗工人的就业和社会稳定问题,区政府也缺乏彻底根治“黑作坊”的动力。

为彻底根治“黑作坊”顽症,近日,上海质监局一领导提出,以企业联合的办法招安黑作坊。大体计划如下:由区政府协调各执法部门联动,同时由区政府提供区内一块地皮作“豆制品制造园区”——以正规民营企业为核心,成立两个大的企业集团,黑作坊主集中登记后可自由加入任一企业集团,并以其销售渠道、机器、资金入股。运转之后,黑作坊主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经营,但只管销售,生产由正规原先的正规民营企业负责。该领导设想通过“政府主导”,招安黑作坊,以此降低监管成本。

请各位高手就该方案的可行性做做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8-22 10:25:00

补充一点,该区政府据说将给予园区内的企业以政策和税收上的优惠。

我的问题是:

1.以“政府主导”的形式“创造”两个互相竞争的企业,并给予政策税收优惠是否违反自由竞争原则,此举对区外的其他企业是否公平?区外企业有何选择?

2.黑作坊主以“渠道”入股之后,如何保证他们不再利用手中的资源“另起炉灶”?作为大股东的正规民营企业如何协调与小企业主的利益关系,使得小企业主安心“效命”。

3.即使所有的宋江(黑作坊)都被招安,之后政府又联合宋江征讨方腊,但如何从制度上防止出现新的方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24 20:30:00

好贴!

2.黑作坊主以“渠道”入股之后,如何保证他们不再利用手中的资源“另起炉灶”?作为大股东的正规民营企业如何协调与小企业主的利益关系,使得小企业主安心“效命”。

这个问题,需要解决下面的问题:大概相当于理性约束以及激励相容约束。

如果组建大的、正规企业能够获得比现在高得期望收益,则满足理性约束,此时将不会有黑作坊再次投入“不合法行动”的行列中;其次,如果在正规企业中获得利益分配能够满足他们的激励相容约束,他们就不会“另起炉灶”。

但这个分析,是很不完善的。没有充分考虑到道德风险。

期望各位仁人志士,各抒己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