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99 1
2011-03-20
真实世界是从解释存在实现,还是从改变存在实现?

理思
集大成经济学研究室 湖北阳新435200

真实世界是现实的人在现实生活而期盼的世界,同时,也是理性在追求的美好世界。那么,美好世界即现实生活的世界,是从“解释”存在来实现呢,还是从“改变”存在才能实现?
然而,这个理论问题才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提纲中,在阐述重大理论的两个前提问题: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实际上,恩格斯在修改这条《提纲》在加进“而”字即“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是在阐明:“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是从“哲学的立足地”产生的“不同方式”在“解释存在”,既不是真实世界的立足地,也不是实现“真实世界”的思维范式。
然而,在真实世界而实现的现实存在,那是通过“改变存在”来实现的。因此,“哲学家们”立足在“哲学基本问题”的形式而展开的“解释存在”,在实质上,那是实现不了理性追求的理想,同时,也是实现不了生活在现实中的人而期盼的美好世界。因为美好世界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因此,“哲学家们”立足在“哲学基本问题”的形式而解释的关系问题,是虚假世界的关系。实际上,在真实世界里在追求或期盼的美好世界,那是从“改变存在”来实现的。这才是被埋藏在文本中的真实马克思与俄苏化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区别。
实际上,中国人在理解马克思的认识前提,理当是在真实世界,而不是在虚假世界。那么,什么是真实世界,又什么是虚假世界呢?
然而,在真实世界里的存在,那是现实存在。在虚假世界里的存在,那是虚假存在。这就是马克思早期著作的第一个重大发现。
事实上,在真实世界里存在的任何“现实存在”,它们是包括着“思维”和“存在”的“两个要素”来展开认识或认知,才是现实存在的东西。
事实上,只有在虚假世界里的存在,才有其分割思维与存在对立的概念。
比如说,在真实世界里存在的大米,既不是土豆、也不是玉米。
可是,在虚假世界里的“存在”、“物质”既是大米,土豆、玉米、也是电视机、洗衣机、电脑。
比如说,在真实世界里的人是——现实的人,而在虚假世界里的人是——抽象的人。
再比如说,在真实世界里的“现实的人”是生活在自己的现实中,而在虚假世界里的“抽象的人”却是存在“一般”的“共性”中。这就是马克思文本在阐明的:在真实世界与在虚假世界的本质区别。也可以说,这是中国人从本国文字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而读出的话语权。
事实上,真正能读通、读懂马克思文本在批判、揭穿的是什么?只有从“两个前提”而展开深读、精读,才有可能实现“回到马克思”的原初理论中去。这“两个前提”就是:真实世界和虚假世界。
真实世界是马克思的立足地,虚假世界是“哲学家们”的立足地。
真实世界是现实事物与现存事物而交替展开的现实存在和历史存在;虚假世界是思维与存在而展开的关系存在。
实际上,在真实世界里生活的现实的人,是依靠物质基础、物质条件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而生活。
然而,在虚假世界里存在的抽象的人,那是依赖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回答是存在,决不是生活。
那么,这两个前提是不是马克思文本在阐明:真实世界与虚假世界的本质区别?大家可以展开讨论。但,话语权理当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读出的,而不是俄苏化马克思主义确立的。
因此,当我们从理性上而确定了什么是真实世界,什么是虚假世界之后,那么,本文提出的理论问题:真实世界是从“解释存在”实现的,还是从“改变存在”而实现的,其真相和事实也就大白于天下:美好的世界、期盼的世界即真实世界,不是从“解释存在”来实现的,而是从“改变存在”来实现的!
当然,在真实世界里需要“解释”,但是,“解释存在”必须要为“改变存在”而服务,只有这种“解释看法”才是有价值的解释,反之,是无价值解释,而无价值的解释劳动是无用劳动。                       

2011-3-20日于阳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23 07:33:32
本人提出的“解释存在”与“改变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关系到纯理论的发展趋势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纯理论的研究方向和途径的重大问题。然而,在大学里学习的社会科学理论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不是能起到学成之后而进入社会实践,能不能运用纯理论的现实作用的前提问题?却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是可惜的。这不是一个理论的标题,而是针对纯理论在现实存在有没有价值的现实问题。希望大家能展开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