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提出“十二五规划”建议以来,各地发展服务经济的政策和文件纷纷浮出水面。但是,我发现各地政策中两个主题词提得最多也最受重视,这两个主题词是: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我认为,这种追求服务业的现代化和生产性的思路是有偏差的,就是说,偏离了发展的目的---以民为本的地促进民生幸福。其原因是:
第一,生产服务是为企业服务的作为中间产品投入的服务,发展这种服务业目的还是发展制造业。但是,制造如果还是为了出口和赚外汇,那么,中国普通老百姓仍然难以获得增长的好处;制造如果是为了国内消费,那么,发展直接的生活服务和文化服务可能更有利于百姓的幸福,因为物质多了不一定幸福;
第二,发展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组织管理办法提升金融、旅游、保险、物流、创意等传统产业,并不一定就是发展世间全新的服务业,服务业的现代化确实有必要。但是,如果服务业的信息化超过了老百姓的学习能力、消费能力;那么,也是浪费资源,并不能带来老百姓的幸福。如果服务业的组织规模化带来了垄断,那么,还不如小业主形态有利于百姓生活。此外,服务业的新业态和新兴的服务产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如生活服务和民生服务的概念实在,所以,提现代服务业的概念也不必比提生活服务和民生服务的概念多。
总之,我们觉得,提大力发展幸福型服务经济的提法比提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要好。那么,何谓幸福型服务经济呢?下面是我们的理解:
第一,内涵:是以百姓消费为目的,以百姓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宗旨,以每个个体的身心全面发展为标准,以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公平为表现,可以通过社会满意度、主观幸福感的调查、意外事故死亡率的下降、人均寿命延长、产品假冒伪劣比例下降率、盗窃率下降等客观和主观幸福指标来加以衡量的服务经济。
第二,外延:养老服务,如何当好父母、爷爷奶奶、中小学老师等成人公益教育,食品安全检测、人居环境检测服务,健康的文艺服务,培养人们创造力的手工组装业、手绘和电脑设计等服务,学生的师风师德评估网建设,健康心灵服务,老年大学和老年技能传帮带,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以及干净水供应等公益事业,全民健身服务……;此外,特别要强调的是农业服务业--因为这关系到13亿中国人的粮油安全的根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