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居民资产重新配置能否引发上证指数上10000 点?这涉及到居民资产向股票市场的配置是形成大牛市的原因,还是股市的走牛吸引了居民的资产,从而形成了上涨-资金流入的正循环?前者可以解释美国60 年代股市上涨,却不能解释82 年之后股市十倍的涨幅。
美国 60 年代仅仅靠居民资产配置转移形成的股市牛市幅度也就在一倍左右,而上涨十几倍、几十倍的超级大牛市(像美国82 年之后、英国74 年之后、日本80年代)更依赖利率长波下降造成的整体流动性宽松(这是反通货膨胀的超级大牛市,详细解释见《策略投资》一书的详细论述)。目前的宏观大环境明显不属于此类。
从 A 股市场近十年的历史来看,居民储蓄搬家主要受实际利率水平以及各市场赚钱效应的影响(07 年股市有赚钱效应,09 年楼市有赚钱效应)。目前来看,股市赚钱效应也不明显,实际利率水平中短期难以下降。
居民储蓄中活期存款主要是为了维持三个方面的需求:日常消费、偿付性需求和预防性需求。因此活期存款增速较为平稳,稳定在25%左右,而定期存款的配置较为敏感,增速波动区间在0-40%,会随着利率以及通胀的变化流向收益高的领域,储蓄资金的流动主要是这部分资金在不同市场的配置。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如果储蓄搬家发生能够“挤出”的资金为2 万亿左右,参照07 年的情形,指数上涨空间在25%左右,也就是到3600 点左右。 当然这是静态分析居民的储蓄搬家,如果宏观投资机会不显著,企业的储蓄搬家是否会引起大牛市?这就请见另外的酷图了。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