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9137 50
2021-06-03
1.人类早期的物物交换是一种在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现象,这时的“20码麻布换一件上衣”多不是市场上的通常固定值。这时候,要么是卖麻布的张三忽悠了卖上衣的李四,从而在市场上只是用10码麻布就换了一件上衣;要么就是卖上衣的李四靠欺诈只用一件上衣就换了50码麻布。然而从更长一些的时间段来看,你卖东西光靠忽悠欺骗是不能长久的。马克思说的价值的实体——“劳动”——是市场上的人们对某个商品整体性的看法————用资本论中引述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勒特罗纳的说法就是:“全部同类产品其实只是一个量,这个量的价格是整个的决定的,而不以特殊情况为转移”————所以,正是因为是市场上的人对某个商品的集体(一般)看法,所以那件商品背后的“劳动”谁能隐瞒和忽悠的了谁啊?张三你想永远用10码麻布就去市场上忽悠一件上衣,那你就试试看,去撞南墙去吧!同样的,李四你指望在市场上永远标价一件上衣换50码麻布,你也可以去试试。这里不需要物理学的对劳动量锱铢必较,因为市场的集体意识会像倒塌的房子落在头顶上引力在起作用那样,形成人们对市场上商品背后劳动的整体看法————只不过是它(劳动量)在讨价还价中,在交换比例的博弈中,被慢慢固化,最后形成了一个围绕价值不断波动的价格。
2.这种不以物理学方式展开的“劳动”定价方式,我举个例子就可以明白了:现在人们大多在网上“泡吧”过的,什么“历史学吧”什么“足球吧”等等。这些吧只要是成熟的形式了,一定会列出必须遵守的吧规吧务来维持运行。可是有人会说这吧规的“什么敏感词汇”等等也不好量化或者规定啊?是啊,它本来就和讨价还价一样,不是物理学的事,是一种社会化的校订过程。否则,有人说个“子丑寅卯”是敏感词汇,那人说“胡扯”,我认为“赵钱孙李”才是敏感词汇,这如何物理学的量化和规定?会有人说那还是得靠吧主啊!答对了,吧主就是那市场上的“货币”————和货币的出现极其意义是同一回事————它们都是集体看法和集体意志的反映(而不管其产生的过程是不是民主或不民主)。
3.看过《资本论》的都知道,货币是市场上大家同时按规定拿自己的商品和某一个特定商品(比如黄金)交换的产物。那大家为什么要拿同一个商品来交换呢?原因之一就是方便讨价还价时对“劳动量”的校订啊————李四问:张三,你的20码麻布凭什么标价7镑?别人我看见可都标价5镑啊!回答是:李四啊,你再看看,我的麻布质量可好了,用了耐穿,标价5镑的那位真不行。李四再说:就那也不能是7镑啊,别人顶多才5镑啊!你的最多5镑。张三回答:乱扯!怎么也是要6镑啊,你再看看这质量,我用的原料,我这手工多细……。李四立刻回答:就5镑成交,不然我去别家了!张三一看,立马说“唉唉,你再看看……”————市场上就是这样,流动的商品不断进出使得价格围绕价值不断波动着,但是有了货币的存在,无论是商品定价,还是买者的付钱,都会让价格离不开那市场上人们对某一(类)商品背后劳动量的整体性判断多远。它(货币)打压着那些“使用价值决定论”里说的“使用价值”在讨价还价时对别人的“要挟空间”。就这样,和人类早期的物物交换相比,价格在市场上更是围绕价值上下“窄幅”波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6-3 14:58:32
也就是说,量化并不是劳动价值论的瓶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3 15:45:29
那大家为什么要拿同一个商品来交换呢?原因之一就是方便讨价还价时对“劳动量”的校订啊
------------
对哪个劳动量进行校订?为什么不是对其他某种东西的校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3 15:48:11
对与更对1 发表于 2021-6-3 14:58
也就是说,量化并不是劳动价值论的瓶颈。
你预设了一个前提,但没有证明它:交换的砍价是对劳动量的量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3 17:40:33
文中提到的“使用价值论”,通常又被称为“效用价值论”————在这里说明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3 17:55:09
商品交换又不仅仅是劳动产品的交换,社会中充斥非劳动产品与劳动产品的交换,何以能够只用劳动来“锚碇”交换。比如,美女往T型舞台一站,立刻得到众多观众以货币形式的劳动产品进行打赏交换。对劳动者来说,你是用劳动来“锚定”交换,而对美女而言,她们却是以颜值来“锚定”交换。此外,“锚定”交换的还通常由个人偏好,消费能力和消费计划等因素来决定。

为此,任何事物如果离开了物理学的科学实证,靠拍脑袋想当然的“本质论”,其所得出的结论必然沦为一种玄学,甚至是歪理邪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