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业生态系统
(一)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所谓的商业生态系统,就是由组织和个人所组成的经济联合体,其成员包括核心企业、消费者、市场中介、供应商、风险承担者等,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竞争者,这些成员之间构成了价值链,不同的链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了价值网,物质、能量和信息等通过价值网在联合体成员间流动和循环,它们在一个商业生态系统中担当着不同的功能,各司其职,但又形成互赖、互依、共生的生态系统。在这一商业生态系统中,虽有不同的利益驱动,但身在其中的组织和个人互利共存,资源共享,注重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共同维持系统的延续和发展。
(二)商业生态系统设计的目的
一个高效的组织生态系统往往拥有很多价值链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复杂多样的价值网络,这有利于保证生态系的可持续发展及强大的外部环境适应力。
商业生态系统设计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确定产品的核心价值主张,同时探究其在市场中的生态性和存在度,对此我们要确保每个角色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定位,并给出相应的描述和不同区域的规划性。同时,商业生态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还能发挥团队的最大优势,使每个角色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商业生态系统的设计也是为了对产品所存在的包含多角色的商业模式进行多维度审视,它可以简易检阅出系统中的决策者和潜在的团队成员,为设计和探寻新的模式组建具有积极性和可靠度的团队。
二、商业生态系统的设计:文旅行业外来游客/本地居民(用户)分析
特别在我们团队所探究的文旅行业中,我们是对民俗文化进行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在产品的设计上,我们针对从化存在着人们对本地民俗文化认知度低的痛点,通过提升从化文旅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以数字信息理念和技术手段构建数字化民俗生态,帮助人们把传统的民俗生活和人文环境转化为数字程序、数字典藏和数字研究,从技术手段解决传统民俗的继承和分类整合的难题,使其成为对公众普及从化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新的呈现方式。这也是对于分散的民俗资源的一种有效整合,可以不断丰富和继承从化民俗文化产业链的参与主体。
特别在外来游客的视角上,对于从化民俗的认知度相对还是比较低的,没有基础信息了解的情况下,当地的旅游产业很难吸引到新的游客血液,这样久而久之,对于这种具有继承性的民俗资源的浪费就会日积月累,造成比较显著的民俗旅游市场问题。此外,在本地居民上,也有较为显著的痛点的体现,本地居民对于民俗文化传承的积极性不高,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世代代的衍生,部分年轻人或是青少年对于该部分的民俗资源也抱着不高的自豪感,没有主动传承的责任心。
三、(团队项目介绍PoV)
在我参与的《团队项目》中,我们讨论出这项目所在的商业生态系统,有商业模式画布丶服务蓝图丶商业生态系统设计画布、产品原型。
我们目前定义视角PoV是针对从化地区人们对民俗文化认知度低的痛点问题,打造一款集从化民俗文化资料与从化民俗文化参与、讨论为一体的平台。通过发挥互联网平台的赋能和效益提升从化区文旅行业的发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字化转型以提高从化地区民俗文化的认知度,达到推广宣传的效果。将民俗文化资源融入旅游场景,帮助文旅融合提供新动能,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实现文旅行业数字化转型。
根据调查和市场行业观察,目前从化区尚未发现同类的产品,市场同类竞争力较小,因此本产品的商业生态系统属于未开拓市场、竞争程度较低的蓝海。在此基础上,由于本产品对于文旅资源的云整合能力较高以及背后对于民俗文化的涵义,也成为了产品的获利点和竞争优势之一。
而对于未来,根据市场时事的分析以及未来前景预测,伴随着国家政策以及可观的市场机遇,在数字化转型下的这类平台产品在未来商业生态系统将会是竞争激烈的一片红海。
四、(个人心得及贡献→定义视角PoV)
[个人PS-相关行业-个人能力特点1]:在有效时间内迅速掌握新媒体产品的运作模式,同时熟练用户互动策略,并善于搜集市场的各类指标数据,挖掘人群使用习惯与用户需求并规划需求池中的各类指标。产出产品之后,我会快速掌握从化民俗APP的运作方式,并针对用户需求提出迭代方案。
[个人PS-相关行业-个人能力特点2]:能运用各种可视化工具如用户旅程地图、服务蓝图以及价值主张画布等整理和系统化各种网络数据,分析站内用户数据并建立可视化模型,利用可视化模型摸索用户的使用习惯,更好地建设APP和用户之间互动的故事感,让用户在使用产品时能有沉浸式体验。
[个人PS-相关行业-个人能力特点3]:找到该产品内容迭代的方向和数据增长点,设计令用户感兴趣的媒体内容,制定创新性的运营和品牌策略,设计和创造个性化的内容定位,重视互联网的媒体情感与人之间的联系,注重平台的生长周期和平台规则的建立,设计和制定体系的组合方案,使移动平台活跃度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