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餐饮外卖行业外卖顾客痛点的产品原型/作品策划
为解决餐饮外卖行业外卖顾客痛点,本项目团队已设计并执行《数字化转型设计思维工作坊》,并产出《传统外卖行业数字化转型MRD》丶《传统外卖行业数字化转型BRD》文档。
(一)为了验证商业可行性,我们团队产出了商业模式画布和服务蓝图
1、商业模式画布

- 在本次跨学科团队合作中,我们团队选择绘制商业模式画布来使商业模式可视化,以一种有条理有逻辑的方式来描述、评估及改变商业模式。在本次数字化转型设计思维工作坊中,我们利用“商业模式画布”来验证产品商业可行性,首先,我们确定了目标用户群体,并针对他们在面对“外卖垃圾快速增长”环保问题时的需求,提出价值主张。综合9个元素最终产出商业模式画布。我们团队希望通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满足客户需求,解决客户问题。
2、服务蓝图

- 在本次数字化转型设计思维工作坊中,我们利用另一种方式“服务蓝图”来验证产品商业可行性。服务蓝图具有直观性强、易于沟通、易于理解的优点,可以帮助团队准确地了解所提供的服务及产品功能、产品优势。我们以用户为中心,将使用者行为触点进行了列举,并通过本产品与客户之间的互动线阐明了客户的作用,并展示出客户在任何一处感受到的服务质量,由此促进被感知服务的设计。
从商业可行性的角度分析:
- 从市场角度来看,结合《传统外卖行业数字化转型MRD和BRD》文档,可以发现目前市场尚未发现外卖餐盒材料分类的同类产品,市场前景较好。
- 通过商业模式画布可以发现:我们的产品能够将产品价值充分提供给用户,产品的商业模式也顺应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需求,通过餐盒垃圾分类回收推动外卖行业健康绿色发展。
- 通过服务蓝图,我们可以发现智能分类服务对用户餐盒分类意识产生很大影响,产品服务可以充分解决用户需求。通过外卖智能分类助手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推动餐饮企业数字化转型,适应消费新需求,提升客户体验。
- 从商业角度来看,推动外卖行业环境保护问题解决是餐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与顾客达成环保共鸣,树立品牌形象。当一家餐厅以绿色、环保的形象与顾客达成了共鸣时,它的品牌形象会比其他不注重环保的企业提升很多倍,愿意为它消费的顾客也会越来越多。
(二)为了验证技术可行性,我们团队产出了交互流程图/数据流程


- 由于聚合数据平台整合了其它平台的交易数据,所以它的交易深度更强,相对于别的数据接口来说,其后台所拥有的数据更丰富、更全面;
- 支持多模态搜索,使用时有更多选择;
- 给出的产品文档基本完整,上手速度较快。
总结:将垃圾分类者,垃圾产生者,垃圾回收者整合在一个服务流程中,实现平台的价值。
(三)为了验证用户可欲性,我们团队产出了用户画像/顾客旅程图
-
构建用户画像的核心工作即是给用户贴“标签”,而标签是通过对用户信息分析而来的高度精炼的特征标识。通过制作用户画像,方便我们做到用户统计,精准营销,也可以进行效果评估,相当于市场调研的一部分。
-
通过顾客旅程图,我们可以看到外卖垃圾智能回收的前后经过及使用过程,从顾客旅程地图罗列总体内容,再结合地图找出接触点和创新点。


-
本次的用户画像主要针对大学生以及上班族,这两个群体可以说是外卖的"主力军",但由于一些个人原因以及外卖中成分混杂,始终会造成外卖垃圾的堆积以及不知如何分类的问题,在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的同时,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
此外还会使用到可用性测试,针对我们想要得知用户痛点的目的进行任务设计,在进行用户招募、访谈以及观察,最后经过测试,得出结果并产出报告。
从用户可欲性的角度分析
-
本产品的功能基本满足用户需求,能够在外卖订单下订的同时,系统自动记录外卖包装材质,并在用户扫码打开回收柜时,引导扔入相对应的分类区,解决用户因不懂垃圾垃圾分类而乱扔垃圾的问题
-
奖励机制吸引,用户在成功使用一次外卖垃圾回收柜后,会得到相应的积分,凭积分可以换取不同的外卖优惠卷
-
及时回馈,当回收柜空间不足时,会有信息提醒回收员前来处理,避免因信息阻滞导致回收柜满,居民将垃圾放在周围的情况。信息互通提高回收柜利用率以及做到环境保护。
-
作为技术支撑的API比较成熟,出错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