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环境经济学
1217 2
2021-06-07

       所有的生命体其实都在讨生活——生存才是第一法则。大象“进击”昆明,一路前行也是很辛苦的。大像不像候鸟那样有大范围迁徙的习惯,象群的“出走”实在是迫于无奈:一路上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家园。所以人类仍什么吃的都没用。我们多年一直强调“恢复种群规模”,问题是人类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多少适合它们栖息地?都说非洲落后,但是非洲大陆的那些原生态规模要比经济发达国家所提供的规模大得多。所以,非洲大陆能够留住上千头大象,中国所能提供的栖息地的容纳量不会超过100头大象。老虎,狮子和野猪屡屡造访村居也都是这个原因。

       所以,我们提出“保护野生种群规模”不能片面强调,而是既要保护,也要限制。现有的条件下如果你把大象“赶到”西北沙漠,无疑是和杀戮差不多。就云南西上版纳而言,大象种群数不应超过50-60头大象。而且这还要人工增加当地食源植物的补种或再生。

       现在救急,给大象投送玉米水果等也不是不可以,但不能长此以往。大象吃惯了美味的玉米和水果,以后就待在那里不想回头了。人类说什么都不重要,而是要做什么才行。人都想吃好吃的,大象也不例外。

      我们总在讲生态平衡,讲供求关系,讲偏好,将边际效应,讲全要素,似乎总有人不听。但是野生动物却都在遵循这些“行动的原则”。说起来动物们到真真地在“践行经济学的法则”,难道不是吗?

      鲁迅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其实大象才是这样的。总之,我们把野生动物的家园搞好了大象妈妈带着宝宝才不辛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6-7 11:57:18
印度也发生大象闯进人住小区,原因是人类只顾自己发展,抢掠动物本来的栖息居住地。
到最后动物生存和居住的区域变得没法适合生存,动物当然起来反抗。
老马主义只强调人本位,一切以人作为中心。
西方社会已经发展出生态学,这个地球属于所有生物,一定要和谐共处。
这样生态才会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7-26 13:10:37
uandi 发表于 2021-6-7 11:57
印度也发生大象闯进人住小区,原因是人类只顾自己发展,抢掠动物本来的栖息居住地。
到最后动物生存和居住 ...
大象是回不去了,今后如何解决没人说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