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1-6-19 16:07:04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6-19 14:59
理解什么是“道常(恒)无为而无不为”才是关健,证伪思想只是基础问题!证伪是辩是非曲直的“是什么”?悟 ...
中士读“道德经”都不必强求去理解道经第一章,但必须知道道经第一章定调了全篇为自谦主义篇章。

与之相反的就是圣经。创世纪篇章定调了整部圣经都是自负主义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19 16:14:42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6-19 13:09
你说的其实就是我文中提倡的“以民为主(本)”,偏向于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与黑格尔的“理性机巧(狡计 ...
复制代码
大自然都在不用任何人类的干涉,也体现出系统有序的各种规律运动与发展。而人类干涉,则反而更容易破坏这种秩序。比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19 16:18:16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6-19 13:09
你说的其实就是我文中提倡的“以民为主(本)”,偏向于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与黑格尔的“理性机巧(狡计 ...
复制代码
呵呵,如果有充分的自由,那么当事情刚冒出来时,就更有可能扼制了。你那么聪明,难道真的不明白这事吗?
另外,自由主义并不容许有人过度自由,因为那即是有人不自由,从而不符合自由主义精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19 16:48:51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6-19 15:08
这个东西就干涉过度而又把民作为工具时的思想控制,故要民族强大,在加强民对国的归属感基础上,必要让 ...
某些人往往妄图要过度干涉自然的社会,从而陷入“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再加水,水再多了再加面.....”以至无穷,比如,干涉生育就是典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19 16:50:52
YYSRR 发表于 2021-6-19 14:10
民从来都是自作主的,有谁不愿自作主吗?大概是有什么东西不让他们自作主吧。
高见!民从来都 是自作主的,自作主活得最好。如果需要多人协作,也是在民拥有充分自主权的情况下的多人协作。而不是有某东西凌驾于民之上的那种干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19 17:42:19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6-19 15:00
林汉扬 2021-6-19 13:53
你同意窦文涛的观点,过去两千年来人们对非常道那个版本的所有解读和研究全部都可 ...
“非恒道”那个版本的道经第一章就是“概念论”,那是写给极少数哲学家看的,不是写给绝大多数人看的,因此我不打算花费时间去解道经第一章。但我可以简单明确两点:
1、道经第一章定调了道德经全篇为自谦主义篇章;
2、第二章批判自负主义,把自负主义定性为天下最恶最不善的东西。

圣经就是自负主义篇章。自从有了那部自负主义篇章,过去两千年来世界上至上一半的人都卷入了信仰冲突的战争,至今热战冷战不断。耶路撒冷原本是希伯来语“和平之城”的意思,但这个地方却从来也没有和平过。世上还有没有比自负主义更恶更不善的东西呢?再没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19 17:51:20
再回到黑格尔这里。请问这里有谁读过黑格尔的“概念论”?
对概念问题有足够深入的研究,那才有可能发现黑格尔“概念论”的问题。
黑格尔就在这一章里为将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理解”埋下了伏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19 18:05:28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6-19 17:51
再回到黑格尔这里。请问这里有谁读过黑格尔的“概念论”?
对概念问题有足够深入的研究,那才有可能发现黑 ...
你不懂等于别也不懂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19 18:45:52
hhj-1 发表于 2021-6-19 18:05
你不懂等于别也不懂吗?
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理解我。不,就连这个人也不理解我。
——黑格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19 20:13:1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6-19 16:03
“是什么”这就叫定义,就是明确一个概念或一个词语的意义。“因、果”这对概念就是逻辑的树根。“是什么 ...
我个人认为的“是什么”可能你认为的“定义”不完全是一回事,我不知道你是从哪里了解的?还是自己的想法?在我了解中的“定义“就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但它与我认为的“是什么”是作为“追寻事物本质本源真伪、是非(肯定与否定)、善恶(好、孬)、美丑的信息对称性和确定性判断”,这个可能与你认为的“是什么”不全等,后者范畴更大些。我们在问“是什么”时往往是要与“不是什么“对应的,故在确定事物“是什么”时,也就确实了对标的参照物相对“不是什么”了,故它有以“判断”为前提进而“选择”的思维结合行为(知行互反馈)过程。而“定义”应该是更基础的人对物的名称进行界定的概念(名)的思维,而“是什么”则是在“名”的同时有选择的“实”。而“证伪”就是排除不“是什么”的“否定之否定”方法,故有人说科学实验的“试错”就是“证伪”。人的认识也是渐进的,是一个从相对不确定到确定的信息对称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之为“肯定之肯定”过程,其实用信息论的说法就是对信息的掌握程度从0→1的过程,0是表示无知故“无名”,1是绝对理性下的完全信息从而达到“绝对真理”的“常(恒)名”,所以,从0→1的过程就是“无知求知”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证伪”比例递减下降到自我“证实”递增上升的过程,这个是阴(伪)隐阳(真)显的过程。
“名可名,非常(恒)名”,正是老子认识到常人的意识不可能绝对理性从而在现实中对客观存在不可能完全信息对称,所以,通过人“可道”出来的“道”这个东西,即“非常(恒)道”,而“常(恒)道"表现出来的这种“绝对真理”的“名”也就是不能完全体现的,故所有的“名”(定义)都是“非常(恒)名”的,即暂时性的,故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可见,被后人称之为“道祖”或“圣人"的老子也不敢自居与道同步,而只有某教才杜撰或假设出一个全知万能的上帝(与道同步或被定义为道化肉身的家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19 21:16:41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6-19 16:07
中士读“道德经”都不必强求去理解道经第一章,但必须知道道经第一章定调了全篇为自谦主义篇章。

与之 ...
悟 ...
对于你对两者的自谦主义与自负主义的界定我没有意见,上层一贴对老子与某教的所谓“先知”所写的作品中对道的态度己作了论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19 21:27:23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6-19 20:13
我个人认为的“是什么”可能你认为的“定义”不完全是一回事,我不知道你是从哪里了解的?还是自己的想 ...
“是什么”暗含着“除此之外的都不是”,这的确就是定义。定义是我们人类整理思维素材的一种能力,与生俱来就有的能力(人与人自己这种能力存在差异)。把某个概念从诸多概念中孤立出来(孤立),并使之固定下来(静止),必要时还要抽取某些共性而舍弃某些殊相(片面),这样的一整套规则就叫定义规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19 21:49:45
hhj-1 发表于 2021-6-19 16:14
大自然都在不用任何人类的干涉,也体现出系统有序的各种规律运动与发展。而人类干涉,则反而更容易破坏这 ...
这个也分阴阳相对而言,大自然都在不用任何人类的干涉,也体现出系统有序的各种规律运动与发展,而人类社会系统的有序化程度更是明显,这个是人胜于物使人从环境中获得负熵(或使用价值剩余与价值节约)即熵减才导致避免人类社会走向与其它动物一样的相对无组织。而我认为人类不是不要干涉,而是不要过度干涉,这样则才能不破坏这种秩序。
再比如,人体的组织系统中也存在中枢神经(大脑)通过内分泌和植物神经对各个系统进行干涉的控制调节机制,在清醒时显意识(识神)状态主导潜意识(元神)隐藏,反之,在睡觉或入静(修道)时,显意识(识神)退位潜意识(主导),一松一驰,一阴一阳,负阴抱阳,若即若离,其志要弱,其身要柔,冲气为和,和而互利(谐),内外致一,此谓修心之道也!
故古有治国而治身之说,此乃心法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19 21:56:55
《居安恩危》之治国如治身!


出自宋代司马光的古文《居安思危》 ,原文如下: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jù)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转,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20 09:04:30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6-19 18:45
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理解我。不,就连这个人也不理解我。
——黑格尔
你整天叫喊这个,难道就证明了你不是无知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20 10:16:42
hhj-1 发表于 2021-6-20 09:04
你整天叫喊这个,难道就证明了你不是无知的吗?
“正反合”还真不是用来理解的。正说就正说,反说就反说,这才是用来理解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20 10:36:04
“是也不是,不是也是”就不是用来理解的(意义不定)。“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才是用来理解的(定义),但这居然就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批判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20 10:40:56
意义不定的东西都自诩能够理解,这就叫虔诚有加,理性不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20 10:46:36
黑格尔和马克思都做了同一件事,那就是打脸那些擅长捧高攀附的人,学界里特别多这种人。洋洋洒洒一辈子,最后才告诉那些自诩能够理解的人们,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理解我,我不是你们那种主义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20 11:10:26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6-20 10:40
意义不定的东西都自诩能够理解,这就叫虔诚有加,理性不足。
意义既是定的,又是不定的,就象你既是生的,又必定会死一样。你的理性不足使你不知你的生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20 11:11:04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6-20 10:16
“正反合”还真不是用来理解的。正说就正说,反说就反说,这才是用来理解的。
你不能理解并不等于别人不能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20 11:50:26
hhj-1 发表于 2021-6-20 11:11
你不能理解并不等于别人不能理解。
偷换“理解”这个词语的意义就可以了。恩格斯已经示范过了,在《反杜林论》里面用“形而上学”一词来偷换“形式逻辑”一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20 12:11:35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6-19 21:49
这个也分阴阳相对而言,大自然都在不用任何人类的干涉,也体现出系统有序的各种规律运动与发展,而人类 ...
复制代码
自作聪明的自负人类怎么知道什么才算是过度干涉呢?比如讲计育,如何才算合适的终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20 14:57:03
hhj-1 发表于 2021-6-20 11:10
意义既是定的,又是不定的,就象你既是生的,又必定会死一样。你的理性不足使你不知你的生死。
有多少分理由才有多少分相信,这就是理性的态度。“思”的条件下可以确信我在;“不思”的条件下就不可以确信我在或者不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20 15:15:19
hhj-1 发表于 2021-6-20 12:11
自作聪明的自负人类怎么知道什么才算是过度干涉呢?比如讲计育,如何才算合适的终止?
发展媒体信息和智能科技,使社会系统信息透明度从互信度提升,在经济上供求更对称,使政治上下相互监督力度过强!在科技与文化上百家争鸣,使技术与学术交流取长补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20 19:08:5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6-19 21:27
“是什么”暗含着“除此之外的都不是”,这的确就是定义。定义是我们人类整理思维素材的一种能力,与生俱 ...
你所说的其实不是定义,倒是与国学的“良知”类似,“良知”最早由孟子提出来,而且只有一句话:“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以后,儒家思想虽然有很大发展,但没有人专门讲良知,直至明代,才有阳明子重提良知。
良知,用现代白话的说法其实就是人天生就有的主观能动地求生存与发展从而对客观环境进行辩真伪、识善恶的信息反馈能力,或是主体与客体信息互反馈而产生的求有序平衡(和谐共处)的信息对称能力。
以国学的说法是顺应天道而赋予的不学而得的善根(天赋)。

而定义则有所不同。
中文字义:对事物做出的明确价值描述。
现代定义: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简要说明。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五节:“大抵西人之著述,必先就其主题立一界说,下一定义,然后循定义以纵说之,横说之”。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一切从农村转城市。
弊端
值得注意的是定义是一种表述并非自主认知来源,在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情上过度拘泥于它会扼杀知道但无法表述的事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20 20:06:42
林汉扬 发表于 2021-6-20 19:08
你所说的其实不是定义,倒是与国学的“良知”类似,“良知”最早由孟子提出来,而且只有一句话:“人之所 ...
一整套定义规则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明确“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20 20:36:21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6-19 21:27
“是什么”暗含着“除此之外的都不是”,这的确就是定义。定义是我们人类整理思维素材的一种能力,与生俱 ...
我认为你这里所说的其实应该不是定义,倒是与国学的“良知”类似,“良知”望字释义,就是追求相对于自身生存和发展具有价值的认知本能,比如,人一出生,肚子饥了,由于不能手拿看到可能可以吃的,未能满足达到生存需要所感觉到身体饥饿带来的神经感觉而难受时,就会哭喊引起母亲的注意,当母亲喂其第一口奶偿到乳汁而满足充饥的生理需要时,就从事件中感知了乳汁相对于自己充饥需要的价值判断,以后逐渐感觉认知积累多了看到许多好吃的东西就会往口里塞,但并不是一开始就能辩哪些东西能否吃,而是在试错,父母或监护人不注意可能会发生危险的,比如硬币、弹珠等小玩意也会被抓到塞入口中,这样,通过对环境相对于自我的是非和善恶之心的成长从而强大,逐渐形成了自我对环境的事实与价值一套系统的判断以及相应来指导自身成功价值实现的行为,这个过程也是自证的过程,王阳明称之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而与“良知”对应的行为就是“良能”。这两个概念最早由孟子提出来,而且只有一句话:“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以后,儒家思想虽然有很大发展,但没有人专门讲良知,直至明代,才有阳明子重提良知。
王阳明 《大学问》说:“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这个是非就是“是什么”与“不是什么”,王阳明晚年又提出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可见,王阳明又对良知的概念有了补充,从辩“是非之心”到“知善知恶”,就是包括了真伪到价值的认知本能。


良知,用现代白话的说法其实就是人天生就有的主观能动地求生存与发展从而对客观环境进行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信息反馈能力,或是主体与客体信息互反馈而产生的求有序平衡(和谐共处)的信息对称能力。这个还涉及到另一个哲学问题,如何从事实判断到价值判断的命道,本人在几年前就解决了这个命题,即提出一个“事实价值”,这里暂不多说了。另,以国学的说法“良知”也是顺应天道而赋予的不学而得的善根(天赋)。

而定义则有所不同。
中文字义:对事物做出的明确价值描述。
现代定义: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简要说明。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五节:“大抵西人之著述,必先就其主题立一界说,下一定义,然后循定义以纵说之,横说之”。如果是定义不符客观事实,那么,一切理论的大厦就等于建立在不札实牢固的地基上,终有一日将会坍塌为废墟,许多以前的“科学”理论就是,像18世纪中叶由英国科学家布莱克等人提出的热素说就是,它与燃素说相类似的解释热现象的一种错误理论,最后破产了!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一切从农村转城市。”毛泽东的策略是符合“名可名,非常名”的道理的,认为定义不全等于绝对真理,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去认知发现发掘出适用于我们自己更有价值的行为,才是实事求是,所以,他成功了。而发起文革与大跃进不实事求是的浮夸风则相反,所以,某些人失败了!
定义的弊端
值得注意的是定义是一种表述并非自主认知来源,在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情上过度拘泥于它会扼杀知道但无法表述的事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20 20:49:22
这是什么东西?这个词语什么意思?这问的就是定义项。
这本该是常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6-20 21:47:46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6-20 20:06
一整套定义规则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明确“是什么”。
按你的意思是说“定义”与“是什么”全等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