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全球是不是通货紧缩是要打问号的,现在不少国家看CPI是通胀,看PPI是通缩,也就是说滞胀的特征更明显。其次,如果本质上是生产过剩危机,确实通过均贫富来解决是治本知道,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均贫富的社会机制,因为他们是承认私有产权的,除非资本家出于怜悯之心将卖不出去的产品无偿送给穷人,否则社会机制并无强制通过财富均衡来解决。最普遍的是“倒牛奶”现象,穷人因为经济危机失业没钱而挨饿,资本家却宁可把牛奶倒掉也不送给穷人,出现这样令人费解的现象的背后原因,就是私有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在财富分配上主要是依靠市场经济,即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绝对性地位,即使是政府也没有均衡财富的权力。最后,为什么都是负利率来解决这一问题呢?大萧条以来,凯恩斯主义占据了资本主义社会宏观调控的主导型地位,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应对通缩的主要手段,其中降息是货币宽松的主要标志,通过更多的流动性希望激活整个微观企业的再生产动力,以及全社会的生产消费循环,负利率不过是利率不能再降背景下的无奈之选,背后的目的也是为了将储蓄赶出银行体系,流入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以支持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