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885 2
2021-06-18
为什么当下全球通货紧缩本质是生产过剩危机,各国办法都是负利率而非更均衡的财富分配来提高居民消费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6-19 14:02:46
首先,全球是不是通货紧缩是要打问号的,现在不少国家看CPI是通胀,看PPI是通缩,也就是说滞胀的特征更明显。其次,如果本质上是生产过剩危机,确实通过均贫富来解决是治本知道,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均贫富的社会机制,因为他们是承认私有产权的,除非资本家出于怜悯之心将卖不出去的产品无偿送给穷人,否则社会机制并无强制通过财富均衡来解决。最普遍的是“倒牛奶”现象,穷人因为经济危机失业没钱而挨饿,资本家却宁可把牛奶倒掉也不送给穷人,出现这样令人费解的现象的背后原因,就是私有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在财富分配上主要是依靠市场经济,即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绝对性地位,即使是政府也没有均衡财富的权力。最后,为什么都是负利率来解决这一问题呢?大萧条以来,凯恩斯主义占据了资本主义社会宏观调控的主导型地位,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应对通缩的主要手段,其中降息是货币宽松的主要标志,通过更多的流动性希望激活整个微观企业的再生产动力,以及全社会的生产消费循环,负利率不过是利率不能再降背景下的无奈之选,背后的目的也是为了将储蓄赶出银行体系,流入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以支持经济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7-11 21:33:29
一、关于“为什么当下全球通货紧缩本质是生产过剩危机,各国办法都是负利率而非更均衡的财富分配来提高居民消费力?”问题本身
我查了一下今年以来美国、英国、日本等若干国家的物价数据,发现当下许多国家并没有发生通货紧缩。当然,有的国家没有发生通货紧缩有可能是因为滥发货币造成的,就是说,它实际上已经发生了通货紧缩,只是由于滥发货币,货币发行量增加引起的物价上涨超过了其经济本身引起的通货紧缩幅度,所以表现为通货膨胀。但是,至少从其表现来看,没有发生通货紧缩。因此,这个问题的提出,不是十分准确。
另外,当通货紧缩发生时,也并非所有国家都实行负利率政策。
所以,银行货币学70464网友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全球通货紧缩时有的国家采取负利率办法而非更均衡的财富分配办法来提高居民消费力”问题,现在我就来进行回答。
二、通货紧缩时为什么有的国家采取负利率办法
通货紧缩时有的国家采取负利率办法,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因为社会平均利润率低了。通常情况下,利率不能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一旦超过了,企业使用贷款就面临不能盈利的风险,尤其是主要依靠贷款进行经营的企业。发生通货紧缩时,市场商品和服务的总供求关系是供大于求,物价下降,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客观上也要求利率下降。如果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到接近0或者为0或者0以下,这时候就可能会出现负利率。
2、因为负利率有人能够接受。一般情况下,人们既要把钱借给别人、让别人用自己的钱,还要给别人利息,这样的事情是难以想象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接受负利率呢?主要的,一是许多客户没有办法。因为许多企业的账户就在银行,为了结算方便,需要把钱存在银行,所以只能接受政府或者货币当局的规定。二是负利率比自己存放的看护费用低。如果人们不把货币存在银行,对于比较大额的货币量来说,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这就要付出一定的看护费,当看护费大于负利率的时候,人们就会选择把钱存在银行。基于以上两条原因,所以负利率会有人接受。
3、一些西方国家习惯于利用利率政策调控经济。许多西方经济学理论把利率看成经济运行的主要经济指标,认为利率既会决定货币的供求,也会影响宏观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供求,所以把利率指标看得很重,也就舍得在利率项目上下猛药。
事实上,负利率政策值得商榷。它虽然符合利率要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经济规律;但是,也违背经济规律。因为,它会降低货币在银行系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存款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
三、通货紧缩时为什么有的国家不采取更均衡的财富分配来提高居民消费力的办法
均衡的财富分配应该有三层含义:一是均贫富,让富人的钱匀给穷人;二是实行财富再分配,把财富更多地向低收入群体倾斜;三是给每一位国民发钱,让穷人也富起来。
1、关于均贫富,让富人的钱匀给穷人。这涉及到要来一场刺刀见红的革命,在很多国家显然做不到。
2、关于实行财富再分配,把财富更多地向低收入群体倾斜。事实上,这项工作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在做。因为各个国家不是实行的共产主义制度,不能在初次分配环节规定工人工资(只能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做不到人人收入相等或者接近相等,所以只能通过国家财政有限的财力来进行再分配。通常只能靠转移支付保证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对增加需求、消化过剩产品、改变通货紧缩效果不明显。
3、关于给每一位国民发钱,让穷人也富起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给每一位国民发钱,发的少了,相当于毛毛雨,没有作用;发的多了,没有财力。所以,很少有国家这么做,除非遇到了极端特殊情况,如,地震、海啸、大面积流行病等灾害。但是,仅仅遇到了通货紧缩,没必要这么做,所冒风险太大。一是债务风险。在国家没有财力的情况下,给国民大量发钱,就要举债,而且要大量举债,形成巨额财政赤字,这就会引发债务危机。二是恶性通货膨胀风险。一旦大量发钱,就要滥印票子、滥发货币,使物价飞涨。滥发货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又催生滥发货币,恶性循环,极大地推高通货膨胀风险。三是政治和社会风险。债务风险和恶性通货膨胀风险还会带来政治和社会风险,造成政治不稳定、民不聊生、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像希腊的债务危机、委内瑞拉的恶性通货膨胀都引发了政治和社会风险。
所以,无论哪种意义上的均衡的财富分配,在目前的社会制度下,要么没法实行,要么不能实行,要么实行起来效果不明显。各个国家都考虑了这一办法,只是还没有找到更有效的途径。
通货紧缩通常是由于某些产品的绝对过剩或者相对过剩造成的。对于绝对过剩的产品,增加消费能力也不会增加需求。对于相对过剩的产品,是相对于当时的消费能力形成的,如果采取的措施不能立即改变当时的收入状况,则供大于求的状况不会改变。而即使是人人收入相等,也会有因为消费能力不足而造成相对过剩的产品,也会有宏观经济的供大于求。所以,银行货币学70464网友的“为什么当下全球通货紧缩本质是生产过剩危机,各国办法都是负利率而非更均衡的财富分配来提高居民消费力?”问题虽然提出了一个很明晰的思路,但是,实行起来难免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