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你好。我没有读过王燕的那本书,也没有搜索到这本书,只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来回答了。其实,你问的两个问题都很简单,我给你举两个例子你就会明白了。其实这两个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简单的因式分解。第一个,我们一2阶为例。1-a*L-b*L^2=(1-c*L)*(1-d*L ) 我们只要令:a=c+d。b=c*d就会成立的。因为只有同等幂数的系数相等时等式才会成立。。。同样P阶的情况也是如此啊。因为P个因式的成绩最高次幂为P,次高为(p-1)...直至到0. (L表示滞后算子,和B的功能是一样的)。。我们只需对应同等次幂的系数就可以了。。对于第二个问题,则更为简单。。你先试着分解下这个2次因式。1/(x^2+3x+2) 分解的结果不就是2个分式的和么??{1/(x+1)}-{1/x+2} 而X^2+3x+2的分解不正好是我说的第一个情况么?虽然是个特例,但足以说明问题。。其实,这儿是有一个定理的。说的就是你的第二个问题。当特征值不同时,总能分解为P个分项式之和。。。。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