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190 2
2011-03-30
自我毕竟是局限性的,自我不会满足自我的需求,这样自我就寻求向客观的投放。这种投放是自我意志的实现,也可能是自我意志的挫折。因为意志不是都会实现的。自我不能安静在自我之中,因为自我也会厌倦自己。自己的外貌,自己的心情,自己的一切都会使自己失望。那些自我厌倦的人,寻求向世界的各种形式的投放。比如阅读,旅游,交际,处事,思想,行为的各种形式的投放把自我作为一种资源抛弃出去,就像打渔的人把鱼钩投放出去,是为了打来鱼儿。自我向世界的投放也一种自我意志的实现。这种实现往往不是尽如人意的。        许多投放并没有收获,因为自我对世界的选择,以及世界对自我的渺小的不在意,这样各种投放会是寂寞无聊的。自我的矛盾,自我与世界的矛盾,自我向世界的投放换来新的烦恼,矛盾。这样还不如先前的安静,但是人性是难以安静的,这是因为自我的矛盾决定的。自我向世界的投放换来新的矛盾,这种矛盾就是生命的实际的遭遇。一定意义上,矛盾就是生命的趣味。没有矛盾就没有趣味。如果趣味是完全适合自己的,那仅仅是少数的情况,趣味往往是自我与世界的矛盾,错误,抵触,误会。。这样自我才会在这样的矛盾中被激活。
        许多生命需要矛盾的激活。因为许多生命就像死水一样,矛盾激活的生命就会进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自我修正,自我修正是为了和世界的矛盾消除,这就是中国人的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是生命为了自我与世界的不矛盾而采取的观念,这种观念就把自我舍弃了,这种舍弃中,世界完全显现在自我之中,这样忘记自我反而是得到自我的出路。这就是道家,佛家说的“无我”。把自我投放出去,就是无我。把世界从自我驱逐出去,就是我,这样我与世界难以并存。许多人希望把自己投放出去,就是投放在在人群之中,事件之中,各种对象之中。这样世界凸显了,自我淡化了。
       从“自强不息”看,自我始终是凸显在自我心灵中的存在,中国人还没有完全的世界观念,这样才把“自己”作为全部的存在而终生执着,这种执着也是很艰苦的。念念不忘的自己是自己的负担,因为任何意念的执着都是心灵的压力。所以,释放压力不是躲避,而是直接面对。只有把自我作为一种资源投放出去,世界才能显现。这样人们为什么要这样的自我而不投放出去呢?自我向世界的投放是一种思想,行为。实践就是自我向世界的投放,这种投放是人类的历史现象,也是现实。不仅自我需要向世界投放,民族国家也需要向世界投放,这种现象就是改革开放。只有舍弃自我,才能得到世界。自我不断的超越就是投放,这种投放把原始性的自我不断舍弃了,滋生新的自我,把这个新的自我投放了,得到更大的自我,这就是自我的完善和进步。
       个体人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一切价值是以对象为判断标准的。如果一个人没有第一次把自己投放给异性,就没有婚姻家庭,没有种族,国家。所以,生命是不限制的投放。如果按照中国的说法,-----明哲保身。自我节制对世界的投放,这种吝啬的自我是不能得到世界的。而且这就是几千年的房建设或的特色。禁止把自我投放出去。自我如果在不投放的时候,就不会产生任何价值和意义。这样西方文化的精神就是----牺牲------自我向世界的完全的投放。奉献,----自我向环境的不间断的投放,这样西方文化显示出无限的开阔领域。客观的精神才能显现,民主的思想,科学的精神,自由的追求才能显现。
        自我投放的条件是自由。自由是生命向世界的投放的资格,这种资格很少,就不能随随便便把自我投放出去,这样自我就是局限性的,封闭的,带着偏执性的。为了打破自我的局限性,自我越是舍不得,越会丧失。就像一滴水越是舍不得,越会干枯,而把一滴水投放进大海,大海之中就得到永恒的一滴水。这种现象就是自我向上帝的投放----信仰,向大道的投放-----秩序,向他者的投放-----奉献。这样自我就是无限的。自我获得的超越就在自我的对象之中。把自我的才能,外貌,智慧,力量,。。。投放出去,这就是一般性的劳动,这种劳动换得自我的实现。自我绝不是早自我之中,而是在对象之中。但是无数的生命不知道自己的对象是什么。
        自我向世界的盲目投放。这种投放是被动的。也不能限制这种投放,因为自我的盲目性也不是完全无益的,最好是自我意志之中的投放,这样自我的局限性和对象才能是科学的投放。这种投放变成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生命的相互的链条,世界就是处在链条的系统之中的。而最大的系统就是上帝意志的系统。不同的文化,认为不同的自我观念,中国人是明哲保身的,西方人是不息一切智力,体力的,完全的生命投放。这是因为生命的观念造成的。自我完全就像种子,如果种子永远不愿意投放出去,就不能得到果实。但是投放的对象如果是在石头上,自我就干死了,如果是在适宜的土壤之中,自我就变成新的希望。
        自我生命就是世界性的种子。这种种子如果不投放出去,就不能得到世界,这样明哲保身显然是愚蠢的。因为必须丧失生命,才能得到生命。种子的丧失就是果实的得到。中国人的明哲保身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弊端。现代化把自我向世界的投放给以无限的自由,互联网就是最大的投放空间。从来没有一种工具如此便捷地可以把自我投放世界。而互联网是西方人的创造,这种创造本身也是一种投放意识,互联网没有国家的局限,没有地域的局限,没有心灵的局限,没有思想的局限,这样互联网时代的人类精神应该的全新的面貌。互联网时代如果还是舍不得自己的,这样的人还没有认识生命的真谛。
       全球化是一种生命的全方位的投放。没有这样的投放,被原始地域局限的生命就会干枯。生命因为向世界的投放而升华价值,产生意义,延伸力量。自强不息还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自我向世界的投放形式,并且这种形式的多元化,开放才是自我的现代出路。自我难免是局限性的,所以这种局限性如果不投放出去,就会僵死。观念世界的不断的否定,超越,就是向世界的投放,这种投放不断把自我变成一种价值链条循环在世界之中。这就是生命的永恒。终极的投放对象是真理,上帝,大道。因为这三者都是生命的客观性的永恒的对象,而把生命投放在金钱和名利的暂时性的对象之中,生命的价值也是局限性的。甚至生命会在虚假的价值中丧失----人为财死。投放对象如果是虚拟的幻影,生命就会是空虚的梦幻。投放对象是永恒的真实,生命就是实在的现实。(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30 10:28:34
哲理贴 顶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 12:04:00
自我不断的超越就是投放,这种投放把原始性的自我不断舍弃了,滋生新的自我,把这个新的自我投放了,得到更大的自我,这就是自我的完善和进步---说得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