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373 2
2011-03-30
思维立即进入普遍性,就是进入抽象之中。抽象舍去了特殊性,这样抽象也把存在变成千篇一律的。思维如果在这种层次,就不能进入实际的现实,所以,最大的抽象要分成两类,两类继续划分。。。。才能进入实际。这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的意义。思维最初是概念性的,是一切的千篇一律的影子,其次才是具体的分类,这样思维会越来越进入现实,理论联系实际的就是这样的过程。现实变成概念的过程是与此相反的。        从最大的概念看,一切是熟悉的,从分解的形式看,具体的东西是陌生的。这样思维就会进入恍惚之境。继续把这种恍惚的境界分离后,是非,善恶,得失,彼此,。。。阴阳就分离出来了。这样就是思维的第一步。思维本身矛盾的,思维的对象也是矛盾的,这样就是四象。思维本身的矛盾是一对,思维和对象的矛盾是一对,故此是四对矛盾。这样思维既要解决自身的矛盾,实现不矛盾,又要实现思维和世界的不矛盾,这样思维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没有对矛盾的解决就没有思维。
       由于对思维的矛盾的回避,思维就不能发展,思维就在僵化的层次。思维是艰难的过程,因为对于自身的矛盾解决,对于自身和世界的矛盾的解决是需要智力消耗的。这就是说,思维实际是对生命的消耗,这种消耗虽然是巨大的,但是在实现了自我和世界的矛盾解决后,自身就会达到生命的胜利,这样思维的消耗就是思维成果了。多次的思维才能决定行动,所以思维是比行动更加艰难的过程,思维完成后行动就是迅速的。思维必须按照思维的秩序,思维必须按照思维的规律性进行,这样思维才能不是“胡思乱想”。思维完成人对自身的矛盾的认识,自身和世界的矛盾的认识,这样思维就实现了“自知之明”。思维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在什么时间和环境条件下    干。。。。这样思维就是内在的行为。
        中国人具有思维的认识,但是没有思维的专门的学科,孔子对于思维的认识是重视的,但是没有思维的方法和过程。这样中国人在逻辑学方面就是薄弱的。中国人的思维最多的是直觉思维,凭着感觉经验思维,而不是按照思维的科学进行。中国人靠着随心所欲的习惯,按照兴之所至,还没有进入思维,仅仅是发现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这样《论语》《老子》大部分是问题,而不是问题的答案。发现问题,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如何解决问题。这样中国人提出了许多折中的办法。比如孔子说的:“和而不同”,“群而不党”,老子说的“为而不争”等等。思维最终给人们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就是思维的结果,这种结果是不是对的,不是主要的,而这样的结果就是文化观念,这种观念就是中国人的普遍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没有思维就不能得到人生观和世界观。
       观念是思维的结果。思维最终建立某种观念,行为就是在这种观念的范畴中的行为。所以人的实践是观念之下的实践,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带着其观念的限制的行为。观念就是某种意志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就是行为的倾向性,这样实践绝不是没有观念的,没有倾向性的实践。好酒的不进茶馆,因为观念即使引导,也是限制。这样邪恶的人不干好事,善良的人不干坏事,这是基本的观念的限制。所以,人是观念的动物,这是来自人是思维的动物,思维最终形成自身对世界的观念这种观念都是带着倾向性的,这种倾向性决定了具体的人思想和行为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巨大的类型就是民族精神。
      对于自身的观念的反思,就会超越观念的舒服,接纳新的观念,这样观念越是容易建立,也容易舍弃,生命的进程越是减少倾向性,这样思维的范畴越是周全。所以,观念的偏执是思维的最大的弊端,一旦形成顽固的观念,极端的形式就会引起世界性的战争才能消除这种倾向性。所以,观念越是超越,就越是超越局限性,这样就会“为而不争”。一切斗争都是观念的局限性,倾向性引起的,而在现实中谁都认为自己是真理,就不会舍弃自己观念的倾向性,这样双方就会斗争。一旦思维的广阔性把某种狭隘的东西取代之后,斗争就是没有必要的。这样大的道德,就会为而不争,小的道德,反而会激起斗争。就像一个县长为了维护本县的和谐而对其他的地区的人徇私枉法。
        思维形成观念,观念不断否定自己,超越自己,这样就是思维的进步,思维的进步不断把自身的倾向性变成溶解的东西,思维广阔性就会实现。思维才能“想开些”。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认识,自己只不过是狭隘的世界之一隅,这样舍弃自己的村子,才能进入镇子,舍弃镇子,就会到省城,舍弃省城到大地方,一直到对自己的宗族的舍弃,民族偏见的舍弃,才能形成“天下”的观念。这样思维就是不断开阔发展的有机运动。反之思维如果越来越进入狭隘的观念,越是不顾一切地维护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思维的空间越是狭小,这样最终会觉得“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这就是一根筋的思维,进入死胡同的思维。自杀者无不是这样的思维,自杀者如果看到世界的巨大空间,就不会自杀。
        思维一方面是看到开阔的世界,一方面是看到自身的渺小,这是一种境界。一方面看到自高自大,一方面看不见世界的存在,这也是一种境界。后者一般是思维的蔽塞,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就是这样的思维。改革开放后的思维就是前者的思维,世界进入中国,中国变成世界的部分。这样思维的开阔把中国变成合理性的存在,世界性的存在,这样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就不是以前的那样了。思维不断舍弃自己的狭隘性,不断否定自己,不断把自己和世界融合起来,这样思维给予人类的就是自由自在的精神超越。思维使人和低级的动物区别开来,这样人类的思维就把生命的短暂变成超越,延伸的东西,变成可以超越时空的存在,这样思维就延长了人的生命。
       思维得到的最实际的效果是---谦卑,谦卑是看到巨大的世界后的精神回归,是最好的自知,自己与世界相比是如此渺小,但是自己虽然是渺小的,却不是上帝遗弃的废物,而是世界的完整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样就既准确认识了自己,也认识了世界,认识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这样自己就不是孤独的存在,也不是和世界毫无关系的存在,思维得到的最大的理念就是上帝,上帝是思维对存在的最大的总结。思维正需要上帝这样的绝对的理念才能统一。这样宗教完成思维的最大的抽象,这种抽象完成了思维对世界的终极的判断。上帝就是普遍,永恒的存在。自己就是特殊,短暂的存在。自己就和上帝的永恒联系起来,自己与上帝形成阶段性的联系,而信仰上帝就形成永恒的联系。所以信仰是生命对自身的短暂的超越。没有信仰的人仅仅是在局限性中生存,而信仰延伸了生命。信仰就是思维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确定,对于变化的不变,对于短暂的延伸。。。
      思维之花使生命灿烂。思维是人类最美丽的天堂。(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30 10:30:12
看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30 10:34:54
太长了 看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