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一本、三本,此前他们学过概率论了。第二堂课,就有一本男生上来说全听不懂,大学概率论考十几分...
在讲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时候,从区间估计讲起,再讲假设检验,...系数服从正态分布,把它转化为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z统计量,再用标准差替换z统计量中的方差,转化为t统计量...拒绝区域为临界值一侧的尾部概率(或面积),由估计方程计算的t值超出规定的临界值边界的t值,系数即显著,因为原假设系数为0...
此间结合画图,ppt,黑板写,忙半天...中间下课,女生问听不懂怎么办?
第三堂三本课,突然他们不再看黑板了,你讲什么不管,低头看书桌上的东西,下课看是英语。意思是也在学习,但不学这个。
第三堂一本课,一个女生打了个教务处、院长签字的单子,自由听课,不来了,要去听国际经济双语课,来考试。
上课用了ppt,EVIEWS、MATLAB、GAUSS等一些软件,结合案例讲操作,三本也没几个学生听。讲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学内容,问听不听,一本女生说不愿意听...
记得以前听一位说,中科大学生也不太上课,但只用两天就可以看完自学一本微积分。
这些一本、三本学生,二年级说概率论、线性代数还没学,三年级说学了忘记了。说统计老师只讲t分布比正态分布尖一些,如果这样,统计学的也太糊了。即使老师不讲,只要学过大学数学,感觉计量经济学似乎可以看懂。没有自学能力,也听不进去。
我和两位同学交流,一位说他们的二本学生也是这样,听不进去,一看数字符号等就头晕。一位辛苦背了半天西方经济学,上课没几个听。
看来大学不再是精英教育,难怪上次一位高教出版社编辑说,现在很多教材要改简单,现在的学生感觉太难了...
课真的没法上下去,想想晚上失眠。
你在讲台上声嘶力竭讲半天,他们连眼皮都不抬。你搞个软件做些动态模拟,想调节课堂气氛,看一眼不再看。然后三本的说,这课是天书,回去找数学书看看再说,一本的说听不懂怎么办?
关于计量经济学的用途也说了,案例也讲了,,,
不知道大学生来上大学干什么?
也不否认个别打算出国读研的,国内考研的问问题,跟着老师思路走。但只是个别的..
请各位帮助思考,可否给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