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56 5
2021-07-01

马克思主义深度解析

-

如果我说: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直到今天,世界上没有一个学人真正的读懂马克思主义。我想无论是反对马恩格斯还是支持马恩格斯的学者,对笔者的这一言论都是抱着一个共同的看法:狂妄、不肖。笔者之所以得出这一看法?缘于历史以来学人们看到的都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部份,即马克思主义的形式部份。于是支持与反对就演变成为概念对概念的支持,演变成为概念对概念的反对,而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本真。所以笔者得出这样的看法也就理所当然。对于只是看到形式而没有真正认识本真的学人来说,怎么可以说真正的读懂马克思主义呢?包括列宁、包括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先辈,当然也包括西方历史以来到今天的学者。正是整个学界的学人们看到的只是马克思主义的形式部份,于是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或是批判马克思主义的人们来说,就如猫儿抓团鱼,找不到头。形象的如同一群高知学者在群里讨论自由落体,一滴水从高空自由落下对人体的伤害,结果一位大妈突然发声说:你们没有淋过雨吗?群里热火朝天的讨论一下子鸦雀无声。最后,群主把这大妈踢出群。我把这个故事称为时代的寓言。

-

介于此,笔者以多年来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多年来积累的知识水平,来概括而深入的解析马克思主义,供发展马克思主义和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以参考。

-

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部分,即:马克思主义思想、马恩格斯写作的思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书本上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组成部份,即,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划分只是对马克思主义形式上的划分。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部份的划分,因而是不全面和完整的。对于真正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很局限的。

-

其一、马克思主义思想

-

——毛泽东做出了最为精湛的总结:为人民服务。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来说,“为人民服务”是人类管理从统治者向领导者转变的分水岭。它的具体表现:一个是把人民当成索取财富的资源,而是一个刚好相反,领导人民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和领导人民创造更为丰富的财富。至此: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个去旧迎新的思想,是一个从根本上打破封建制、等级制的思想。放在人类发展长河中是一个发展的进步的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的今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得每一个中国人民的认可,同时更是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虽然为人民服务的管理体制中的监督体系发展到今天还不够严谨,总会让一部份抱着侥幸心理的人贪污腐败不作为或乱作为,但是随着当前国家发展的大势所趋,谁又敢肯定不久的将来这些败类不被连根拔起!用一句话总结的说:中国共产党只要坚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这是每一个中国老百姓的福音。

-

至此,马克思主义,是一部从本质上为广大劳动人民谋福利的主义。无论其后来的方法正确与否,但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绝对正确的。那些唱衰马克思主义,或是高谈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人,是不得民心的,他们的理由也是站不住脚的。更是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也是完全吻合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的。除了儒家文化主导的仁政思想外,还有老百姓流传的谚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

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决走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根本原因,即使马恩格斯的方法错了,但是只要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不变,就可以放开手脚的“摸着石头过河”。中国为什么发展提这样快?就在于我们有明确的执政方向和旗帜宣明的执政目标!——为人民服务!

-

其二、马恩格斯写作的思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7-1 22:28:19
这篇文稿可能超长了,我也慢慢的写,分次贴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7-2 08:43:36
你记住:人类社会从始至终都是生活在各种规则之下。人类社会也必将在不断的完善的法律之下的自由生活与活动,而不是在谁的管理之下的生活与活动。

只有犯人是生活在管理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7-2 16:30:03
其二、马恩格斯写作的思路
-
——要想真正的读懂一本著作,首先要认识其写这本著作的一般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思想我们已经认识,总结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为广大的劳动人民谋利益。其次是认识其写下这本著作的一般思路,就是写下这本著作的依仗即出发点是什么。而这个出发点即依仗正是这本著作的根基,如果根基不稳,那么后来的理论就只是空中楼角。如同康德理论的依仗,其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自在之物”,世界就维绕着这个“自在之物”延伸和发展。到了黑格尔,其把这个“自在之物”理解成为一种“绝对精神”。这便是康德黑格尔写作理论的出发点即依仗,他们的理论也就维绕着这个出发点而展开。当然他们所认定的“自在之物”或“绝对精神”这些都是接近于上帝的东西,就如同是牛顿得出来的吧,世界的第一原动力是上帝,因而是不存在的东西,这自然造成他们的理论最终不得不成为空中楼角。至此认识马恩格斯写作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思路,就务必重要,因为这是定论马恩格斯理论是不是能成立的重要一步。
-
那么马恩格斯写作的一般思路是什么呢?同样,毛泽东也对马恩格斯写作的思路又作了一个精湛的总结——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在马恩格斯理论中的具体体现为:世界是客观的、发展的、联系的、规律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哲学观,高度而准确的概括了人类历史以来的哲学观。根本的粉碎了唯心主义哲学观。虽然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有至少90%的学者在批判或是不认可马克思主义,但首先都是承服在这一前提下对马克思主义的不认可或是批判的。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客观性这是谁都否定不了的。在这一哲学观的前提下,实事求是进一步的具体体现是:要改造一个事物,就要在该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寻找原因。这便是马恩格斯写下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思路。
-
要改造一个事物,就要在该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寻找原因——我不知道,别人对这句话的理解程度有多深,在这里笔者肯定的说: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但是真正的问题还不是出在这里。而真正的问题出在,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一回事,对这句话的运用才是本真的认识马克思主义。
-
历史以来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发展的阵营中,当然包括中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阵营,他们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仅仅只是停留在字面上,停留在书本上。而这句话本真的意义在于实践上,在于对现实的认识和探索上。比如说:要造社会,就要在现实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寻找原因。这是马恩格斯写作马克思主义的思路和前提。请问,这样的思路和前提是不是正确的呢?答案很明显,这是决对正确的。为什么这个正确的思路没有学者来履行?就在于世界上没有一个学者把这句话当着行动的指南,而只仅仅理解成为马恩格斯的一个观点。
-
这便是开篇笔者所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学者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就在这里。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意义在于对现实的深度认识即探索,不是停留在字面上对其正误的夸赞或批判。这些都不是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的表现。
-
总的来说,马恩格斯已经给每一位后来者奠定了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方法。而后来者不是用行动来体验而是把其只当成一句文学语言来朗读,不得不说,这是每一个后来者的损失和遗憾。也是造成不论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还是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问题,猫儿吃团鱼,找不到头。就是不知从何处来发展,也不知道从何处来批判。于是都不约而同的只有抓住马恩格斯的理论,从而把理论推上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成为概念对概念的批判,成为概念对概念的发展。所以笔者说: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直到今天,没有一个学者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就在这里。


其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7-2 16:30:10
其二、马恩格斯写作的思路
-
——要想真正的读懂一本著作,首先要认识其写这本著作的一般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思想我们已经认识,总结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为广大的劳动人民谋利益。其次是认识其写下这本著作的一般思路,就是写下这本著作的依仗即出发点是什么。而这个出发点即依仗正是这本著作的根基,如果根基不稳,那么后来的理论就只是空中楼角。如同康德理论的依仗,其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自在之物”,世界就维绕着这个“自在之物”延伸和发展。到了黑格尔,其把这个“自在之物”理解成为一种“绝对精神”。这便是康德黑格尔写作理论的出发点即依仗,他们的理论也就维绕着这个出发点而展开。当然他们所认定的“自在之物”或“绝对精神”这些都是接近于上帝的东西,就如同是牛顿得出来的吧,世界的第一原动力是上帝,因而是不存在的东西,这自然造成他们的理论最终不得不成为空中楼角。至此认识马恩格斯写作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思路,就务必重要,因为这是定论马恩格斯理论是不是能成立的重要一步。
-
那么马恩格斯写作的一般思路是什么呢?同样,毛泽东也对马恩格斯写作的思路又作了一个精湛的总结——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在马恩格斯理论中的具体体现为:世界是客观的、发展的、联系的、规律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哲学观,高度而准确的概括了人类历史以来的哲学观。根本的粉碎了唯心主义哲学观。虽然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有至少90%的学者在批判或是不认可马克思主义,但首先都是承服在这一前提下对马克思主义的不认可或是批判的。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客观性这是谁都否定不了的。在这一哲学观的前提下,实事求是进一步的具体体现是:要改造一个事物,就要在该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寻找原因。这便是马恩格斯写下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思路。
-
要改造一个事物,就要在该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寻找原因——我不知道,别人对这句话的理解程度有多深,在这里笔者肯定的说: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但是真正的问题还不是出在这里。而真正的问题出在,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一回事,对这句话的运用才是本真的认识马克思主义。
-
历史以来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发展的阵营中,当然包括中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阵营,他们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仅仅只是停留在字面上,停留在书本上。而这句话本真的意义在于实践上,在于对现实的认识和探索上。比如说:要造社会,就要在现实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寻找原因。这是马恩格斯写作马克思主义的思路和前提。请问,这样的思路和前提是不是正确的呢?答案很明显,这是决对正确的。为什么这个正确的思路没有学者来履行?就在于世界上没有一个学者把这句话当着行动的指南,而只仅仅理解成为马恩格斯的一个观点。
-
这便是开篇笔者所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学者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就在这里。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意义在于对现实的深度认识即探索,不是停留在字面上对其正误的夸赞或批判。这些都不是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的表现。
-
总的来说,马恩格斯已经给每一位后来者奠定了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方法。而后来者不是用行动来体验而是把其只当成一句文学语言来朗读,不得不说,这是每一个后来者的损失和遗憾。也是造成不论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还是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问题,猫儿吃团鱼,找不到头。就是不知从何处来发展,也不知道从何处来批判。于是都不约而同的只有抓住马恩格斯的理论,从而把理论推上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成为概念对概念的批判,成为概念对概念的发展。所以笔者说: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直到今天,没有一个学者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就在这里。


其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7-2 21:21:41
其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

通过前面两节,我们已经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思想,和马恩格斯写作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般思路,可以说是真理的存在。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有着一个无比坚实的基础。那么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组成部份经济学,是不是理所当然的成为直理的杰作呢?答案当然不是的。因为基础与上层建筑,本身不是因果关系。这或许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自形成以来直到今天依然充满争议的原因就在这里吧。但是如果因为批判经济学想要一劳永逸否定整个马克思主义,通过前面两节的阐述,那是不可能办到的。甚至于可以说,历史以来不论是中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批判,都只是片面的,零星的,孤立的批判。这便是造成真到今天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批判始终形成不了气候的原因。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成一棵大树,那么历史以来直到今天学者们看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仅仅只是树上的几片树叶。因此,即使让你摘走几片树叶,对整棵树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说明对于要研究理论、发展理论或是批判理论,如果不从基础着手,这永远只是小打小闹。介于此,下面,笔者站在客观和中肯态度上,从根本上来谈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愿能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或是批判马克思主义主义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
要本真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一方面是客观性,二方面是科学性。
-
客观性——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是马恩格斯编造出来的,比如资产者、无产者、生产方式(人类不同时期的生产方式)、分配方式(人类不同时期的分配方式)……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本身不是马恩格斯为了理论上的完整性或是写作上的需要编造出来的。这些都是客观存在于社会之中的现实。根据马恩格斯写作的一般思路,要改造社会,就要在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寻找原因。因此可以说,马恩格斯写作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按照科学的进程按部就班的进行的。并得出自由竞争,必然让社会财富不断向少数人手里转移,因而必然形成阶级矛盾的结论。仅管马恩格斯没有看到国家的经济运作从无政府主义状态进入政府主义管控状态后,同样的市场经济运作也能从根本上杜绝阶级矛盾激化的事实(参见《阶级是国家的产物,国家是管理的产物》)。但是从人类学术思维发展的层面上说,马恩格斯的这一理论探索,无疑是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思维模式。就是实事求是,在事物本身发展的一般规律中探索改造该事物的原因。
-
如果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是抱着批判而批判的态度,而无视这一崭新的客观的思维模式,无论如何,我们是得不偿失的。
-
之所以说马恩格斯对经济学研究的这一思维模式是崭新的?是因为除马恩格斯之外,历史以来甚至说是到了今天,我们的思想者们在思考问题时都是概念思维法。比如,立出一个概念,就维绕着这个概念并不讲求章法的展开阐述。如《自由主义》《实证主义》等等这类的文本。马恩格斯则是要从历史的、发展的、规律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马恩格斯用的这一方法,也将是学界要遵循的方法。因为只有遵循这个方法,才有可能真正的认识到科学的理论依据。其实除了哲学界之外的任何一门科学,所遵循的都是这个方法。为什么哲学界反而对这个方法无视,至少到了今天还没有取得共识,这便是哲学界总是落后的原因,总是滞后于实践的原因。甚至于在西方学界还得出个总结,马恩格斯用的方法为理性主义,他们所遵循的是感性主义。
-
科学性——客观并不等于正确,更不等于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具不具有科学性?如果用是与否来回答,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不具有科学性。较为准确的回答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处于科学探索的路上。
-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不具有科学性?在讲述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再来认识马恩格斯又一个思维法——抽象思维法。无疑抽象思维法是马恩格斯为完成马克思主义的又一伟大发明。就是说,看似错综复杂的社会,其有一个最为基本的切入点,只要我们找准了这个切入点,就能顺藤模瓜,真切的认识这个形形色色的社会,就能找到改造社会的最一般的方法。这个切入点是什么呢?就是存在于社会中的那个最一般的抽象概念。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不具科学性,就在于他们找到的存在于社会中的那个最一般的抽象概念不准。他们找到的存在于社会中的那个最一般的抽象概念是劳动即生产。就是说,劳动即生产本身不是真正的存在于社会中的那个最一般的抽象概念。既然抽象概念都没有找准确,经济学原理怎么会具有科学性呢?不具有科学性的经济学原理的很多推理,怎么不激起众多的学人对经济学理论的批判呢。在本论坛中,就我们的板主都在批判经济学。
-
只是遗憾的是,学人们只是沉迷于批判而批判,从而造成不是在批判中惊醒反而是在批判中沉伦。无论如何,批判的本质在于发展,在于深度的探索理论发展的出路。既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中存在有推理上的错误,只要真正认识了马恩格斯的思维法,那直观的反映就是他们寻找到的基本概念不准确造成。既然如此,我们想要真正的发展理论是不是只要找到存在于社会中的那个最一般的抽象概念,再以马恩格斯的方法,历史的、发展的、规律的推演一遍,那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不是就在我眼中,在我心中呢?当然是这样的。正是这样,所以笔者完成了自己的理论《一般管理学原理》。就是说,笔者得出真正存在于社会中的那个抽象概念不是劳动即生产,而是管理。当然,在这里我就不深入讲解管理为什么是存在于社会中的那个最一般的抽象概念,因为我在别的文稿已经不只一次讲解过了。
-
以上,便是笔者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讲解。当然由于笔者写作水平有限,可能存在有讲述不够明白的地方。如果在阅读本文后有兴趣深入思考,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笔者再作讲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