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分组回归时,我们通常会得到两组模型参数估计结果。这里你描述的情况是在一组中某个变量的系数在0.05水平上显著(假设是指p值小于0.05),而在另一组中同一变量的系数不显著(即p值大于0.05)。然而,在使用`suest`命令进行系数差异检验时,结果表明这两组模型中的该变量系数没有显著性差异。
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几个可能的原因:
1. **样本量问题**:两组的数据规模不同或总体方差有异,可能导致了即使在一组中看到明显的系数值,在`suest`检验中由于调整后的标准误差较大而未能达到显著水平。
2. **效应大小相近**:虽然在一组中的系数显著性较高,但在数值上与另一组的系数可能非常接近。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具有明显统计显著性的系数也可能不会在组间差异检验中显示为显著不同,特别是如果两组之间的样本方差较大或样本量较小。
3. **模型设定**:suest命令进行的是调整后的Z检验(或其他适当的假设检验),它考虑了两个模型估计值的协方差结构。如果模型设定不恰当地捕获了数据的真实结构,那么即使是显著和非显著的结果也可能在组间差异测试中不显示出区别。
4. **多变量影响**:回归分析是控制其他变量后研究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在不同的样本或分组下,即使同一自变量的系数有显著性变化,这种变化也可能是由模型中的其他变量的不同表现所驱动的,而不是该自变量自身效应的变化。
对于如何表述这一结果:
- 可以指出虽然在某一细分群体中观察到特定变量具有统计上显著的影响,但在两个细分群体之间,使用`suest`命令进行的系数差异检验并未发现这两组模型中的该变量系数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即使在同一自变量下,在不同群体之间的效应大小虽有变化,但这种变化程度不足以在给定样本量和方差条件下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
- 可以进一步分析是否存在其他因素(如控制变量的不同影响)导致了看似显著的差异未能在`suest`检验中显现出来。建议从模型设定、数据结构、以及研究设计的角度对这一结果进行解读和讨论,以全面理解不同群体间效应异同的原因。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