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土灶在2006-9-2 9:11:00的发言:
如果你是生产大米的,你要交换电脑,交换比例是3000斤大米换一台电脑,现在就明白地告诉你3000斤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大于一台电脑的,那么你会不交换而自己生产电脑吗?这是不可能的,你还是得交换。就算有些农民看到电脑的利润高而去生产电脑,但是并不能是所有农民都生产电脑。而且就算以后电脑和大米的交换比例降低了,它们的劳动时间相等了,可是以前的交换已经发生过了,亏的也亏过了,占便宜的也占过了,富裕的也富起来了,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了。
注意,你换了分工不可交换的条件之后,就不再适用马克思价值论和必要劳动时间理论了。
马克思从交换价值实体到抽象劳动的等价过程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改变了条件之后还用这个理论就没意思了。就好象考察微观物理学必须用量子力学,而不能用宏观牛顿力学一样。
马克思的逻辑严谨性在于,得出交换价值实体的概念之后,就用了演绎方法--在演绎过程中是加入了辅助条件的。
“假设-演绎”逻辑最重要的就在于把前提看成固定的假设,在演绎中注意辅助条件。如果任意变动前提,或辅助假设,那这理论就没有讨论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