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leigz 发表于 2011-4-10 08:40 
128# 天涯诗客 
1、天兄总是不断地强调要价和成交价的区别,如果硬要强调其区别,你的观点当然是对的。一本破书35元,你说的是标价35元,有可能10元都卖不出去;而我说的是一本破书可以没有交易成本地随时卖到35元(不管你天兄是否愿意买)。楼主在主贴中就已经隐含了这样一个条件,取a设b,是在b可以交换到a的情况下说的。倘若b换不到a,那么无论多么喜欢b,理智人都会选a,因为a可以换到一个以上的b。
2、效用最大化是最基本的原理,这也是我们讨论问题的一致前提。效用最大化,在生产方面,体现的是追求货币最大化;在消费者方面,体现的是货币等边际。效用最大化不是什么纯主观的不可捉摸的东西,而是可以通过客观事物(即货币,抽出货币时,各人用自己的时间)来观察的。
一,注意,楼主的问题是选择a而不是b.是那基于人们的喜欢.如果情况如你所说,那么人们喜欢的仅仅是货币,而不是商品本身.但是我们要问,我们要货币做什么?最后还是要归结到商品的效用判断上来.
那么对于你的1,即使有很多人认为它是值35元,那么前提是认为它是好书,即效用是高的,这依旧是先有价格还是先有判断的问题.这依旧是35元是果,而不是因,而你只是载取了整个事物发展过程的中间一段,去解释表象,而不是去探究本质.
单纯地看你这句话"价格,是人们衡量偏好的客观标准",这没有什么问题----尽管它并不严密,因为它只是反映了接受这个价格的人们的偏好.
但是,你前面的话就很有问题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两件物品,任何一个理智的人,都会偏好于价格较高的物品".倒底是偏好价格高的商品,还是因为对某商品偏好而使其价格高?同时,你在此,强调了"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于,情况便成了,某商品价格高,是所有有理智人选择这件商品的结果.而在此贴,你事实上又排除了我.我已经不属于这个任何人之列了----这恰恰是我刚说的你后面那句话的不严密所至.
你前一句话,实际上是把原因当成了结果,而后一句话,则是在说结果可以反映原因.你试图用这整个一段话来反驳楼主所说的""价值没有尺度,全凭个人喜好。”其实,你的反驳恰恰是在证明楼主的观点,因为楼主所说的这个尺度是客观尺度,这由他的这句话即可以看得出来"
价值被视为客观的,被视为固着于这些东西本身的一种属性,而不是表达于各个人想取得它们的那股渴望。"他的意思,恰恰是在说,价值是基于人们的主观判断.也就是偏好.然而,即是偏好,那么就不一定是任何人的,而可能只是部分人的.因此,我才针对你的话指出,我不会选择一本价格高破书.因为我的偏好与导致这本书价格的其他人不同----如果这本书的价格是一种均衡价格的话.
 换言之 ,如果你说偏好使衡量价格或者说价值的尺度,那么我自不会反驳,但是,你这话却不能用来反驳楼主..而只能是对楼主观点的进一步解释.
二,生产者追求货币最大化如何能够实现?难道是生产那些市场价格最高的产品么?到底是市场价格最高可以使生产者货币效用最大化,还是那些最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从而利润最高者能够使其货币效用最大化?
而对于消费者,所谓货币等边际,是消费者最后一单位所获得的效用相等.离开了效用的先行判断,何来的等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