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驾校教练的软暴力看我国市场经济的不完全
今早和两女生去驾校学车,第二次去就直接上倒杆移库斜插库,三个人两个小时。学的不好,挨了无数次数落,包括软暴力和微暴力(仅对我这个男生)。我没有跟教练顶嘴,但是内心却无比悲凉:我们堂堂九八五大学的学生,竟然被驾校教练收拾的灰头土脸,难道是我们太笨吗?自己不敢评论自己的智商,可是和我一起的女生成绩可是相当不错的,并都是学生干部,非书呆子也。而且根据我们过去学习某项技能的经验,学习新事物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绝大部分人都不是天才。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为什么驾校那么牛?为什么教练都这么牛?
原因很简单,驾校太少而学车的人太多,你不满意净可走人。供需不平衡,那为什么不多开几间驾校?问题就在这里了,因为开驾校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人才和资金设备,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的审批,而这个审批,从来都是不透明和不公平的。应了张朝阳的论断:“基本点就是对**权力的限制和对公平性的追根问底,只有公平的最大限度的实现,才能让有才能的个人和组织脱颖而出,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和创造性,否则我们发展的将不会是完全的市场经济,而可能是权贵资本主义”。权贵资本主义的下一步可是官僚资本主义,那可是曾经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啊,难道这是历史的轮回?其实不然,这终究源于一个古老却不断重演的悲剧:不受限制的权利必然作恶。
下次学车会在五天之后,两个女同学昨晚就因为担惊受怕而没睡好,想想五天之后的那个无法逃避的相见,现在就有些害怕了,不知道下次练车的前一天晚上怎么过。难道我们非要这样担惊受怕的学车?将来还有多少这样的时刻在等着我们?
下次我依然不会和教练理论,因为这不符合一个理性的经济人的行动原则。可是我已经在思考了:这种状况还会持续多久?我能做些什么?除此,还有一个更要紧的问题让我忧心忡忡:它会不会在一瞬间集中爆发?